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蕓
摘 ?要: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改革,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成為物理教學的根本目標。目前,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如何開展物理教學成為初中物理教師共同面臨的一大問題,這就需要初中物理教師結合實際,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合理安排課程,運用新的教育理論指導學生進行物理學習。該文以“光的折射”為例,對當前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展開探究,力求幫助初中物理教師合理運用教學方法,將科學的教學理念滲透到學生當中,發展學生的物理探究技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關鍵詞:初中物理 ?光的折射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6(a)-0117-02
該文通過探索和理解光的反射規律,引導學生從課堂到社會的思考,把他們與現實生活聯系到一塊,讓學生能夠充分了解到光反射是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的,培養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的技能,不斷提高他們的物理學習能力。
1 ?新課標下的“光的反射”教學要求
1.1 教師要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
在開展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在學習中發現問題,讓他們意識到什么樣的問題才是真正具有價值的問題,有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積極性,使得他們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反射計,利用科學的教學方法,不斷自身突破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同時,教師要結合實際,使學生能夠對身邊與光的折射相關的事物展開觀察,培養他們的學習樂趣。教師要充分抓住機會,適當鼓勵學生試著展開實驗探究,掌握相關知識,提升他們的自主創新能力。鼓勵學生積極進行實驗探究,使得他們在探究的過程中掌握物理學的相關規律。
1.2 開展應用聯系,鞏固知識點
教師要進一步開展應用練習,讓學生對講過的知識點再鞏固一遍,加深他們的學習印象。在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要始終以培養學生的探究技能為主,同時培養他們的溝通交流與合作學習能力。新課標改革下,倡導學生積極參與到物理教學中,培養他們的探究技能,努力達成物理課標的目的。通過物理教學,培養學生學習科研。讓學生具備一定的探索精神,提升他們實踐和創新的能力。在課堂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培養學生積極探索與自主學習的能力,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2 ?“光的反射 ”教學策略
2.1 科學設置教學目標
為了達到教學目標,教師必須在初中物理課上教授“光的反射”的知識,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教師要先確定“光的反射”的相關教學導向。為了使得教學目標滿足學生的需求,教師應在設定教學目標的過程中做到以下幾點。
(1)找出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對“光的反射”教學內容中的要點和難點進行分析總結。(2)準確分析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掌握程度。倘若學生對“光的反射”的知識有一定的掌握程度,那么教師就應設定一個相對困難的教育目標,使學生具備“光的反射”的基本知識點,使其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知識。(3)在制定教學目標后,教師應運用與學生知識水平相協調的教學方式。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以及他們對“光的反射”知識點的掌握程度,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增強“光的反射”的教學效果。
2.2 在教學中教師應高端備課
物理學的高端備課是指以物理課程和教學理論為指導,采用“備課”的形式,符合物理學的基本邏輯關系。高端備課既符合學生的法律,也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在課堂上驚喜模擬測試的課程設計,反映出“從物理知識轉移到物理方法教育到形成物理思維”的核心概念,其核心目標是讓學生充分掌握到物理相關知識,使得學生的思維得到擴展,使得教師的教學方法更具科學性,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高端備課表明了科學研究中的一些關鍵要素:通過引入獨特的問題,達到提高科學教育效率的目的。物理學的高端準備與基于信息處理理論過程的傳統教學設計存在較大差異。高端準備要求物理教學理論與物理教學實踐相協調,使得教學的時間與邏輯相結合。高端物理準備課程以物理教學理論為導向,以物理教學邏輯為指導。探究真實可運用的途徑是高端備課過程中的重點目標。
在確立了“光的反射”課的教學本質和教學結構后,有必要重點關注怎樣正確開展教學,這也是物理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邏輯性問題。物理思維是科學理解知識和方法在物理科學理論的創造和發展過程中的整合,這些理論在物理學理論中被廣泛使用。因此,教師要以教授實踐的方式添加物理思想。在引進再教育設計時,教師鼓勵學生思考使用“變色蛋”設置懸念。實驗方法在物理教學中起著關鍵作用。以實驗設計為主不僅反映了光學結構的知識,還反映了物理方法的教學目的。教師和學生共同研究了光反射定律,這個知識點是一個很好的應用實驗,允許學生使用自制的學習工具來探索光反射的規律,然后逐漸將其擴展到現實生活中。這不僅鞏固了學生對了光的反射知識點的掌握,還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2.3 運用教學內容,選取教學行為
2.3.1 創建情境,代入主題
在課堂上的前幾分鐘,學生的注意力仍然留在課間休息上。創建一種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情境,讓學生更快地融入到課堂學習中。光反射的定義直接在教科書中可以找到。學生對很多詞匯雖然耳熟能詳,但仍然不知道具體的原理。因此教師要創造一種情景,并讓學生可以充分了解到光的反射,從而激發他們的探究興趣。
2.3.2 對光的反射規律展開探究
探究性實驗的處理是初中物理教學的核心要點,要求學生能夠充分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積極掌握物理相關知識,理解科學探究的途徑,不斷發展學生的科學探究技能,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通過科學探究,樹立學生科學的、實事求是的探究態度與創新精神,使得學生可以更清楚地理解光反射的規律。教師使用線光來演示光的反射,分別向學生介紹入射光、入射點和反射光,以及追蹤鏡子的位置、反射光和入射光觀察光路,讓學生觀察從數學和幾何學的角度可以找到什么。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找到對稱軸,去掉紙張,讓學生折紙,老師繪制對稱軸,培養他們的實際動手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問學生:法線與鏡像之間的關系是什么?通過分析總結得出:法線是穿過鏡頭并垂直于鏡子的直線。由于它是一條輔助線,通常用虛線表示。通過引入入射角和反射角進行分析:教師可以適當引入幾個名詞,如注入點、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使學生運用現有的幾何知識,協助他們掌握入射角度和反射角度的相關概念。為了能夠使學生的研究更具相關性,教師可以在調查前做好相應的準備。
2.3.3 重視學生主體性地位
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光的反射”的相關知識點,教師應注意學生在物理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與此同時,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學會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使得他們能夠在探究中充分了解到“光的反射”的相關知識。雖然初中生的學習能力比小學生更強,教師沒有必要在教學中對他們進行過度的指導,但鑒于初中生受到年齡的限制,在自我探究的早期階段存在很多無法探索的問題,教師要對他們進行科學的指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加強對學生的指導。
例如,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以下問題,鞏固學生對“光的反射”知識的掌握程度:光在反射過程中是否會找到物體?遇到物體時會發生什么變化?通過這些問題,使得學生可以尋求自我指導,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開展”光的反射“內容的教學,教師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水平,使學生更全面地掌握“光的反射“的相關知識,提升學生的探究技能。
參考文獻
[1] 馮克誠,西爾梟.實用課堂教學模式與方法改革全書[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6.
[2] 周成平.新課程名師教學100條建議[M].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
[3] 朱粉玉,陳海濤.《光的反射》實驗反思研究——“五步曲反思策略”研究案例[J].物理教學探討,2014,32(4):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