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清波
摘 要: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改革,素質教育越發深入人心,教育部門對初中美術教師教學方式和理念提出了更高的改革要求。即在校初中美術教師應該進行多方面、多樣化的美術教學以便于在日常的教授學習中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掌握繪畫的要求同時,還要著重提升他們對審美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基本美術素養知識。
關鍵詞:初中美術; 美術教學 ;審美能力
1 審美能力培養對學生來說到底有何意義和作用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我國教育制度以及叫理念也正從正處在由以前應試教育不斷向素質教育發展,素質教育也逐漸的被人們所熟知并且得到認可。美術教育也就成為了學生素質發展必不可少的學習項目。通過學生對事物審美判斷的提高,不僅可以讓他們能夠地發現身邊更多的美好事物,還可以加強他們對于事物中美的理解和感悟,同時他們也能用自己學到的知識更好地改變社會,給社會帶來美的感受。
2 如何在教學中普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當前初中教師教授的繪畫教學內容比較單一,對學生基本都是放養狀態。甚至有的學校并沒有開設此項科目。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這就要求初中美術教師必須選擇恰當的事物,理念內容對學生進行教育,從而可以面對不同層次的同學進行適當的美術學習,進而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說明。
2.1在學習繪畫技能中著重培養學生
初中美術老師教學的美術課是指教師不僅教授學生繪畫方面的知識,并且要求學生要有自己的創作性,不必一板一眼的照樣臨摹。可以要求學生定期進行創作繪畫,磨煉和培養學生的繪畫技巧, 高強度的繪畫訓練可以提高學生對于美的創造力和對美的審判能力。初中美術教師在教授繪畫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思考美的意義,教師可以采用頭腦風暴的方法,培養學生對人與事,對物及其的觀察和思考,從而可以鍛煉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學習方法。
初中美術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不定期進行寫生,讓學生去自然中感受美的存在,“所有的靈感均可來自自然”,同學們可以從多角度去描繪自己眼中的世界自然,他們可以自主選擇認為最完美的景物,最合適的角度對自己覺得美的事物進行繪畫創作。如此可以培養其創作能力,動手能力以及審美能力。
2.2激發學生對于學習繪畫的興趣
人是可以創造無限的生物,而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則是原動力,老師要學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繪畫的學習興趣愈濃,那么他對美的審判能力也越加的不同,更能創造意想不到的驚喜。因此,教師在課前所選擇的作品不僅要滿足學生的年齡的欣賞要求,并且還要能引起學生不斷想要去進行探索興趣。教師可以通過獨特的教學手段向學生展示“美”,列如讓學生去觀看電影、電視、范畫、參觀藝術館。
2.3美術欣賞需要大量作品的堆積
教師可以讓學生從一開始接觸大量的美術作品,作品質量可以從低到高展示。以此來豐富學生的繪畫貯存。初中的美術欣賞可以做到不同方面的欣賞,因為初中生正處于一種“美”的年紀,同時也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創作繪畫、工藝,讓同學們自己進行隨堂欣賞。
2.4作品鑒賞需要學生獨立思考
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準備多份不同的作品,要留給學生感悟藝術作品的機會和時間,讓學生自己學會獨立思考美存在的意義,自己發現。
2.5作品創作來源于生活
大部分的美術作家會在大自然中尋找靈感,體現了“生活是一個無限的大舞臺”這句話。畫家可以在舞臺上盡情的展現自己。而且大多數的藝術作品都是集中體現了了藝術家的思想和作者本身對藝術的熱愛之情,結合了作者所處的時代及作者對美的體會,然后利用不同色彩和自己對美的感悟表現出來,進而創作出一幅充滿美的作品。
2.6作品鑒賞需站在作者角度感受
教師在教導學生欣賞作家作品時,要求學生不僅能要從視覺感官上對作品進行賞析和評價,而且學生也要學會感同身受,要讓自己融入到當時的情景,體會作者當時的心情感受。讓學生能夠全方位,多層次對作品進行鑒賞,以此借助來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全面的審美觀念。
2.7教師需了解初中生的審美觀點
教師要激發學生對繪畫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接受繪畫的專業知識和他們必須要掌握的學習方法。老師還要了解初中生這個年齡段到底具有怎樣的審美觀點,知己知彼才能地激發學生對學習繪畫的興趣,調動學生審美的積極性。
3 結語
初中美術的教學對于新時代的學生發展而言具有深遠的意義,不僅滿足了社會對學生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的要求,而且增強學生對美的認識以及創造力。為了不斷提高學生審美能力,讓學生在美術學習中,陶冶自身的情操。美術教師加大對學生美的知識以及審美判斷力的培養,使學生可以感知美,辨別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在美的教學中真的體會美的存在。
參考文獻
[1]丁小成.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6(10).
[2]屠明浩淺析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教師通訊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