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明
摘 要:語文是小學學習入門的基礎學科,對于小學生來說,在進入小學后,就要受到一定的制度約束,不能再像幼兒園那樣,自由散漫。教學則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個問題,它使學生在有約束的條件下,根據教師的引導,去學習課本上的知識,并在課堂中,教師還會額外穿插一些知識,由此可見,課堂教學在語文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
語文課堂濃縮了教師的智慧與汗水,濃縮了學生語文學習的重點知識,在語文課堂上,如何運用好這短短的40分鐘時間,如何正確引導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學到更多的知識,或是如何培養學生學習的好習慣呢?這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不僅僅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更要求學生通過語文課堂,學會學習,這才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在本篇文章中,從多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性格特征;激發學生對于語文課上的積極性、創造豐富多彩的語文教學課堂;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做好師生相互配合的工作這三個方面重點進行論述。
一、多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性格特征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也沒有兩種完全相同的思想,因此,在教學環節以及教學內容設置的時候,要多關注學生的感受,尤其是學生性格特征和興趣愛好,如果在課堂教學中有學生喜歡的風格,學生上課時注意力肯定更集中,也會更加對語文教學產生興趣。因此,教師要充分將學生的性格融入課堂教育中去,只有這樣,才能設置出學生喜歡的課堂。
例如,在語文課上,有的學生喜歡合作學習,那么教師則在語文課上可以進行分角色朗讀,讓學生通過合作朗讀,去體驗學習的樂趣。有的學生性格比較活潑,比較淘氣,在上課的時候容易搞小動作,而且注意力容易被分散,對于好動的這類學生,教師則要抓住他們的這種“動”,并且正確引導這種“動”,合理利用這種“動”,讓學生在符合自己興趣愛好的情況下,來達到對知識的一個積累,并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二、創造豐富多彩的語文教學課堂,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內容的好壞也是學生評斷教學課堂是否值得聽的一個標準,為了提升學生對于課堂教學的興趣,建議在語文課堂設置的時候,多引入一些課外的知識,或是加入一些小活動,又或者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喜歡的課堂提出建議,讓教師來進行設置。同時也要注意兩個方面的內容,首先,課堂內容在求豐富多樣的同時,不能忽略課堂教學的核心;再者,在設置課堂教學內容時,又要去突出重點,保證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安全問題,不能因為講究豐富,設置一些小活動,而使得學生受到傷害。
例如,在語文課堂中,教師可以適當引入一些擊鼓傳花或是成語接龍的活動,讓一個學生出一個成語,讓其他學生根據這個學生出的成語接下去,通過成語接龍的活動,一方面使學生對于成語掌握的越來越多,越來越熟練,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鍛煉了學生的反應度,對于學生腦力的開發也是一個很好的措施。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堂內容,充分激發學生對于語文課堂的興趣,一定程度上對于課堂質量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三、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做好師生相互配合的工作
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但是,在現在教學中,教師覺得小學生可能基礎知識掌握不多,或是沒有能力去自發主動的學習,因而使學生這個角色弱化。教師的這種想法是偏執的,教師只是一個引路人,具體學習怎么樣,還要靠學生自己,因此,教師要給予學生一定的權力,教師可以在這個過程中指導、幫助。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搞好師生之間的關系,教師提出的問題,或是需要學生參與到的活動等,學生要積極配合教師,共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例如,現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思考一下回答,這時候學生就要積極配合教師,對于不會的問題要相互討論或是查閱一些資料,總之,要對教師的問題給出一定的回應,不能一直等著教師給出最后的答案。此外,教師還不能站在課堂上一味地講,學生一味地聽,要時不時地和學生互動,在學生能力允許的范圍內,可以嘗試讓學生自己去設置課堂教學內容,自己上講臺,嘗試教師以前一直重復的工作,這樣有利于學生理解教師的辛苦,有利于學生在以后的課堂中,積極回應教師。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是一件光榮卻又艱巨的任務,將這些孩子從一個孩童,教化成一個有責任心、積極樂觀的少年,是教師的驕傲,但是,通過教學活動,讓這些孩子獲取豐富的語文知識,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又是一件很難的事。為了提高小學生語文課堂的有效性,教師要積極了解學生的性格愛好,設置出他們喜歡的課堂,引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再者,教師可以利用豐富的知識和有趣的教學環節,來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最后,教師要分清教學的重點,要以學生為重點,合理評估學生,及時給予幫助。
參考文獻:
[1]曾靜.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教育學文摘,2017(12).
[2]武羊.基于快樂教育理念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22).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