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苗苗
摘 要: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當前社會已經進入網絡時代,如何應用網絡手段促進高三物理知識教學模式的優化,提升學困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效果,成為物理教師思考的關鍵性問題。而微課也在這時進入物理課堂之中,用于優化物理知識的講授途徑,實現對物理學困生高三物理知識的有效教學。從在高三物理教學中應用微課技術的教學實踐出發,淺談如何多樣化應用微課技術,促進學困生進行物理知識的有效學習。
關鍵詞:微課;高三物理;自主預習;重點;習題
微課是“微型視頻課程”的簡稱,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教師能夠將知識濃縮在短小的視頻當中,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自主學習,從而實現教學模式的優化。在對高三物理學困生進行知識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微課為學困生提供預習的途徑,幫助學困生認知學習的重點,優化教師對學困生講授習題的模式。
一、提供自主預習途徑
學困生因為對物理知識的認知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很難自主進行高三物理知識的預習,也就不能在正式上課之前對物理知識產生自己的理解。微課的出現則能夠幫助學困生對物理知識進行有效預習,從而提升學困生預習物理知識的效果。
例如,在進行“機械能守恒定律”這節課的教學前,教師對本節課的內容以及教學大綱要求進行分析,將“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含義”“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條件”等知識點融入一節20分鐘左右的微視頻當中,闡釋“機械能守恒定律”這節課的主要的基本框架和內容,并將制作好的微課視頻投放到教師的個人空間當中。在課下,教師布置預習“機械能守恒定律”這節課的作業,之后,引導物理學困生根據教師所布置的作業,在教師的個人空間當中以檢索關鍵詞的形式找到教師所制作的“機械能守恒定律”總體框架微課視頻,并對教師制作的微課視頻進行觀看,使得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對“機械能守恒定律”這節課的知識有一個整體的了解,從而為進行“機械能守恒定律”這節課的學習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同時,在“機械能守恒定律”這節微課視頻當中的主要內容呈現流程,應當與教師在課堂中開展教學的流程相一致,從而使得物理學困生能夠更好地把握課堂節奏,提升“機械能守恒定律”這節課的學習效果。
顯然,在開展高三物理知識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應用微課的形式為物理學困生提供自主預習的路徑,從而提升學生自主預習的能力和效果。
二、幫助學生認知重點
在對物理學困生進行重點知識部分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將重點知識濃縮在微課視頻中,引導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深化對物理重點知識的認知。
例如,在進行“萬有引力定律”這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能夠利用微課的形式來進行本節課重點知識教學模式的優化。“萬有引力定律及其適用條件”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教師將該重點知識濃縮在二十分鐘左右的視頻當中,與當前高中生對物理知識的注意力維持程度相適應,之后,教師將制作好的微課視頻投放在“騰訊課堂”或者“酷學網”等公共網絡空間當中。當教師在正式的課堂教學“萬有引力定律”這節課之前,教師引導物理學困生,以檢索關鍵詞的形式,找到教師所制作的“萬有引力定律及其適用條件”微課視頻,并進行自主觀看,從而在正式上課之前就對“萬有引力定律”這節課中的“萬有引力定律及其適用條件”知識有所理解。當教師在課堂教學“萬有引力定律”這節課的重點知識時,學生因為已經對“萬有引力定律及其適用條件”等知識有所了解,因此,能夠快速理解教師所教授的內容,從而實現學困生對“萬有引力定律”這節課知識的有效學習。同時,“萬有引力定律”的微課視頻一直儲存在網絡空間當中,物理學困生在課堂學習“萬有引力定律”這節課之后,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對該微課視頻進行自主觀看,從而實現個性化的物理重點知識教學輔導。
顯然,在對物理學困生進行高三物理知識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應用微課的形式進行物理重點知識的講解,從而優化學困生對物理重點知識的學習路徑。
三、優化習題講解模式
習題是物理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能夠幫助學生深化對物理知識的認知,提高學生的物理知識運用能力。在開展高三物理知識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應用微課的形式進行習題的講解,從而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習題微課講解視頻的選擇,并進行自主觀看,實現習題的個性化教學輔導。
例如,在進行“向心加速度”這節課的教學結束之后,教師向學生提出一系列的習題,引導學生在習題的解答中,更加深入地認知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之后,教師將這些習題的講解過程以微課視頻的形式進行呈現,引導學困生在解題的過程中,根據自己的需要對教師制作的習題講解視頻進行觀看,從而變相實現個性化的習題教學輔導,幫助學困生提高對物理習題的認知。
總而言之,微課對學困生進行物理知識的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線高三物理教師應當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積極應用微課的形式進行物理知識的教學,從而提升學困生對物理知識的認知效果。
參考文獻:
[1]梅振華,潘明燕.巧借“微課” 提升物理課堂效率[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16):186,188.
[2]易杰,郝福生.高三物理復習題微課的設計與應用[J].物理教學探討,2018,36(1):76-77,80.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