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泉
摘 ?要:高中物理是物理學習的啟蒙階段,又事關高中物理教學的順利開展。物理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嚴密的邏輯性和較強的規律性就決定了物理學習的難度,高中物理教學是對教師教學技能的嚴峻考驗。如何啟蒙學生,幫助學生學習物理知識,最重要的是抓住學生的天性,以“興趣”為探路石,進行趣味教學,探索高中物理教學的新模式。
關鍵詞:高中物理 ?趣味性教學 ?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7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5(b)-0122-02
每位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更好掌握有利于其綜合素質發展和學科知識進一步發展與完善。物理屬于自然科學類學科的一種,它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進步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較廣泛的探討研究范圍。首先,物理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系主要體現在物理學科的規律主要來源于自然現象,在生活中我們也可利用物理知識和規律來解決相關的問題;其次,物理與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具有緊密聯系,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現在,物理學科的發展也具備了更多的可能性。
1 ?引用現代教學設施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互聯網等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與完善為當今教學活動帶來了極大的改變,也為現代物理教學的發展帶來了便利性。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利用視頻等各類計算機輔教學軟件或進行課件的自主性制作已經成為較為普遍的現象,這些先進的教學手段對于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具有重要作用。例如,課件在教學中的應用。課件的應用在當今教學活動中已經較為廣泛,帶來的教學效果也較明顯。課件的優點較多,直觀、簡潔、清晰,且具有更強的條理性和邏輯性,還能以動態的形式高效地呈現給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課件與板書的形式相配合,有利于學生在限定的課堂時間內掌握知識點并做到理解性延伸,補充知識面。同時,將課件引用到課堂教學中,也能使教師加強自身對于知識的系統梳理和結構分解,從而提升教學效果。
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可以豐富與擴展教學方式,對于加強學生專注力、轉變學習思維方式也具有積極作用。以播放專家的講課視頻為例,學生可以通過視頻的形式,理解物理的相關知識與觀點,從不同的角度感受物理的風采,視頻所呈現的內容往往較豐富,比起單純地口頭講解,學生能以更高的專注力度來學習與深入理解物理。同時,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還可以打破傳統教學中的限制,向學生更多地展現不能在課堂上進行的一些物理實驗或在課堂上無法看到的自然物理現象。多媒體有著獨特的優勢,能通過生動的畫面和真實的聲音使課堂內容更為豐富和有趣。學生在生動的教學內容感染下,能提高對物理的學習興趣,以更熱情的態度進行課堂上的師生互動,使教學環節設計靈活有趣,學生對于物理的排斥心理也會有所下降。
2 ?引進實驗,鼓勵學生動手設計實驗
在上文的論述中,提到了變革教學方式中的實驗環節。實驗是物理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實驗是對于物理原理進行驗證的過程,它的每個環節需要邏輯嚴密地設計,同時也需要實驗者具備耐心與毅力。正如在物理方面的一個著名論斷:不打開貓箱,你永遠不可能知道貓是死是活。這正是著名的論斷——薛定諤的貓。對實驗的論斷也是這樣,只有經過實驗進行驗證,才能真正知道知識點或觀點是否正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自己設計的實驗來驗證自己的想法,解開疑惑。實驗的過程不但對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有著重要作用,也是培養學生形成物理專業素養的重要環節,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既可以學習知識,也可以提高動手操作等能力。
綜上,無論是在物理教學還是物理學習上,都是一項任務艱巨的大工程。在教學方面,教師應明確認識自己的教學風格,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前提下,提高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在課堂教學中靈活使用教學方法,尊重學生,營造一個較為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使學生能主動提出不理解的知識點,積極參與課堂互動,更好地完成物理教學目標。在良好健康的教學方式中,培養能靈活運用所學物理知識的學生,而不是只會為了考試而埋頭讀書的學生。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開拓思維,為我國的創新型、復合型等人才的培養做出貢獻。
3 ?趣味性教學原則
3.1 要重燃學生的興趣
高中學生一般在高一年級便開始學習物理,一個好的開頭對于學生接下來的物理學習過程具有重要作用。在高中的第一堂物理課上開始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從學生學習過的知識出發,提高學生的信心,并使他們能重新找到學習的興趣。例如,在高中時期學生已經學習了有關摩擦力的相關知識,但總體學習程度較淺,一般只涉及摩擦力的相關計算,在實際案例等方較為缺乏。實際生活中,我們到處都可接觸或發現摩擦力。無論是人類的正常行走還是在鳥類或飛機等在上空的飛翔,都存在摩擦力,它有利有弊。同時,在進行有關能量守恒知識講解時,可根據教材上提到的例子,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鼓勵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更好地領會原理。
3.2 要多做些實驗,且不局限于課本上的
實驗教學的開展對學生更好地掌握物理原理和提高教學趣味性都有著明顯的作用。因此教師可進一步鼓勵學生自主參與到實驗過程中,或者教師與學生一起動手進行實驗,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在實驗結束后,鼓勵學生自己運用所學過的物理知識或原理來講解實驗,使學習過程更加深刻。如果學生有講得有所偏差的地方,則鼓勵學生進一步掌握知識,完善不足。
3.3 利用現代科學技術,通過采用多媒體的課件進行教學,提升學生對于物理的學習積極性
對于課本上的物理知識,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會接觸到,有一些則在日常生活中沒有。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要給學生呈現出更直觀形象的東西,就要通過使用多媒體技術,發揮其優勢。多媒體技術教學有傳統教學模式所不具備的優點。首先,多媒體教學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較為單一的模式,使課堂更具趣味和生動性;其次,學生能通過多媒體教學形式中的模擬環境等,加強對知識的感受和體驗,更具有真實感,能將所學的抽象理論具體化,便于理解。例如,在新教材有關“機械波的形成及傳播過程”的知識講解過程中,由于知識原理本身的特點,學生在首次接觸與學習相關知識時是比較陌生和難以理解的,他們難以從動態中真正理解與掌握具體的成因、原理、規律。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中的相關軟件,如FIASH等,可以對知識點中的相關形成與傳播過程進行有效模擬,以模擬的情境使學生能更深入地理解原理。
3.4 要采取正確對待學生的方式
不同的學生有著不一樣的特點,每個學生在天賦、學習能力、知識掌握程度上的情況都有所不同,成績上也存在差異。教師應正確認識學生的這一客觀情況,耐心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對于學習較落后的同學多施加鼓勵,正確引導,做到尊重與愛護每一位學生。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對于成績較不理想的同學,教師應針對他們的個人情況,多進行鼓勵或提問,在課后活動時間可以進行適當的學業或心理指導,使學生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心,對學習更有信心和耐心,更不會留下成績不好就不是好學生的自我認知。教師還可通過建立開展相關的學習討論小組,使情況不同的學生組成一個學習小組,在小組內部互相幫助,促進學習。鼓勵小組成員通過自己感興趣的討論方式來鞏固和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例如,小組成員分別分享不同的有關物理的故事或人物故事等,使組員們對知識的背景加深了解,從而促進對知識的系統掌握和記憶,通過名人的勵志故事,堅定學生刻苦學習的決心。
4 ?結語
因此,對物理知識的豐富掌握,不僅有利于日后物理學科知識系統的完善,而且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與創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培養綜合型人才的同時,推動國家學科的平衡發展,提高我國的科研水平和綜合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林飛.趣味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數理化學習:教研版,2018(7):27-28.
[2] 曹雪.談高中物理趣味性教學的探究與實踐[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