陳妮
【摘 要】本文基于發展學科核心素養目標,闡明高中化學教學實踐與核心素養的關聯,分析現階段高中化學教學實踐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論述基于發展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教學措施,以提升高中化學教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化學 核心素養 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3B-0060-02
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許多國家和地區已經不再執著于學生的學科成績,而是將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教育教學的主要目標,努力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社會適應力。在我國,“核心素養”的理念在2014年被國家教育部正式納入文件當中,將其作為推進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式,著力推進包括核心素養培養與發展在內的新課程改革。在高中階段化學是十分重要的一門學科,但該學科在日后的學業當中再次被用到的機會并不多,如何發揮化學教學實踐的作用,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內高中學校和化學教師所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一、高中化學教學實踐與核心素養的關聯
教育是國家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工程,是人們得以生存和傳承的關鍵手段,自古以來就受到了人們的高度重視。在教育活動中,明確而正確的指導方向,是教育教學得以有效開展的根本保障,對于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長期以來,我國教育教學實踐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一直以高考分數和升學率作為高中教育質量和效果的唯一標尺,對高中教育產生了明顯的影響。隨著現代教育教學理念的轉變,核心素養理念業已成為當前我國教育界普遍認可的新教學指導思想,將學生“全面發展”作為教育教學的核心目標,著力培養學生自主發展能力、文化知識素養、實踐創新精神以及身心素質等綜合素能,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抗壓能力。可以說,核心素養理念直接關系到高中教學乃至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的發展方向與學習成效,對于學生的未來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導向作用。
具體到高中化學教學實踐中,作為高中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化學教學實踐也必須緊緊圍繞現代教育的總體目標,以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教育教學的重點任務。高中化學的核心素養構建,主要劃分為以下幾個部分:(1)化學的本質,揭示了客觀物質的最基本的元素組成形式,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與生物學、物理學等不一樣的世界物質感觀,從而更加清晰地認識到物質的本質;(2)化學的研究與實驗,有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更多的操作技能和實驗技巧,并且能夠學會不同物質與化學反應之間的比較、歸納、總結、推理等技能,促進學生能力的全面提升;(3)化學的研究價值,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更加深入地認識科學世界,可以從更加深入的角度來了解和理解世界萬物,形成更加深刻的化學思維能力。
二、現階段高中化學教學實踐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實驗能力不足
高中化學教學十分注重教學實踐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在無機化學的教學環節中涉及大量的實驗教學,從而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實驗和操作能力。然而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許多教師更加注意理論知識的傳授,對書本以外的知識很少進行指導,特別是一些教師擔心學生實踐失敗容易帶來不良后果,不敢也不愿指導學生進行實驗操作,導致學生的實踐能力相對不足,核心素養的訓練得不到有效提高。
(二)創新意識缺乏
化學是一門具有較強創新性的學科,不同化學元素之間的組合以及不同化學反應條件的變化,都會帶來不一樣的化學反應。然而,現階段高中化學教育仍然沒有完全擺脫應試教育的影響,只注重讓學生對課本上的備考知識進行死記硬背,而沒有關注到學生在化學學習過程中的創新意識培養,導致學生在化學學習過程中只是機械地套用公式、僵化地記憶概念,不懂得舉一反三。這嚴重影響到學習的效果,阻滯了學生的創新思維的成長,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三)能力評價單一
核心素養的發展需要學生綜合素能的全面提升,而如何確定學生能力的提升效果,離不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而現行高中化學教學實踐中,在考核評價方面仍然以考試成績為主。誠然,這是一種有效的檢驗方式,但很容易忽視化學學科的基本屬性。它是建立在科學實驗基礎之上的,如果忽視了對實驗設計、操作、創新的能力評價,那么很顯然,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是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的。特別是核心素養中的許多部分并不能通過客觀的成績或者數據進行展現,導致學校和教師無法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狀況進行科學評判,從而難以進行高效的問題整改與教學改革,不利于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三、基于發展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教學措施
對于現代教育體系中的高中化學教學實踐來說,必須要將化學核心素養貫穿于教育教學活動的始終,統領化學課程內容的選擇、課程難度的把控、課程結構的布局、課程評價的合理等方方面面,從而發揮化學教學實踐的最大價值,切實提高高中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以實驗教學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高中化學教學實踐對于實驗的要求很高,在高中三年的教學活動中,化學實驗內容至少占到了三分之二以上,其中需要教師進行課程演示或者帶領學生進行實驗課學習的內容達到了半數的比例。由于化學知識屬于相對抽象的內容,既不能像數學一樣用簡單的數字和符號進行簡化練習,也不能像物理一樣借助生活實踐中的許多客觀現象進行解釋,因而必須采取專門的實驗方式,使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化學知識的意義和表現,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前,就應當提前做好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之間的聯系與銜接,使學生在學習和初步掌握化學知識與反應方程式后,能夠迅速借助簡單的化學實驗操作,增強對化學知識與概念的理解和認知,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可以說,只能通過實驗教學的手段,學生的化學知識才能夠記得牢、學得通、用得好。
除了教學大綱本身所指定的實驗教學項目外,教師還可以適當組織學生開展拓展式的化學實驗操作。通過觀察教師的實驗演示,結合自己在化學學習過程中進行的化學反應推理。運用實驗的方式對自己的想法進行驗證,從而在增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同時,開拓學生的思維模式,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在進行鈉的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用實驗的方式幫助學生掌握鈉的化學性質,即將鈉投入到硫酸銅或者硫酸鐵的溶液中,讓學生觀察沉淀的化學反應現象,在此基礎上促進學生進一步思考金屬與酸化物質之間的化學反應原理,發散思維進行了積極的思考與探索,從而激發學生對化學反應的深入理解。
(二)以多媒體教學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
在高中化學的教學實踐過程中,學科需要學生掌握的知識十分龐大并且復雜。其中,在無機化學階段,學生需要學習并熟練掌握元素周期表上多數元素的基本屬性,以及常見元素所形成的化學物質之間的化學反應關系。而有機化學階段雖然在化學反應方面要求不高,內容不多,但有機物本身如醇類、酊類、醚類等結構十分復雜,對學生的空間想象和抽象思維能力都有著較高的要求。如果僅僅在教學過程中強求學生進行記憶式學習,那么雖然也能勉強應對考試所需的知識,但不利于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培養與發展。
因此,教師有必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如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多樣化的教學實踐,將復雜枯燥的化學知識內容轉化成為生動活潑的聲像資料,激發學生進行化學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進行主動學習、自主發展的動力,提高化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例如,教師可以將化學反應的過程,借助動畫演示的方式進行形象化的實驗展示,使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化學反應的真實情況,更好地理解化學反應的全貌。對于一些實驗條件比較復雜、無法在實驗室進行教學實踐演示的實驗,可以通過短視頻或者動畫的形式,將專家實驗的場景向學生進行全面展示,加深學生對化學實踐的理解和認知,從而增強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強化學生對化學原理的理解和應用。
(三)以衍生教學增強學生的化學認知
高中化學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主要體現在引導學生對現代化工業以及相關科學技術的基本了解,使學生對化學學習產生足夠的興趣和重視,從而愿意主動進行化學學科的拓展學習與深入學習。現代科技中,無論是火箭、航天飛機的升空還是航空母艦的運轉,這些人們廣泛關注的國際、國家新聞實際上都與化學學科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系。在高中化學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適時地結合近期發生的國內外重大事件,將其中的化學作用或者相關影響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充分領悟到化學的魅力和化學的價值,從而對化學產生更大的興趣,增強學生對于化學乃至科學的認可度,使學生的科學涵養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借助化學在科學發展中的應用實例,學生的化學思維與化學素質將會得到更好的發展,使學生養成正確的化學價值觀,促進學生更加健康的成長。
在現代教育理念中,發展學科核心素養不僅是化學教學的重要目標,更是化學教學活動的主導方向,對學生的化學素質綜合提升有著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學校和教師通過發展學科核心素養來推進高中化學的教學指導工作,將有助于學生化學思維的有效提升,增強學生的化學能力與化學素質,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與創造意識,提升學生的創新發展能力。因此,必須緊密結合當前學科發展的實際情況,繼續著力推動新課程改革和教育理念的變革,努力促進高中學生的綜合發展,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更加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孟界友.基于發展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實踐與思考[J].高考,2017(27)
[2]鄒映波,商曉芹.促進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教學實踐案例研究——以“基于信息反應解決有機推斷問題”為例[J].高中數理化,2018(2)
[3]胡先錦,朱韶紅.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教學實踐——以“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為例[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7(23)
(責編 盧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