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緒強
摘 要:作文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提高綜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從新課標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所存在的相關問題出發,提出了全面提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
隨著基礎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與完善,小學語文教學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關注與重視,而作文作為小學語文教學考核的重點,其教學的有效性直接關乎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新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及時更新傳統的教學觀念,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優化作文教學,不斷拓展學生的寫作思路與視角,提高學生對作文寫作的興趣,從而達到全面提升小學作文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一、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對語文作文教學的認識不足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文字書寫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當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對小學作文教學的認識不夠,忽視了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重要性。他們認為小學生基礎知識水平低,詞匯量與語言表達水平不足,開展小學作文課程教學意義不大,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存在偏見。基于這種認識致使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質量不高,學生對作文教學缺乏興趣與積極性,甚至很多學生還對作文學習與寫作產生了嚴重的逆反心理。
(二)不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作文寫作不僅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還需要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注重對日常情感的感知能力。在小學作文寫作過程中,小學生由于缺乏相應的生活經歷與實踐經驗,在寫作過程中缺乏相應的思路與素材,寫作視角單一缺乏想象力。同時,當前仍有很多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有效地應對考試的相關要求,將語文作文教學的重點放在了相關的應試策略上,不注重培養學生想象力的培養。
(三)寫作范圍固定、局限
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很多語文教師會直接給出學生作文題目以及相關的寫作素材,固定作文的中心思想,甚至還有教師會直接列好提綱、提供模板范文,并讓學生背誦相關優秀作文范文,讓學生直接進行模仿與默寫。這種固定的教學模式與局限的教學內容,嚴重影響了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久而久之很容易讓學生寫出千篇一律的作文,缺乏相應的創新能力。
(四)寫作形式模式化與單一化
當前很多語文教師在小學作文教學中仍然采用的是固定命題的形式,讓學生按照已經設定好的要求進行寫作。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不注重培養學生的作文創新能力與想象力,嚴重阻礙了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
二、新課標下提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的相關策略研究
(一)加強課外閱讀,拓寬寫作視野
語文作文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訓練,拓展學生的寫作思維與視野。通過讓學生廣泛涉獵,閱讀國內外名著以及相關的課外書籍,拓寬學生的思路與視野,只有讓學生了解與掌握大量的寫作素材,才能讓他們在寫作的過程中如魚得水、言之有物。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閱讀習慣,向學生推薦優秀的課外讀物,逐漸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寫讀后感,對所讀書籍與文章進行交流與討論,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效果與積極性。
(二)注重觀察生活,加強情感體驗
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摒棄傳統的作文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生對日常生活的觀察與感受,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師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帶學生去博物館、動物園、游覽館進行參觀指導,讓學生在特定場景中加強情感體驗,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日常生活并逐步積累生活素材,拓展學生的寫作空間。學生只有用心去感受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才能在寫作過程中流露出真情實感,從而使文章更加以情感人、以情動人。
(三)轉變教學觀念,激發寫作興趣
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應該積極更新原有的教學觀念,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作文寫作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從而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教師要注重學生語文作文的教學,通過運用合理的教學方式,加強學生對于日常生活的感受與體驗,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寫作素材。同時,在寫作形式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多樣化的選擇,可以通過故事與漫畫等形式,讓學生自行觀察發揮想象,結合故事或者漫畫內容自由命題與寫作,不限制寫作題材與形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四)強化寫作練習,培養寫作習慣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要注重對學生寫作的強化與訓練,逐漸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全面提升學生作文寫作的質量。在布置作文寫作任務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從日常生活出發,逐漸養成寫日記與周記的習慣,讓學生在長時間的寫作過程中逐漸積累寫作素材與相關的寫作方法。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寫作課外讀后感以及電影觀后感,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加強情感體驗。此外,教師在設置作文內容時,應該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小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與寫作水平,讓他們從身邊最親近的人物與環境出發,注重寫作的真情實感,從而逐漸培養寫作的興趣,養成寫作的良好習慣。
總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是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很難做到一蹴而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文寫作教學中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積極拓展學生的寫作思路與視野,注重學生對日常生活的觀察與感受,加強學生的寫作練習,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從而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真正達到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康婷.新課改下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的路徑探析[J].考試周刊,2018(11):60.
[2]黃靜.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策略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8):24.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