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慶彬

摘 要:初中數學與小學數學有極大的不同,許多學生都因為數學而對學習產生了厭倦感,因此,如何讓學生接受并適應初中教學,使數學成績有整體的提高,已經成為初中數學教師的主要任務。主要講述了能使初中數學變得更加生活化的具體措施和方法,并列舉了幾項具體案例。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初中數學;策略
數學作為一門實踐性的基礎學科,它不僅與考試和課堂有關,還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在進行數學教學時,不能局限在理論教學中,更重要的是能將理論知識與日常生活相結合,并且應用起來。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數學教學,不但能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能積極主動地學習,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自身素養。
一、結合實際,落實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
學習的最根本目的就是能在某一天將它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解決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但是,在當前階段,越來越多的學生,教師及家長都把學習數學的目的認為是考試,這就導致初中數學課堂越來越模式化,也越來越脫離正常生活。因此,教師在講課時,應該主動把課堂內容與實際生活相聯系,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來讓學生理解理論知識。這種方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還能開闊學生的思維視野,讓他們能隨機應變,面對問題時從多個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從而更加方便快捷地解決問題。
例如當講解方程類的知識內容時,方程問題不應該脫離學生的生活,將學生不了解的知識內容放到題目中去,而是應該將學生有所接觸的,能夠自己在腦海中建立一個情景的東西作為方程中的變量,例如同學、宿舍等經常出現在生活中的。這樣就可以將一個理論知識轉變為實際知識,在鍛煉了學生解方程能力和建立方程能力的同時,還增強了他們的思維邏輯能力,鍛煉了思考方式。
二、創設情景,落實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
除了需要在真實的日常生活中進行數學教學外,還可以進行適當的情景創建,在無法真正將實際與課堂內容相結合時,就需要使學生融入所構建的情景中去,另外,當有適當的實際條件時,還可以進行適當的情景拓展,從而擴大學生的視野范圍,活躍思維。
在初中數學內容“軸對稱”的教學中,首先,教師需要在課堂上將軸對稱的概念解釋清楚,讓學生充分了解清楚軸對稱的概念,然后再讓學生自己思考生活中有哪些軸對稱圖形,并且將這些幾何圖形與生活中的東西相結合來記憶,讓學生通過經常用到的,已經在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東西來記憶軸對稱圖形。如果學生能夠思考到的圖形有限,教師又不能找到實際的東西來展示給學生看,就可以將圖形制作成多媒體,在課堂上以多媒體的形式給學生講解軸對稱圖形。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身邊觸手可及的東西也是軸對稱圖形,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多觀察周圍的東西,從中發現軸對稱圖形,既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又能鍛煉他們對周圍的觀察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己在作業本上畫軸對稱圖形,然后讓學生之間互相批改,找出對稱軸,這樣既讓學生加強對軸對稱圖形的記憶,又能更進一步了解對稱軸的概念。由于軸對稱圖形的特殊性,教師還可以在課前做好準備,將軸對稱圖形畫在紙上,然后再將紙剪下來,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將圖形對折,也有助于學習軸對稱。
三、延伸課外,落實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
課后作業不管是在哪門科目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對于初中數學的學習,一方面,數學是一門以實踐為基礎的科目,這種科目不但需要掌握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和內容,還需要將這些知應用到實際問題中去,如果不能在實際中利用書本知識,那么學習數學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義。而能在實際問題中靈活應用理論知識,必須要非常熟練地掌握理論知識,這就要求學生有大量的練習,在課后作業中不斷總結經驗,找到最合適的解題思維和解題方法,從而在面對問題時能沉著冷靜地解決問題。但是這些用來練習的題目需要經過教師的挑選,將不同題型進行總結整理,從而在不給學生增加過大學習壓力的同時,還能充分復習理論知識,同時鍛煉快速解題能力。另外,還能通過這種方式來增強學生的舉一反三能力,防止學生進入死記硬背的誤區。
例如,在圖表內容的學習時,教師在布置課后練習作業時,將不同的圖表題目進行分類處理,然后找出其中內容最全面,涉及知識范圍最廣的題目,再讓學生自己復習。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己搜集圖表中的數據,通過了解題目的內容和目的,分析問題,從而找到最合適的數據。最后,在實踐活動中一個合適的主題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師還應該在進行實踐活動前確定活動的主題,根據主題的不同來開展實踐活動。
使數學教學生活化是我國當前階段課程改革的一個主要方向,對于初中學生而言,很多數學知識復雜而難以理解,如果僅僅是通過看書和寫題可能很難理解,而將生活中的實際案例與課本內容相結合,則能讓學生融入其中,從而更加簡單方便地理解知識。使初中數學教學生活化不僅是教師的任務,教育部門也應該增加投入,在教學方面做出適當改變,并且為教師的改革提供保障。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