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建強
摘 ?要:田徑教學是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的主要內容,近年來針對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田徑教學模式改革問題的研究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從當前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田徑教學的開展情況來看,仍然存在一系列不合理問題,如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田徑教學模式的創新性不強、教學思想保守、忽視對大學生田徑文化的培養等。針對這一現狀,該文從新教育理念出發,系統探究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田徑教學模式改革的方向和策略,以期更好地推動大學生田徑運動人才培養工作的發展。
關鍵詞:高校 ?體育教育 ?田徑教學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807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5(a)-0117-02
田徑課程是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高校體育教學工作的不斷發展,田徑教學模式也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特征,對于提高田徑教學效率、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發揮積極的作用。田徑教學對于體育專業的學生而言,不僅能夠幫助大學生提高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同時也是其未來繼續職業發展的重要經歷。加強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田徑教學模式改革工作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 ?當前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田徑教學的現狀
1.1 田徑教學缺乏創新性思維,缺乏對學生主體地位的關注
在當前高校體育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將田徑人才培養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從學生的主體發展角度出發,轉變傳統的田徑教學思路,對于提升大學生的基本素養和能力尤為關鍵。作為傳統體育教育學科,田徑教學課程更強調對大學生田徑體育專業素養和基本能力的培養。當前國內高校田徑教學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創新工作開展并不理想,從實際效果來看,仍然存在田徑教育理念發展滯后、教學模式創新力度不足,在田徑教學課堂教學方法仍然沿用傳統的模式,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運動方式單一、訓練內容枯燥使得學生對田徑訓練的興趣下降。以100m跑教學為例,體育老師一般會在課堂中指導學生進行抬腿、擺臂、呼吸等動作要領的傳授,之后由學生進行自主訓練。枯燥的訓練過程和循環往復的跑動使得學生消耗大量的體力的同時,也增加了學生對訓練的抵觸情緒。
1.2 田徑教學安排不夠合理,教學方法單一
當前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田徑教學中仍然沿用傳統落后的教學方法,并缺乏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情感態度的關注,學生的田徑學習和訓練效率不高直接影響田徑教學的效率,這也是當前國內高校田徑教學過程的通病。田徑教學方法的選擇應從田徑教學實踐需求入手,針對不同階段的教學目標、教學計劃、教學對象特征來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大部分體育教師更注重對教學計劃的完成情況,在對田徑教學方法的適用性方面的評估不到位,忽視教學過程中對大學生的主體地位的關注,缺乏對學生實際學習狀況的了解。最明顯的是教師教學工具的發展滯后性。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田徑教學不再僅限于教師指導,利用信息技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開展自主學習,不再局限于教師的講授。然而當前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田徑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較少,不利于對當前田徑學科教育模式和方法的完善和創新。
1.3 田徑教學的軟硬件保障不到位,支持力度不足
當前大部分高校已經著手開展田徑教學的硬件基礎設施的建設,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相關管理制度和保障制度的建設滯后于硬件條件,如由于缺乏系統的田徑教學實施應用管理辦法,造成一些田徑運動輔助設施的利用率及使用效果不佳,甚至出現閑置問題。田徑教學工作的發展不僅要從硬件條件上進行完善,同時也要加強教學軟硬件配置的協調發展,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田徑教學的效率,更好地控制田徑教學的效果。
2 ?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田徑教學模式改革的對策建議
2.1 創新田徑教學理念,調動學生參與田徑運動的積極性
相比于三大球類等課程,國內大部分高校田徑課程開設頻率和時間較短。為提升對高校田徑課程的開展效率,當前高校的田徑課程應以對社會有實用價值、對大學生全面素質發展有益的目標為基礎,并以此來設計、選擇和評價田徑課程的開展情況。首先,高校領導需要認識到開設田徑課程教學對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作用,要求田徑教師全力跟隨田徑課程教學目標,并制定有關促進大學生全面素質發展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其次,各高校領導要時刻監督田徑課程教學的發展狀況,使田徑課程教學的管理工作變得更加科學先進,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為田徑教學工作的開展奠定必要的條件基礎。
2.2 豐富田徑教學豐富,引入現代化教育手段
一方面,高校田徑課程教學內容的設置應根據大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課堂表現特點,與時俱進,注重對創新性課程的開發和推廣,注重培養大學生的綜合能力,如采取鼓勵性課程任務,引導大學生自主完成任務。教師在開展田徑課程教學時,可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如增加游戲互動內容,轉變角色激發大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或將田徑課程與其他體育課程有機結合起來,有機地滲透其他課程內容。
此外,高校還應加大信息化教學專業設施的投資力度,盡可能地采用標準化、先進行的設備開展田徑教學活動。鼓勵田徑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手段,充分發揮現有現代教學技術環境的可能性,提升田徑課程的豐富度和趣味性,確保田徑課程與大學生興趣特點的有效結合,以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這有利于激發學生們進一步參與田徑運動學習的興趣。資源因素為教師現代教學技術能力的發展提供了應用保障。學校管理者對信息技術投入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到該校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水平。學校鼓勵注重運用先進的教育技術手段進行田徑教學,如組織學生觀看田徑比賽、田徑運動規范的多媒體教學等,學生在參與過程中也會相應不斷學習提升自身的信息技術素養,并充分發揮現有現代教學技術環境的可能性,提升對田徑運動的了解程度,促進田徑運動技能和知識的提升。
2.3 完善田徑教學軟硬件配置,提升田徑教學效率
目前高校的田徑課程開設場地主要是室內綜合教室、室外場地,軟硬件條件還有待進一步加強,使得高校田徑課程的風格獨樹一幟,成為示范性的特教課程。首先,應加大高校田徑課程專業設施的投資力度,加大投資力度,建立專業的高校活動場地,引入先進的教學設備。完善的硬件環境是提升田徑課程教學效率的前提,激發大學生學習的興趣。此外,各個高校之間可以建立教學資源共享機制,提高教學設備的利用率。相關部門應對高校田徑課程教學工作的開展保證充足的經費支持,只有在硬件環境上提供必要的保障,才能更好地控制高校田徑課程的教學效果。
3 ?結語
伴隨著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田徑教學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田徑教學的模式和方法也將逐步豐富和完善。為了能夠更好地推動田徑教學這門課程的健康發展,還需要從田徑教學的教學思路、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角度進行優化設計,提高大學生參與田徑教學的積極性,為我國高校體育事業的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只有深入調查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田徑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不足,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讓更多學生回歸到田徑教學課堂中,讓田徑運動成為高校體育教學和素質教育中的明星學科。
參考文獻
[1] 鄭雅蕊,孫璞,陳森林,等.高校田徑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6(3):85-87.
[2] 唐靜萍,張傳峰.關于高校田徑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4):156-157.
[3] 呂雪松,陳麗娟.普通本科院校田徑選項課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4):19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