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秋風
[摘要] 在目前現狀下,藥品安全以及食品安全正在日益受到更多關注,而與之有關的藥品與食品檢驗在逐步達到健全。與傳統的檢驗管理手段進行對比,可知建立于信息化手段之上的檢驗管理方式具備更優的實效性,并且還能顯著簡化整個的檢驗與管理流程。因此關于食品藥品領域如果要推進綜合性的檢驗管理,那么應當明晰信息化檢驗管理手段在目前的推行現狀,進而給出優化與健全食品藥品檢驗管理流程的具體發展方向。
[關鍵詞] 食品藥品檢驗管理信息化;現狀;發展方向
[中圖分類號] R15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5(b)-0176-02
依照現階段的有關法規,相關部門針對食品藥品有必要將其視作特殊產品,并且將其全面納入食品監管與藥品監管的范疇。有關部門針對信息化手段若要將其適用于檢驗以及管理食品藥品領域,那么應當遵照現行的管理與檢驗規定予以操作,此項舉措的宗旨與目標在于防控藥品或者食品威脅到民眾安全,對于民眾的日常飲食以及日常用藥安全著眼于全面保障[1]。因此可以得知,食品藥品領域的管理與檢驗都不能夠欠缺信息化手段作為支撐,運用信息化手段有助簡化藥品監管流程并且及時察覺藥品與食品的某些安全隱患。
1? 對于食品藥品檢驗與管理領域全面運用信息化手段的必要性
從根本上來講,食品藥品檢驗可以為各地目前開展信息化的藥品管理與食品管理提供必要保障[2]。作為檢驗與管理部門而言,應當能夠將信息化管理的新模式運用于食品藥品的綜合性管理,據此達到提升管理水準與增強管控力度的目標。與此同時,各地也應當配備與上述檢驗業務相適應的專門信息化系統,并且確保該系統能達到綜合性的管理功能與產品檢測功能。具體而言,關于當前推行的食品藥品日常檢驗與管理來講,全面引進管理信息化的舉措具有如下的必要性。
①提升了食藥管理與食藥檢測的效率。對于傳統的食藥檢測方式而言,作為檢測負責人員需要將食藥樣本運用特定手段予以處理,然后再去經過較為復雜的檢測流程,最終才會得出樣本成分的相關結論[3]。因此可見,運用人工檢測食藥樣本的方式很可能耗費較高比例的總成本,并且還表現為較低的檢測效率。與之相比而言,管理信息化支撐下的食藥檢測具有更優的檢測效率,從而能夠縮短檢測時間并且保證各個檢測流程的精確性。
②有助獲得更為精確的檢測結論。依照食藥管理信息化的基本宗旨,信息化系統能夠用于多層次以及動態化的食藥檢測操作,其中包含委托檢驗以及抽檢等相關環節。有關部門通過全面監督現有的食藥產品生產現狀,應當能給出精確性更高的食藥檢測相關結論[4]。信息化檢驗的整個操作流程都不需要手工計算某些檢驗數值,因而杜絕了檢測流程中出現的某些誤差。在此前提下,關于檢測信息應有的完整度與精確性也能給予更多的保證。
③節省檢測資源與管理成本。與人工檢驗食藥產品的傳統方式相比,運用信息化統計與信息化檢驗的措施更加有助獲得完整程度較高的食藥檢驗結論[5]。在目前看來,各地相關部門針對原有的食藥檢測標準正在著眼于逐步進行健全,該舉措在客觀上能夠達到降低成本與提升檢測效率的目的。與此同時,信息化手段還可用于縮短食藥樣品檢驗消耗的總時間,在簡化流程的前提下便于及時查找檢測結論的漏洞,從而達到現行的檢驗與管理標準。
因此可以得知,食品藥品管理與食藥檢驗領域都需要創建全新的管理模式,尤其需要適當引進管理信息化的流程與手段[6]。在管理信息化模式的全面監管下,食品藥品安全即可獲得更高層次的保障,并且徹底杜絕了食品藥品安全遇到的多種威脅。
2? 當前現存的信息化檢驗管理現狀
關于藥品與食品這兩類特殊產品都要將其置于綜合監管的視角下,通過施行科學檢驗的手段來獲取檢驗結論,據此給出監管食品藥品的對策。由此可見,食品藥品檢驗在現階段的藥品監管與食品監管領域中占據了顯著地位。因此作為檢驗人員本身來講,應當能夠將信息化手段靈活運用于目前的藥品檢測與食品檢驗中,從而確保獲得精確性較強的檢驗與檢測效果。然而截至目前,關于食品檢測以及藥品檢驗并未能真正將管理信息化的模式引入其中,因此仍然呈現如下的缺陷與弊端。
2.1? 欠缺均衡的管理信息化趨勢
從當前現狀來看,管理信息化手段已經可以被運用于很多地區,進而實現了信息化的藥品檢測與食品檢測監管。但是不應當忽視,各個地區整體上呈現突顯的信息化水準差異,因而當前仍有某些地區尚未真正將管理信息化作為常規性的食品藥品監管方式[7]。在此前提下,食品藥品的各項日常管理以及檢測手段都欠缺必要的信息化支撐,并且體現為顯著的區域性差異。為了在根源上實現改進,當前針對西部地區就要致力于強化扶持,從而協助西部地區逐漸達到更高層次的信息化藥品監管與食品監管水準。
2.2? 忽視投入必要的資金與資源
藥品檢測與食品檢測工作在客觀上都要配備相應的檢測設施或者檢測系統,而上述系統的全面建成需要依賴相應的資金支撐。但是從現狀來看,某些檢驗檢測部門并未能擁有充足資金用于購置上述的檢驗與檢測設施,以至于阻礙了正常進行藥品檢測或者食品成分檢驗。探究其中的根源,就在于檢驗檢測機構尚未運用多樣化的渠道來籌措資金,因此某些檢驗數據呈現較大的誤差性,并且妨礙了給出正確的藥品與食品管理方向。
2.3? 忽視引進新型人才作為保障與支撐
食品藥品管理以及專門檢驗措施都不能忽視最根本的人才支撐。作為檢測操作人員以及該領域的管理人員而言,上述人員自身應當擁有優良的專業素養,尤其是應當表現為較高層次的信息化素養[8]。然而截至目前,很多地區雖然設置了專門性的藥品檢驗以及食品檢測機構,但卻并沒能將更多信息化人才引進其中,并且忽視了針對機構內部現有專業檢測人員的日常培訓。在此情形下,當前開展的藥品檢驗、食品檢測以及日常管理工作并未能真正達到應有的專業化層次,而與之有關的信息化手段也沒能被靈活運用于檢驗管理中。
3? 探析未來發展方向
從當前現狀來看,關于食品藥品領域亟待推進規范化以及標準化的整改舉措。與此同時,針對現階段的食品藥品監管也亟待引進科學化手段作為其中的支撐。依照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思路,當前有關部門針對信息管理手段應當致力于綜合性的引進與推廣,并且確保管理信息化的模式能夠融入食品藥品的日常監管舉措。在此基礎上,關于創建管理信息化支撐下的食品與藥品檢驗模式應當注重如下的改進措施。
3.1? 健全管理信息化的相關機制
各地對于管理信息化手段若要將其真正適用于食品監管與藥品監管,那么需要從源頭入手來健全現有的各項基本制度。具體在引進管理信息化舉措的目前實踐中,核心措施就是要優化整個業務系統,確保該系統可以達到最優的系統運行狀況。與此同時,作為監管部門還需要擬定合理性與科學性更強的基本監管制度,以此來避免某些潛在的管理誤區或者管理漏洞。只有做到上述轉變,食品藥品檢測領域才能達到更為精確的檢測結論,對于良性化的業務系統運轉予以更多保證。
3.2? 培育專門性的新型管理人才
監管部門如果要著眼于創建管理信息化的全新檢驗管理模式,那么需要依賴于信息化人才作為相應的支撐。然而從現狀來看,很多地區當前仍然欠缺新型的信息化人才。由此可見,針對食品藥品檢驗領域就是要側重于人才培育,確保能夠施行綜合性的人才培訓。通過運用強化培訓的舉措,應當能保證達到更優的人才綜合素養,并且杜絕了食品檢驗或者藥品檢驗領域的信息誤差。同時,檢驗與監管部門針對上述的人才培育還需投入更多資金作為保障,進而為現階段的人才培訓提供必需的培訓設備與培訓條件支撐。
3.3? 各部門應當強化彼此協作
食品藥品監管不能夠欠缺多部門之間的協同與配合,在部門協同的基礎上才能提升藥品監管與食品監管的綜合效果。從當前現狀來看,管理信息化模式如果要適用于上述的監管領域,則同樣不能欠缺部門協同。對于信息化手段與藥品監管檢測領域的銜接與融合應當注重部門配合,確保將各部門矛盾消除于萌芽中,進而有效避免多種多樣的矛盾與爭議產生。
4? 結語
經過分析可見,作為檢驗與管理部門有必要將信息化手段全面滲透于目前的食品與藥品監管。各地通過推進綜合性的食品藥品管理檢驗,應當能夠顯著強化現階段的食品藥品綜合監管力度,并且確保及時察覺某些潛在的藥品與食品安全隱患。因此在未來實踐中,關于食品藥品這類的特殊產品仍需將其全面納入信息化監管的視角下,并且嘗試將信息化手段滲透于產品檢驗與管理的進程中。
[參考文獻]
[1]? 董麗芳.淺析細節管理在食品藥品檢驗實驗室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8,40(4):298-299.
[2]? 黃文鋒.食品藥品檢驗機構質量管理工作中信息化技術的應用[J].現代食品,2018(13):20-21,24.
[3]? 齊兵.新時代食品藥品檢驗檔案管理工作創新對策研究[J].辦公室業務,2018(5):98.
[4]? 滕偉.細節管理在食品藥品檢驗實驗室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探討[J].食品安全導刊,2018(3):60.
[5]? 滕偉.食品藥品檢驗機構實驗室科學管理的實踐思路探討[J].食品安全導刊,2017(36):46.
[6]? 羅中華,王麗,梁婷,等.甘肅省食品藥品檢驗檢測體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藥房,2017,28(34):4767-4771.
[7]? 王平.食品藥品檢驗管理信息化的現狀及發展方向[J].科技經濟市場,2017(5):173-174.
[8]? 張媛.淺談食品藥品檢驗管理信息化的現狀及發展方向[J].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16(4):11-13.
(收稿日期:2019-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