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婉倩
摘 要:本文通過對傳統文化進行詳細闡述,對將傳統文化對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重要作用進行深入分析,探討科學的傳統文化滲透策略,充分發揮傳統文化價值,推動閱讀教學效果的提升。
關鍵詞:傳統文化;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滲透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對培養學生語言能力和文學素養起到積極作用,而傳統文化作為悠久歷史文明的傳承,對學生的成長具有有效的推動作用,傳統文化對語文閱讀活動的科學滲透能夠有效推動語文教學效果的提升,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高效培養。
1 傳統文化概述
傳統文化是在我國悠久歷史進程中形成的對社會發展思想和文明的科學總結和直觀呈現,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內涵和精神力量,對傳統文化的弘揚和傳承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關鍵內容,對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1]
2 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的滲透意義
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文學價值和情感力量,其在小學語文閱讀活動中的高效滲透對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具有積極作用,學生能夠通過對傳統文化內容的學習和理解,實現自身知識面的拓寬,并能夠通過對其中蘊含著的思想內涵的領悟,推動學生思想水平和道德素養的提升,為學生全面發展起到有效的推動作用。[2]
3 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的滲透策略
3.1優化閱讀課堂導入
傳統文化具有較高的文化和思想價值,對學生具有較強的吸引力。隨著社會各界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傳統文化得到廣泛的弘揚,其在閱讀課堂中的科學滲透能夠營造積極的課堂氛圍,有效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實現閱讀教學效果的提升。而小學生正處在學習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教師要結合實際教學內容,合理選取傳統文化內容,對閱讀活動進行科學的導入,對其中的思想內涵進行直觀的呈現,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形成對閱讀活動的高效參與,并對導入環節中的傳統文化內容進行主動探索,提升主動意識,推動其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起到積極作用。在課堂導入環節創建科學的教學情境,將傳統文化作為情境的主要元素,利用多媒體設備,以視頻、圖片等形式將與閱讀活動相關的文化內容進行直觀的呈現,提升學生對情境的探索熱情,為閱讀活動的開展提供有效的基礎條件,推動課堂閱讀效果的提升。[3]例如在《草船借箭》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相關視頻、動畫的播放,對文章的歷史背景、《三國演義》的歷史價值等內容進行直觀的呈現,使學生能夠對文章的思想形成有效的理解,為閱讀活動提供有效的基礎。
3.2對閱讀內容進行有效的拓展
閱讀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和知識積累水平的提升具有積極作用,學生通過高效的閱讀過程能夠獲得知識的有效積累和情感的培養,對學生成長起到積極作用。在閱讀活動中要結合閱讀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傳統文化內容進行科學的融入,使學生能夠對傳統文化的內容和思想進行有效的理解和掌握,實現知識積累水平的提升。教師在閱讀活動的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在思維能力和知識水平上存在的差異,對傳統文化內容進行科學的提取,形成對課堂閱讀教學的有效支持。例如節日活動是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而學生對相關的節日習俗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教師通過對傳統節日進行科學的呈現,有效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對傳統節日中蘊含的思想進行深刻的理解,并能夠有效運用在生活實踐中,對其閱讀能力的提升起到積極作用。例如在《傳統節日》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對課文中的傳統節日習俗進行有效的拓展,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生活經驗進行積極的討論,對傳統節日活動和其中蘊含的思想進行有效的延伸,使學生能夠對文章內容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有利于閱讀活動的高效開展。
3.3豐富閱讀教學活動
當前大多數閱讀活動的開展形式較為傳統,通常只是由教師對課文內容進行講解,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相應的跟讀,并不能有效推動閱讀能力的提升。而傳統文化內容較為豐富,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將傳統文化進行科學的融入,對閱讀活動進行科學設計,提升閱讀教學趣味性,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參與效果,推動閱讀教學效果的提升。教師要充分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對當地的傳統文化進行科學融入,積極開展相關的民俗實踐活動,在活動過程中進行相關閱讀活動的開展,實現閱讀能力的有效培養。
4 結語
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活動的高效開展對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具有關鍵作用,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傳統文化進行科學的融入,豐富閱讀內容,對學生的思維進行有效的激發,推動閱讀教學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吳浩頂. 傳統文化教育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的滲透[J]. 語文課內外, 2019(4):103-103.
[2]劉龍鳳, 徐麗麗. 簡析傳統文化教育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的滲透策略[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19(4):44-44.
[3]孟艷紅. 試析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有效策略[J]. 兒童大世界:教學研究, 2019(1):13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