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芳
摘 ?要: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狀態,為人們提供了諸多便捷服務。而計算機作為這個時代的標志性代名詞,在社會各個領域得到全面普及應用。國內各高等院校也相繼開設了計算機專業,旨在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計算機專業人才。但是在計算機軟件教學當中,目前還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也成為廣大高校教師的關注焦點。
關鍵詞:高校 ?計算機 ?軟件教學 ?存在的問題 ?解決措施
中圖分類號:G482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5(b)-0132-02
計算機軟件研發一直以來都是備受關注的重要課題,雖然經過近20年的專業培養,國內各個高校為社會輸送了大量的計算機軟件研發人才,但是專業人才架構始終保持在不飽和狀態,對創新型人才、綜合型人才的需求量仍然很大。面對這一嚴峻形勢,高校計算機教師也不斷轉換教學觀念,不斷提升教學效率,創新教學模式,旨在跟上時代發展潮流,培養出更多的實用型軟件研發人才。
1 ?高校計算機軟件教學現狀
1.1 教學方法單一,理論與實踐脫節
計算機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其他學科的知識構架在短時間內不會發生改變,只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其知識點向廣度和深度拓展,而計算機學科屬于科學領域里的新興學科,其知識框架與相關內容要素尚處于初級階段,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原有知識將被新知識所取代,尤其是軟件研發知識,更新速度更快。對于教師而言,已經習慣了傳統式的教學方法,不能及時獲取新知識的精髓,仍然固步自封,參照于現有教材展開灌輸式教學,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過多地強調理論知識,而對應的實踐環節卻少之又少,久而久之,學生對編程知識與軟件研發知識也形成了“死思維”,無法從傳統的計算機軟件認知領域里走出來,使學習過程流于形式,知識的掌握與更新也與整個時代脫節[1]。
1.2 教學內容與未來就業關聯度不高
高校計算機軟件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專業型應用人才,使學生畢業后能夠找到對口就業崗位。但是在教學中,教師所講述的計算機軟件知識與未來的就業嚴重脫節,教學方向出現偏差,導致學生所掌握的軟件知識只能夠應付考試,缺乏基本的上機操作實踐本領。加之計算機軟件知識推陳出新速度快,學生的適應能力差,無法一時接受新知識、新概念、新理論,計算機軟件知識的銜接不暢,當走上實習崗位或者就業崗位后,很難投入到實際工作當中,相關的理論知識也不能及時轉化為實踐操作,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個人職業生涯。
1.3 教師隊伍的專業素養良莠不齊
對于高校計算機教師隊伍而言,資歷豐富、專業知識扎實的教師數量相對較少,大部分教師都是新面孔,而這些剛剛步入工作崗位的專業教師,往往缺乏實際教學經驗,在教學時只是一味地按照課程計劃進行,創新意識淡薄,這就導致計算機軟件教學效果不盡人意,這對培養計算機軟件專業人才極為不利。
2 ?高校計算機軟件教學改革的重要性
2.1 與時俱進,培養新型人才
隨著計算機、信息化技術的飛速發展,國家對計算機軟件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針對這種情況,高校計算機軟件教學也必須沿著快速發展軌道,與時俱進,不斷進行教學創新,以追趕上時代發展的腳步。對于計算機教師而言,應不斷拓寬國際視野,及時吸取和借鑒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教學經驗,并付諸于實際,培養出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新型計算機軟件人才。
2.2 定位精準,滿足就業需求
學習計算機軟件知識是為了以后有一個好的就業出路,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針對學生特點與學習能力,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目前,社會對計算機軟件的專業人才,需求量一天天加大。對于各個高校來說,應以培養實用型人才為核心任務,適時對教學方法及模式進行改革創新,使大學畢業生能夠滿足企業的需求。
3 ?應對措施
3.1 轉變教學觀念,激發學生興趣
作為計算機教師,應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在教學時采取理論結合實際的方法,增加上機操作環節與課外實踐環節,借助于多媒體教學設備,制作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教學課件,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課堂當中。教師應緊跟時代發展腳步,學習和吸取計算機軟件的新知識、新理論,并及時傳授給學生。教師應具有高度的創新意識,在教學過程中,靈活機動地掌控課堂教學節奏,分清教學主次點、重點和難點,對易混淆的知識點,教師應反復進行講授,以求達到精益求精的程度[2]。由于計算機軟件知識較為抽象和深奧,如果學生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差,對后續知識點很難接受和掌握,面對這種情況,教師應化繁為簡,介入一些簡單的軟件教學方法,從聚焦學生注意力開始,一步步朝縱向、朝深度邁進。比如教師可以借助于WPS軟件,將其強大的功能通過多媒體設備展現在學生面前,像畫圖功能、表格功能、符號功能、編輯功能等,引入教學活動當中,這樣,學生們更易于接受,后續學習也不再吃力。
3.2 推進校企合作進程
高校應與社會相關企業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并簽訂合作意向書,每年向企業輸送大量的計算機軟件人才,學生們通過歷練和打磨,逐步適應崗位需求,掌握更多的實用知識,同時,合作企業也節省了對外招聘人才的時間,進而創建學校、企業、學生三方共贏的良性格局。
3.3 與其他學科知識相融合
計算機軟件知識與其他學科知識息息相關,甚至有些知識點具有高度的相通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講到相關知識點時,應適時引入數學、英語、語文、社會科學等專業的知識點,這樣對培養全面型人才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3.4 提升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針對計算機軟件知識理論性強的特點,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將這些理論化內容轉化為實踐教學內容,在增加上機操作環節的同時,利用業余時間帶領學生到相關的軟件研發單位進行實地觀摩,以拓寬學生視野,提升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此外,當高校畢業生步入工作崗位后,往往缺乏基本的職業道德素養,導致在工作中,大局觀念不強,常常以自我為中心,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與職業道德素養,在課堂教學時,引入一些具有正能量的典型愛崗敬業的實例,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未來的就業危機感,及時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改掉自身存在的不良習慣,以健康的心態、正確的個人價值觀面對自己的未來[3]。
3.5 引入優秀的教學人才,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高校應借助于培訓教育的契機,不斷對計算機教師進行崗位專業知識培訓、個人執業道德培訓以及綜合執教能力的培訓,進一步提升教師的專業技能水平與綜合素質,使教師在學生中間能夠充分發揮積極正向的表率作用。除對現有教師隊伍采取培訓教育外,高校應結合教師隊伍現狀,引入高素質、高能力的專業教師,以充實現有教師隊伍。
4 ?結語
計算機軟件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近年來,像行業軟件、電子商務軟件、教學軟件、圖形軟件等層出不窮,由此可見,計算機軟件在當下乃至未來一段時期都會占據著科學技術前沿的主導位置。面對機遇和挑戰,高校計算機教師應及時查找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應對措施逐一解決,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計算機軟件卓越人才。
參考文獻
[1] 關南寶,陳小梅.高校計算機軟件教學中的問題與措施[J].信息與電腦,2018(8):210-212.
[2] 王朝崗,蔡文書.提高高校計算機軟件教學質量的思考[J].魅力中國,2018(41):33.
[3] 曹俊.高校計算機軟件系統維護管理相關問題研究[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18(7):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