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的信訪工作是我國政府工作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因此需要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來建立起信訪文化,對于民眾法律的意識淡薄、國家信訪法律制度的建設以及群眾信訪法律行為的欠缺進行有效的解決,實現基層和諧信訪文化的建設,從而解決信訪問題,實現法治道路的建設,最終實現信訪工作的信息網絡化。在本文當中,首先對信訪進行了概述;其次對于信訪法律建設的困境做出分析;最后對于其和諧信訪的構建做出研究。
關鍵詞:信訪法律文化;和諧信訪;構建
中圖分類號:D632;D922.18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9)17-0223-01
作者簡介:陳世丹(1981-),漢族,遼寧新民人,本科,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企業管理中心,中級政工師,法學專業,研究方向:信訪制度研究。
在現代社會當中,信訪工作是相當重要的。我國的行政執法機關的政治觀念也在不斷的增強過程當中,對于政府和群眾觀眾所發生的沖突引起的信訪沖突也逐漸的變少,法院已經成為了我國群眾最后的必然選擇,因此在進行非涉法當中需要進行上訪轉移。在實際的涉法信訪問題當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做出消解涉法信訪的辦法和問題。
信訪,即為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組織利用書信、電子郵件、傳真、電話以及走訪等多種形式,來對實際的工作情況不斷的向各級政府和其他的政府部門進行反映。在信訪當中,主要為涉訴信訪,產生于法院的生效判決、裁定以及調解不服、對司法機關的不法情況。在涉訴信訪的功能性當中,需要保證功能和信訪行為一樣,具備相應的功能,在我國現階段的信訪工作當中需要進行糾紛的化解和救濟。在信訪制度方面,也具備其合理性。在信訪制度當中還包括了預警、安全閥、溝通、調節以及控制等多種制度性的功能,對于社會的安全程度可以實現最大程度實現的同時,還可以及時的緩解政府所面臨的社會壓力,起到調節矛盾的作用。
在信訪制度的具體實施過程當中,需要對其中的背景、文化傳統和社會環境等多方面的因素進行分析,對于其實施的困境原因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在社會環境的方面,主要是社會矛盾的增加,造成了其常規機制不能得到有效的化解。在社會大環境的轉型基礎上,對于利益分配的不均勻所帶來的權利保障問題,也會造成信訪數量的增加,在法院進行制度環境缺失的情況下,其中的司法多元化的監督所產生的效應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信訪的案件數量。
在信訪人自身的因素方面,信訪本人由于存在僥幸的心理,對于社會負面效應的增加會起到很大的影響。甚至于在信訪人本身方面文化和法律意識處于欠缺的狀態當中,因此增加了信訪案件增長的概率。
在法院審判和執行的工作方面的原因當中,主要是由于法院人員政治素質的缺乏和業務素質的欠缺,對于其案件的整體處理過程會存在案件違法的現象,導致當事人本身的權利受損,造成了上訪案件的增加。在法院當中,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法院系統內部當中對于裁判的缺乏維護力的判斷,造成了執行力的欠缺。
在信訪案件的處理程序因素方面,由于信訪處理的不到位、信訪案件解決程序的瑕疵、法院信訪案件處理部門之間的不協調現象以及聯動現象等,造成了糾紛案件的處理并不徹底現象。對于信訪案件本身的處理機制當中也存在多元化的欠缺,對受訪者會出現不信任的現象。
在上文當中,對于其原因的分析,需要從幾個方面來對信訪制度的建設進行不同方面的研究,主要可以分為:
其一,可以利用外部環境來實現對信訪問題的優化和解決,大力倡導和不斷的推進糾紛的多元化解決機制的成熟和完善,實現糾紛機制的公信力。與此同時,還要不斷的推進國家的法制化建設,保證法制環境的優化,增強政府和法院的公信力。
其二,需要全方面的做好信訪人的工作,從而不斷的解決信訪問題的根本問題。在全社會的范圍內,需要做好信訪人的工作,從而解決信訪人本身不正確的心態和問題,實現合理上訪。針對于信訪人本身的文化和法律方面的欠缺,需要進行及時的調節,增強當事人本身的法律判決接收承受力,避免信訪的再次發生。
其三,需要積極的推動法院自身的制度建設,不斷的完善內部管理。對于審判流程也需要進行及時的規范,規范再審程序,不斷的增強法院和法官的誠信程度,推進法院的制度建設。與此同時,還要對信訪案件的處理程序進行規范,構建出相關的配套程序和制度,對于信訪案件當中涉及到的問題需要進行縱向和聯動的處理,強化上訪意識,保證信訪案件處理流程的規范化。
綜上所述,隨著現代信息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運用,對于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需要積極的改進工作方式,不斷的實現自身信息化建設的推進。在地方的信訪受理部門工作當中,需要進行網站的公示,實現全國信訪數據信息庫的建立,構建出全國信訪信息網絡的系統,最終可以實現上下互動、統一管理、資源共享以及公開透明的信訪工作現狀。
[ 參 考 文 獻 ]
[1]謝家銀,陳發桂.法治視野下涉法涉訴信訪終結的制度邏輯[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14(5):171-175.
[2]姜杰,李振山,王兵.檢察機關應對涉法涉訴信訪案件策略[J].人民檢察,2012(20):13-16.
[3]王麗麗,張曉杰.公民環境信訪行為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基于規范激活理論[J].中國環境管理,2016,8(6):81-8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