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玲花

摘要:器樂教學是小學音樂教育的內容之一。本文通過對電鋼琴教學來闡述電鋼琴進音樂課堂對學生學習興趣、音樂能力、個性發展及藝術修養的提高,通過學習電鋼琴能為音樂課堂中學習的歌曲伴奏或領奏、合奏時,充分體驗成就感和自豪感,提高藝術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的多維發展。
關鍵詞:電鋼琴教學;興趣;音樂能力;藝術修養;多維發展
中圖分類號:J624.1-4;G0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14-0217-01
一、前言
《音樂課程標準》指出,器樂教學對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對音樂的理解、表達和創造音樂的能力,均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小學課堂中常用的樂器有豎笛、口風琴、口琴、葫蘆絲等,這些樂器體積小巧便于學生攜帶,但是不足之處是音域比較窄表現力不夠強。鋼琴是樂器之王,音樂表現力豐富,但是價格昂貴學習成本高,而電鋼琴投入成本較鋼琴來說性價比高普及性強,電鋼琴和鋼琴一樣是88鍵,它是模仿鋼琴的觸感和力度的。電鋼琴教學系統是目前國內比較先進的多媒體音樂教學系統,利用數碼電子鋼琴、電子計算機、多媒體、音頻、攝像系統進行全方位教學的現代化教學方式。筆者學校在2013年初成功建成了電鋼琴教室并投入使用至今,幾年來面向三——七年級學生進行教學,深受學生及家長的好評,并在一些活動中卓顯成效。為此,本文從具體的幾個方面闡述電鋼琴教學對促進學生多維發展的作用。
二、運用先進控制系統,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們的電鋼琴教室配有25臺電鋼琴及一套多媒體教學系統。電鋼琴之間能聯網通信互動,并由教師的電腦主控制臺進行控制。在教師的主控制臺上,還安裝了高清攝像機和超大顯示屏,把教師的坐姿和手型進行清晰化地展示在高清大屏幕上,學生可以通過大屏幕對教師的示范重點得到很好地理解,對教師手指動作和情感表現中的細節撲捉更加清晰和生動。耳機授課,對外界教室實現零干擾,教師根據教學需求隨時控制調整彈琴音量,把琴聲適時地傳遞給學生。教師可以通過主控臺讓學生之間的演奏進行對比聆聽,個人與個人,小組與小組之間相互評價相互學習,通過教師對學生樂器的控制,使得鍵盤樂教學的課堂紀律得到明顯改善。讓電鋼琴教室中的每臺樂器不再成為單獨且相互干擾的個體,反而使得該教室內的所有樂器合二為一,充分的發揮出該教室應有的教學效率。先進的控制系統使得鍵盤樂教學變得新穎、多元化,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充分發揮電鋼琴的多種功能,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
電鋼琴有許多的功能,如:節拍器功能、移調功能、音色變化功能等。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功能,豐富學生的音樂體驗,從而進行音樂能力的培養。在執教上海市九年義務教育課本三年級第二學期第五單元《黃昏》一課時,運用節拍器功能朗讀歌詞,學生一邊體念三拍子的節拍韻律一邊穩定了音樂的節奏。在初步學會歌曲后,教師引導學生在原鋼琴音色的基礎上進行音色改變,小組合作找出最適合歌曲意境的音色,有的小組運用的是弦樂,把音樂的柔和抒情表現了出來;操作過程當中既培養了的動手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電鋼琴有還一項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內錄功能。在電鋼琴課上,學生可以在彈奏完自己演奏的鋼琴曲后,進行第一時間的回放,帶上耳機欣賞自己剛剛演奏的音樂,可以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自我感受和評價,使得他們對自己的作品有一個全面的、感性的認識和體會。錄音功能使學生對自己多次彈奏的效果做一個比較直觀的比較,更深刻地體會到自己的進步和不足。他們可以對自己彈奏的聲音的輕重緩急,速度的快慢的把握,歌曲演奏感情的把握做出自我評價。電鋼琴的內錄功能還可以使得學生們把自己錄制的鋼琴演奏作品和其他同學錄制的作品進行對比,站在這個角度去評價和改進自己演奏的水平。教師將學生通過錄音鍵錄制好的鋼琴作品從電鋼琴的u盤接口考出來進行保存。這些內錄的作品,沒有任何雜音,聲音純粹,學生在電鋼上彈奏,并錄制成作品文件,教師把學生各個階段的鋼琴演奏錄音作品保存起來,形成珍貴的音頻資料。定期進行作品回放,保留優秀學生的錄音,播放給其他班級學生欣賞,讓學生之間產生競爭意識,既提高了演奏水平又提高了音樂審美能力。
四、實施分層教學,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音樂課程標準》中的基本理念指出: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我們的音樂課不是音樂家的培養,而是面向大眾面向全體學生普及基本音樂素養的培養,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發展并從中受益。由于學生的來源不同,存在個體差異,他們對音樂的接受能力也各不相同,因而也不可能把每個學生都拉到同一條起跑線上搞齊步走。要把全體學生的普遍參與與發展不同個性的因材施教有機結合起來,齊奏的音樂效果并沒有合奏的音樂效果來的立體和飽滿,所以在樂隊表演中分聲部進行演奏,每個聲部雖有技術難易的不同,但沒有重要與否地位高低之分。學生們在合作中學會互相尊重,懂得只要每個人都不出錯才能和諧、完整。在上集體課時有獨奏、齊奏、分聲部合奏、伴奏等學習和訓練,有效的鍛煉學生多聲部聽覺能力、節奏感、視奏能力、默契配合能力,相應改善了傳統教學學生獨奏能力強而配器伴奏能力差的弱點。
在平時的教學中,分層教學法效果很好,將學生分成基礎組、提高組、發展組三個組進行練習。先對各班級學生在外學習鋼琴情況做個統計,據我們音樂組老師的統計每個班級都有三個以上的學生在外學習鋼琴的經歷,有的學生鋼琴己考到六級以上,這部分同學可以作為小隊長定為發展組;有很大一部分學生是零基礎,在零基礎的一部分同學中有的樂感不錯,接受能力較強,所以定為提高組;而對于另外一部分接受比較慢的同學定為基礎組。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進行分層練習。如《黃昏》這首歌曲,因為學生剛接觸電鋼琴學習,所以目標不能定的太高,老師把各組學生需要練習的聲部出示并提出不同的要求:基礎組應該做到保持手型正確、手腕放松、保持音樂的連貫性等;提高組在基礎組的基礎上注意指法正確;發展組需要演奏出三拍子的節拍韻律,以及樂曲優美抒情的情感。
在樂隊中,讓尖子生充分發揮他們的優勢,形成特長,讓他們當上樂隊中的“領頭羊”,擔當樂隊的主角,并且在樂隊中當“小老師”,幫助中后生跟上隊伍,獲取進步。而對中后生,則讓他們各展其能,嘗到器樂演奏的樂趣,最終達到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的目的。
五、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增強學生團隊意識
“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模式的應用給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他適用于各種課型。因為它不僅可以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更有效地進行語言交流;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進而促使學生相互學習,共同提高,有力地促進了課堂效率的提高。在平時的電鋼琴教學中我將全班同學分成三個組,每個組的隊員演奏水平均衡,既有發展組又有提高組還有基礎組的同學,由組織能力強的同學擔任組長。在欣賞四年級第二學期第二單元《花兒與少年》第二主題3/4拍音樂時,學生分小組進行音樂處理。每個組都有自己的特色,學生明白若要使樂曲演奏的秩序不被打亂,每個成員的表現欲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就需要每個人共同努力,學會考慮怎么做才能使團隊的努力收到最好的效果。同學們在合作中增進了友情增強了凝聚力,在小組展示中鍛煉了膽量提高了表演技能,評價中開拓了視野,形成了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六、提供演出平臺,增強學生自信
每個學期舉行一次班級音樂會,為每個孩子提供一次參與音樂表演的機會,讓每位學生獲得舞臺的體驗。在表演方式上可以有選擇性的進行獨奏、四手聯彈、齊奏、合奏等。既激發了學習興趣又對學生電鋼琴的學習進行了檢測,讓所有的孩子都體念到成功的喜悅。
此外,組織學生積極參與班級以外的演出展示,平時盡可能多給學生創造展示自己的機會,相信自己能行!學生在展示中提高了自信,在學習中拓寬了音樂視野。
七、結語
目前電鋼琴教學成為了我們學校的特色校本課程之一,我們不僅開設了學生電鋼琴社團,還開設了教師電鋼琴社團,師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高漲,在今后的教學中從學生實際出發,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增長音樂技能的同時提高藝術修養,促進學生多維發展,奏出華彩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