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提到過,“鳥瞰”一詞常被用于建筑學中,但除了建筑學以外,其他學科對“鳥瞰”一詞也常有運用,如:文學界的趙景深先生的著作《現代世界文壇鳥瞰》,以文字的方式展示和介紹了現代英、美、俄、法等國的文學狀況”;地理科普界的法國著作《鳥瞰地球》、用文字和航拍圖為我們展示了一個美麗的地球。
“邏輯”一詞,是外來語的音譯。在古希臘文中,本意兼有語言和思維的意思。由此可見,邏輯不僅是語言學的精髓,也是做任何一門學問的根基,邏輯清晰則思維清晰,思維清晰則有利于表達明確,表達明確則易于接受。因此,學習和教授西方音樂史也必須以清晰的邏輯為基礎、以明確的表達為工具,最終才能達到較好的學習和教學效果。
所謂“框架”,原指在建筑工程中,由梁或屋架和柱聯結而成的結構。“框架”,乃是一個人的骨骼、一棵樹的枝干、是一門課程的最核心、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掌握了這門課程的“框架”就掌握了最核心的知識體系。因此,描繪一幅可視化的邏輯框架圖,并將其運用到教與學的實踐當中,一定可以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對于集基礎性、豐富性、重要性于一身的《西方音樂史》尤為如此。
圖1 西方音樂史邏輯框架總圖(二)
圖1最大的特點就是:每一個時期用了一種能代表這一時期特征的顏色來表示,這樣能有效輔助學生認識、聯想和記憶該時期音樂的特征。比如:
(1)輝煌燦爛的古希臘、古羅馬時期用紅色來表示,因為紅色可以代表如火的燦爛。
(2)黑暗沉睡的中世紀用黑色來表示,因為黑色代表暗淡無光,中世紀正好是籠罩在信仰色彩下的黑暗時代。
(3)充滿希望和曙光的文藝復興時期用綠色來表示,因為綠色代表著新生與光明,這正適合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色彩。
(4)恢弘大氣的巴洛克時期用黃色來表示,因為黃色是奢華與宏偉的代名詞。縱觀古今中外,皇室的建筑與著裝都以金黃色為主,巴洛克時期的音樂也正好給人一種氣勢磅礴、宏偉大氣的感覺。
(5)經典規整的古典主義時期可用咖啡色來表示,因為咖啡色是高貴典雅的代名詞。而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以其規整的曲式結構、協和的和聲伴奏以及完滿的終止式被后人奉為經典。
(6)注重個性的浪漫主義時期用粉色來表示,因為粉色代表著浪漫和個性,是少女所鐘愛的顏色。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也正好如少女般自由、奔放。
(7)百花齊放的20世紀將是一個彩色的方塊,因為20世紀是一個音樂大爆炸的時代,電子音樂、爵士音樂、現代作曲技法等百花齊放、百花爭艷的局面已然形成,因此彩色是最適合這個時代的。
當然,通過顏色和各時代的特征的結合,對學生記憶知識點會有一定的的幫助,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需與心理學、美術學等學科進行跨學科研究,目前還處于一種嘗試的階段,具體效果如何還需在實踐中逐步改進和完善。
正如我國著名音樂史學家田可文先生所說:“西方音樂史應包括音樂家及其創作、演奏家及演唱家對作品的二度創造、音樂學理論與技術理論的發展、樂器的發明與使用、樂譜及其他文獻、音樂教育及其對人類的影響、民俗與音樂的關系、音樂對人類生活的影響等”。在以后的每個章節中我們只需要將這些內容添加上去即可與《〈西方音樂史〉邏輯框架總圖(一)》相結合,從橫向和縱向兩個方面進行學習。
(1)對業余的音樂愛好者而言:有利于普及西方音樂知識,通過以上總圖的展示,可以拉近音樂愛好者與西方音樂的距離,消除陌生感,有助于其欣賞西方音樂作品。
(2)對學習西方音樂史的專業學生而言:從視覺上給人以最直觀的感受,容易看懂、容易理解、容易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