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
【摘 要】目的:探討品管圈活動在門診導醫服務中的應用價值。方法:自2018年6月起,本院門診12名導醫護士組成品管圈活動小組,在門診導醫服務中實施品管圈活動,實施前及實施3個月后對導醫護士的護理服務滿意度進行評價,并比較實施前后護士的服務水平。結果:品管圈活動實施前,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為80.0%,實施后為97.0%,實施后滿意度明顯比實施前高(P<0.05)。品管圈活動實施后護士的專業知識、溝通協調能力、護理及時性、解決問題能力得分均顯著高于實施前(P<0.05)。結論:在門診導醫服務中實施品管圈活動,有助提高護理服務滿意度及護士的服務水平,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門診;導醫;品管圈活動;服務水平
【中圖分類號】R197.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8-03--01
門診是醫院面向患者的重要窗口,是患者前來就診及治療的“前沿陣地”。在以往門診就診過程中,由于醫院科室多、分布廣、就診流程繁瑣、患者人數多、候診時間長等因素影響,嚴重影響患者的就診體檢[1]。在優化門診就診流程、改善患者就診體驗的努力和實踐中,門診導醫護士的服務質量顯得尤為重要[2]。本院近年在門診導醫服務中開展了品管圈活動,旨在提高門診服務質量及患者滿意度,本文對應用情況進行總結分析。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在本院參與門診導醫服務的護士,共入組12名,均為女性,年齡19-41歲,平均(30.5±4.2)歲,職稱:副主任護師1名,主管護師1名,護師2名,護士8名;學歷:本科1名,大專7名,中專4名。本活動實施前后無人員變動及請長假情況。
1.2 方法
(1)成立品管圈活動小組:遵循自愿原則進行自行組圈,本研究共12名護士參加品管圈活動;護士長對小組成員進行培訓,包括品管圈活動方法、流程、意義等,并任命1名資深護士為圈長,負責對品管圈活動進行協調組織,制定活動計劃等,護士長負責對活動質量進行監控及評價;(2)確定品管圈活動主題:召集全體圈員開展討論會,依據護理實踐情況提出活動圈主題,最后經投票表決確定品管圈活動主題,本次活動主題為“提高導醫服務滿意度”,制定活動計劃,明確活動步驟、流程、進度管控等;(3)現狀把握:進行問卷調查,實施前采用隨機抽樣方法對100例患者進行導醫服務滿意度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滿意度為80.0%,針對調查情況明確本次活動應重點改善的要點,主要為門診導醫服務水平、服務態度、專業知識、服務及時性等;(4)確定目標:通過對導醫服務現狀的把握,明確護理服務中存在的問題,主要為:①專業知識不足;②溝通技巧欠缺;③護理及時性不夠;設定護理服務滿意度目標為95%以上;(5)擬定對策:①針對專業知識不足的現狀,分析導醫護士主要對醫院科室、醫師及相關疾病掌握不全面,導致其服務的專業性及有效性較差;對此,采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制定全院、全科室系統平面圖,并附帶重要科室醫師情況,對于科室劃分比較模糊的疾病種類進行總結,明確疾病所屬科室;召集導醫護士對上述資料進行系統學習和掌握;并根據醫院的變動情況及時調整,及時補充和完善;②針對溝通技巧,組織護士討論溝通中存在的問題,通過理論學習、專業講座、培訓等形式提高溝通技巧和溝通能力;③針對護理及時性不夠的問題,主要原因在于就診高峰期護士人手不夠,因此,開展院內護士志愿者服務活動,倡議本院護士利用休息時間志愿參與門診導診服務,主要工作時間為上午9:00-11:00分,提供門診分診、導診、咨詢等服務,并協調醫院護理部,將志愿者的志愿活動作為其考核標準的加分項,以確保其服務積極性。
1.3 觀察指標
(1)護理滿意度:品管圈活動實施前及實施后3個月時,各隨機抽取100例門診就診患者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評估活動實施前后的護理滿意度情況,調查問卷分為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3個等級,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2)服務水平:制定服務水平調查問卷,對本組護士品管圈實施前后的專業知識、溝通協調能力、護理及時性及解決問題能力進行評價[3],每項滿分20分,得分越高說明其服務水平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研究過程中評分資料用()表示,滿意度用%表示,分別采用t檢驗和卡方檢驗進行數據間的比較,P<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
2 結果
2.1 護理滿意度
品管圈活動實施前100例患者中滿意45例,基本滿意35例,不滿意20例,滿意度為80.0%,實施后的100例患者中滿意51例,基本滿意46例,不滿意3例,滿意度為97.0%,實施后的滿意度明顯比實施前高(x2=14.20;P=0.000)。
2.2 服務水平
品管圈活動實施后,護士的專業知識、溝通協調能力、護理及時性、解決問題能力得分均顯著高于實施前,比較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品管圈活動是一種新型質量管理模式,是將相同工作場所的人員組織在一起,運用品質管理的方法鼓勵全體圈員盡職盡責、全員合作、主動參與、集思廣益,從而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最終達到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質量的目的[4]。近年來,品管圈活動在護理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多見,大量實踐經驗證實,其是提高護理管理質量及護理工作質量的有效護理模式[5]。
本院為提高門診導醫服務水平而開展品管圈活動,結果顯示,活動實施后門診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實施前,且護士的專業知識水平、溝通協調能力、護理及時性、解決問題能力等均獲得顯著提升,證實品管圈活動在門診導醫服務中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在品管圈活動實施過程中,護理人員通過討論確定活動主題,并明確本院門診導醫服務現狀及服務中存在的缺陷和問題,從而制定有針對性的改進對策,從加強護士專業知識、提高護士溝通技巧、解決就診高峰時護士人手不夠等一系列問題,并通過專業培訓及護士的持續性學習,不斷提高其解決問題能力,全面提高護士的綜合素質,為提高導醫服務水平、完成活動目標奠定了基礎。研究中發現,品管圈活動的實施有效激發了護士的工作積極性,并激發護士不斷自我學習和成長,并將其應用于服務工作中,從而為患者提供更為及時、全面、高質量的導醫服務。
綜上所述,在門診導醫服務中實施品管圈活動,有助提高護理服務滿意度及護士的服務水平,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楊曉婷,邢煜,胡璇,等.門診導醫護理服務對就醫患者滿意度的影響分析[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6):221-222.
陳琰,馬勇波,張潔.運用PDCA強化門診導醫管理提高患者就診滿意度[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7,28(01):43-44,55.
裴文靖.優質護理服務在門診提高門診導醫護理質量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2017,27(2):191.
馮婉,端靜.品管圈活動提高患者對門診導醫服務滿意率的實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2018,6(14):164-165.
李玉琴.優質護理在提升門診導醫護理質量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26):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