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連香
摘 要:班主任管理工作在實施素質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們所實施的管理對策直接反映著小學學校的育人理念與辦學方式,是落實教育部實施新課改活動的直接負責人。同時,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內容與方式也影響著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所以小學班主任必須做到以生為本。從以換位思考贏取學生信任、以一視同仁兼顧學生需求、以心理輔導保護學生心靈三個角度分析新課改下小學班主任實施生本管理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生本教育;管理對策
許多人在回顧自己一生的成長經歷中,腦海中會回想起一個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人,而這些人中或多或少都會提到自己的受教經歷,分享自己接受班主任管理的相關經驗。實踐證明,如果班主任真正贏得了學生信任,成為學生人生路上的指路明燈,那么這個學生實現人生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所以,我們每一個班主任都應該成為對學生終身發展有益的人民教師,全面優化學生的身心健康與綜合素質,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強有力的教師支撐。
一、以換位思考贏取學生信任
大多數班主任在管理學生的時候會強硬要求小學生接受自己的管理觀點與人生經驗,但正如人們所說,人生的路要自己走,大多數小學生都不能真正理解班主任分享的人生經驗,導致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低下。針對這個現象,小學班主任應該嘗試換位思考,以小學生的人生經歷與視野角度去看待班級問題,由此確定管理方針,讓小學生知道班主任能夠真正理解他們的內心訴求,進而使學生心悅誠服地接受班主任所提出的管理建議。
小學是小學生學習學科知識與做人道理的關鍵時期,需要小學生樹立良好的行為意識與習慣,自覺遵守小學生的行為準則。但是,小學生的自我管理與約束能力較差,也不理解為什么要遵守這些規章制度。于是,我便逐條為學生講解小學生行為守則的具體意義,希望他們可以理解學校教育的內在含義。就如,我校要求小學生在重大活動期間穿校服、佩戴紅領巾,但是有的學生卻認為校服不好看,不愿意遵守這條行為準則。為了了解小學生內心真實的想法,我嘗試換位思考,認為小學生不喜歡穿校服、佩戴紅領巾的根本原因是他們的集體意識比較薄弱,不理解校服、紅領巾背后所蘊含的愛學習、愛生活、愛國家等深厚意義。于是,我便為小學生講述了學校對他們寄予的深厚期望,讓他們明白校服、紅領巾的人文價值。
二、以一視同仁兼顧學生需求
現在有一些學校會根據學生的學科成績評價班主任的教學管理能力,導致部分班主任會根據學生成績將學生分等級,使得小學生遭受了不平等管理。然而,素質教育已經提出學生成績并不能代表一切,學生的人性需求才是班主任實施班級管理的基本依據,指出班主任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以一視同仁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小學生。
每個班級都有優等生、中等生、后進生,但是我從來不將學生成績看成是自己實施班級管理的標準,而是會認真聆聽每一個小學生的心理訴求,關心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比如,我們班有一個學生被大家認為是“混日子”的學生,連學生家長也放棄了讓學生成才。但是,通過觀察,我發現這個學生的運動能力很好,而且他也十分喜歡體育運動。于是,我便與這個學生溝通,希望他可以成為體育特長生,為自己謀求另外一條出路。然后,我每天與體育教師一同訓練這個學生的運動能力,希望可以幫助這個學生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實踐證明,每個學生都是會放光的金子,這個學生也在我的幫助與鼓勵下轉變了自己的學習行為,成為有希望、有夢想的好學生。
三、以心理輔導保護學生心靈
人生之路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小學生在成長中會遇到許多困難與挫折,在繁重的壓力影響下產生一些心理問題,甚至會因為其他人的評價與偏見產生一些自我懷疑或過度驕傲等不良心理。對此,小學班主任應該及時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學生的負面成長心理,保護好學生的心靈健康,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始終以積極向上、樂觀好學的態度生活,認真度過每一天。
通過觀察,我發現我們班的學生普遍都存在遇到問題會無意識地逃避或者交給家長解決的不良行為習慣問題,也有一部分學生由于學習成績沒有達到自己預期要求而產生焦躁不安與自我放棄的想法。為了提升小學生的抗挫折能力,我會著重對學生滲透失敗教育,為學生講述偉大的科學家失敗的發明經歷,希望學生不要因為一時失敗放棄自我。在學生休息時間,我還會組織學生參與攀巖、爬山等對訓練學生毅力有幫助的活動,讓學生在失敗中爬起來,逐步突破自我。不僅如此,我還會充分利用學校的心理咨詢室幫助學生發泄自己的不良情緒,保證學生的心理健康。
總而言之,只要我們把小學生當成是自己的孩子,以無盡的耐心與關愛呵護學生,那么學生必將會以自信、健康、幸福的成長回饋我們,所以我們每一個班主任都要做到愛生如子、認真對待每一個學生,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邵桂芳.小學班主任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研討[J].黑龍江科學,2018,9(21):132-133.
[2]宋立華.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中的常見問題及應對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32):41-42.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