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肖仿
摘 要:數學學科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小學生因為年齡較小,認知能力較差,在學習小學數學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困難,從而影響到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新課改的趨勢下,筆者認為基于小學生的特點,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趣味性教學,能夠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小學生主動積極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從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趣味性教學;策略
趣味性教學是適應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也是新時代對課堂教學策略應用的具體要求,尤其是數學學科的抽象性特點導致小學生在學科學習中遇到很多困難,因此為了避免學生學習興趣的降低,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應用趣味性教學方法是提升學科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趣味性教學方法的途徑,供同行參考。
1、趣味性教學
所謂趣味性教學,就是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上進行改善,要繼承傳統教學上的有些優勢,轉變教學理念,讓教學方法充滿趣味性,能夠通過教學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打造引人入勝的課堂氛圍,讓小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積極自主地開展學習。小學生第一次接觸數學,一開始對數學知識有了懵懂的印象,此時培養小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顯得尤為重要。趣味性教學方法的融入正好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利用趣味性教學手段設計豐富多彩教學活動,讓小學生對數學知識懵懂的印象逐步鮮明,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因此,加強趣味性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研究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2、小學數學的學習特點
在小學階段,學生學習一般都是迫于家長和老師,自己沒有很大的學習欲望,只是想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拿到不錯的分數,不讓家長和老師批評,甚至得到表揚和肯定,也有一定動機是為了班級爭光,為獲得獎勵。也有很少一部分同學則是對學習產生了一定的興趣,他們當然不會考慮出身社會以后學習的意義,受興趣的影響,可能有較好的學習成績,但是,幾乎不會有什么創新和突破,僅僅是比較完整和正確地完成了學習任務。除此之外,小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積累,就會逐漸發現自己所感興趣的科目;開始學生感興趣的僅僅可能是外在的活動形式和過程,后來也會產生對內在的本質和原因探究興趣。如果這種內在動力持續驅使下去,學生的數學能力與數學思維將會得到很好的發展。
3、趣味性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3.1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師與學生之間應該是平等關系,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更是開展小學數學趣味性教學的基礎。通常情況下,一個學科的教師受到學生的愛戴,那么這個教師所教授的學科一般會受到學生的喜愛,相對來說教學質量也會高一些,這就是所謂的“親其師,信其道”。因此,小學數學教師開展趣味性教學時,要重視營造和諧、尊重、民主的教學氛圍。教師不僅要在學習上關注學生,更要關心學生的生活,要善于用心地去接納每一個學生,這樣學生才能感受教師的關懷,從而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為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要善于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小學生的學習狀態,從而掌握小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展趣味性教學活動。
3.2應用情境結合的教學方法
第一,利用數學故事創設教學情境。現在的小學數學教材很多內容都涉及小學生身邊的故事,例如,在學習“加減法運算”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小紅吃蘋果的故事展開教學,將本課知識的重點融入故事當中。同時,教師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相互提問,一起解決問題。教師可以問學生:小紅的手里現在有幾個蘋果,學生快速回答之后,接著又問小紅吃了幾個蘋果,學生回答之后,馬上再問小紅手上還剩下幾個蘋果。以故事為鋪墊,以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第二,數學口訣創設教學情境。小學生對很多順口溜與童謠都很有興趣,而且還會有非常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師可以將一些教學內容編成順口溜,能夠提高學生的記憶力。例如,在學習完后加減法混合運算之后,學生基本上都有了按順序計算的思維,但是在實際的計算過程中還是會遇到一些問題,導致計算錯誤。教師可以針對這個問題編制一個順口溜“有加有減有乘除,先要乘除后加減”,通過這個順口溜加深學生對計算法則的印象,在具體的計算過程中,便能夠提高準確率。
3.3數學游戲的融合
數學學科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將枯燥的數學知識轉化成為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筆者認為可以將數學游戲與數學知識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數學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應用的廣泛性。目前,新課改之后的小學數學教材也開始重視小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而教師則需要帶領學生進入到這個空間開展游戲教學。
3.4趣味教學在課外作業中的拓展
筆者認為趣味性教學不僅僅只用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還應該將趣味性教學延伸到課外學習當中,在給小學生布置數學作業時也可以融入趣味性。小學生對普通的作業或許不感興趣,但是對一些富有趣味性的作業就特別積極。教師布置的作業富有趣味性,不僅能夠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的問題體驗,而且能夠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造能力,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應用的廣泛性。而日常生活中的數學思維特別重要,利用趣味性作業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就顯得更加具有意義。例如:在學習到與路程相關的知識時,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關于路程的熟悉場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計算一下從家里到學校的路程,然后再根據路程和到學校的時間計算到學校的平均速度,這樣不僅能夠提高數學作業的實用性,還能鞏固數學知識,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要堅持以新課改理念為指導思想,在課堂教學中融入趣味性教學方法,豐富課堂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小學生能夠積極自主地投入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來學習、探究,從而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學習知識、掌握知識、運用知識,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智娜.趣味性教學方法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2015(10):102.
[2]魯曉露.基于趣味教學模式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24(S2):44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