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雨菲
摘 ?要 ?全媒體時代,時尚媒體需求側發生變化,文章以《時尚芭莎》為例,探求轉型中時尚媒體在內容生產和傳播方式方面的優化策略。《時尚芭莎》應堅定維護高層次品牌社群,提高新媒體內容質量,發展“電子刊”、芭莎in App以適應受眾的接受情景、接受心理的變化,滿足新時代移動化、碎片化、交互化、參與化的需求;增強時尚媒體與明星的親密度和合作范圍,在流量時代獲得雙贏;同時布局垂直電商,開發高質量的消費終端產品,全面覆蓋時尚產業鏈,打造中國時尚媒體代表性品牌。
關鍵詞 ?時尚媒體;全媒體;需求側;發展策略;電子刊
中圖分類號 ?G2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9)11-0097-02
1 ?全媒體時代《時尚芭莎》的新形態
《時尚芭莎》是時尚傳媒集團的標志性刊物,是一本服務于中國精英女性階層的時尚雜志,主要涉及時裝、美容、明星、娛樂、藝術、健康等內容,紙質雜志為半月刊。新媒體時代下,《時尚芭莎》堅持“全媒體路線”,兼顧線上、平面與線下,在紙質雜志之外,先后創辦YOKA時尚網、芭莎in App,制作《芭姐挑戰你》視頻節目,實現自媒體平臺全面運營(微信、微博、直播、小紅書等),并將線下活動“芭莎明星慈善夜”“芭莎美妝大獎”等建立為旗艦品牌,形成中國時尚第一大媒體矩陣。
2 ?《時尚芭莎》需求側分析
需求包含兩方面:一是消費者的實際需要;二是消費者愿意支付并有支付能力,涉及因素有價格成本、時間成本、使用成本等。時尚產品并非生活的剛需,按照消費資料的劃分屬于“享受資料”,是額外的需求。因此對于《時尚芭莎》等時尚媒體而言,消費意愿和消費能力是決定性的因素。
2.1 ?傳統的需求側定位
《時尚芭莎》原始的受眾定位是25歲以上高收入、高品位、追求潮流時尚的女性。這類女性有著較強的消費能力和購買欲望,對于時裝、美容的需求高。她們對于《時尚芭莎》的“消費意愿”來自于兩個方面:一是需要其發布最新潮流資訊、提供專業購物指導的功能,以幫助提升個人的時尚品味;二是需要《時尚芭莎》的“品牌價值”。《時尚芭莎》在中國時尚媒體中已經確立了高地位、高定位和極強的影響力,形成品牌社群,同一品牌社群成員對該品牌、同品牌社群成員擁有認同感、信任感,加入這個社群是對彼此身份的認同。《時尚芭莎》的品牌社群和這類女性的社交圈高度重合,因此對于《時尚芭莎》的需求也來自于維系和拓展社交圈的需求。
2.2 ?流量時代的需求側變化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8年8月20日發布的第四十二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8年6月,10~29歲群體占總體網民的46.1%。作為與消費、明星、廣告密切相關的時尚媒體,受互聯網影響巨大,網民的年輕化趨勢深刻影響《時尚芭莎》需求側,加之國內消費水平升高、購買力增強,其受眾年齡提前到18歲甚至更早。這些年輕的受眾需要的不是消費方面的指導,而是明星、娛樂類內容。
粉絲經濟、數字互娛的需求下,《時尚芭莎》轉型走“流量為王、全媒體路線”,有流量才能有盈利,流量就是效益。新受眾是“愛屋及烏”型,因為支持某位明星而支持刊登其照片的刊物。媒體與明星的感情越親密,他們就越支持該媒體,同時希望通過支持該媒體,使其偶像得到媒體的優待:媒體給予明星更多的時尚資源(如雜志拍攝機會、介紹品牌合作等),并為受眾創造更多與明星互動的機會。
3 ?《時尚芭莎》發展策略
3.1 ?內容生產優化策略
1)維護品牌社群,提高內容品質。不論在紙媒還是新媒體,《時尚芭莎》的內容定位一直很明確:只講時尚相關,不談其他——情感、生活、職場上的問題,從來不是《時尚芭莎》的內容。前《時尚芭莎》主編蘇芒給出的受眾定位是職場的勝出者、兩性關系的資深人士、對綜合性雜志需要低的女性,這使《時尚芭莎》與《時尚COSMOPOLITAN》等偏年輕化的雜志區分開來,全媒體時代要堅定維護其有區分度的高層次品牌社群。相比較而言,其微信、App的內容質量低于紙質刊物。客觀上新媒體內容制作周期短,但是為保持品牌調性,必須以嚴謹、專業的標準要求新媒體稿件質量,才能穩固《時尚芭莎》在行業內的口碑和地位。
2)多樣化、深度的明星內容,擴大明星合作范圍。粉絲經濟的威力不可小覷,如今的時尚媒體,與其說是賣雜志不如說是“賣流量”。《時尚芭莎》近年來的雜志封面人物大多是當紅明星,媒體無需擔心雜志銷量和話題熱度。現階段時尚媒體應開發多樣化的明星內容,明星和媒體綁定增加知名度,實現雙贏。應適當擴大明星合作范圍,不同的明星帶來不同的粉絲群體,新合作會為媒體帶來新受眾。明星內容并不一定都是膚淺浮躁的,《時尚芭莎》在大片拍攝方面水準高,短板在于文字內容的質量。應招募更多寫作水平和時尚敏感度高的記者,深度挖掘人物,讓時尚媒體更有深度和溫度。
3.2 ?《時尚芭莎》傳播方式優化策略
隨著生活節奏加快、智能手機普及,受眾的接受情景、接受心理發生變化,具體來說有移動化、碎片化、交互化、參與化的特征,線上傳播成為主力。分析《時尚芭莎》現有的主要線上平臺,微博主要用于傳遞資訊,微信發布原創性時尚內容,兩個平臺分別能滿足以上特征中的幾個,卻都不能完全涵蓋。而《時尚芭莎》官方App芭莎in卻是一片潛力巨大的沃土,加以優化就可能同時滿足上述特征,成為未來《時尚芭莎》發展轉型的重要路徑。
1)迎合移動、碎片特征,成為高品質“電子刊物”。掌上閱讀是現在廣受歡迎的閱讀形式,在便攜性上遠遠超過舊有的厚重紙質版雜志,既能夠滿足移動化、多時態多場景化訴求,提供隨時隨地、隨心所欲、線性和非線性的閱讀內容,又能滿足碎片化需求,受眾可以根據個人偏好選擇內容閱讀的時間、方式。
芭莎in最重要的創新在于充分利用App平臺開發中國首例時尚電子刊,成為和紙質刊物并行的另一生產線,團隊獨立完成明星大片拍攝、視頻及文字采訪、交互刊物制作等整個流程。電子刊以6元一本的價格進行售賣,購買后可以在App隨時回看。除了滿足用戶保存高清時尚大片的需求,電子刊還有更豐富的互動形式,如模擬與明星對話、進行問答測試等其他平臺無法完成的環節,更好地滿足了“粉絲經濟”的需求。同時也能更好滿足廣告商的需求,用戶點擊商品就可直接跳轉到購買地址,形成完整的時尚產業閉環。電子刊形式既能滿足當代消費者需求,又能保持《時尚芭莎》高水準定位,可能成為其未來科學、可靠的轉型方式。
2)增加用戶活動和粉絲活動,滿足互動和參與需求。芭莎in App不同于微博、微信等第三方提供平臺的線上途徑,它的內容、設計、技術、運營權利完全屬于《時尚芭莎》,這個前提為線上活動提供了更加穩固牢靠的開展平臺,消費者信任度高。利用平臺優勢開展福利活動,可擴大用戶群,提高用戶活躍度。App的“曬”板塊是一個UGC平臺,用戶可以深入參與到話題討論中,進行內容生產,滿足用戶分享和互動的需求。社區中有入駐明星,通過運營這一板塊可以拉近受眾和明星的心理距離,增加有這類需求的受眾對于《時尚芭莎》的好感。
3)布局垂直電商,更平民化的跨界合作,提高《時尚芭莎》影響力。隨著電商發展,時尚消費類媒體可以和商家進行緊密合作,將自己打造成一個便捷消費的渠道,方便消費者實現購物訴求。芭莎in設有“買”板塊,將商品放入芭莎in商城后,所有文章、活動內容都可以直接插入購買鏈接。隨著受眾群體的年輕化,芭莎in可以考慮與平民化品牌進行合作,推出獨家發售款或合作發售款產品,限定于App內購買,垂直的購買渠道、便捷的購物體驗和高品質的產品都能為《時尚芭莎》贏得更好的口碑,增強影響力。
《時尚芭莎》作為中國目前時尚媒體的龍頭品牌,應該成為新時期轉型的帶頭者,根據需求側的變化及時做出調整,促進自身發展的同時,帶動整個行業邁入新的發展階段。時尚媒體應當進一步對旗下平臺進行定位細化、用戶分層、精準投放,開發高質量的消費終端產品,將時尚產業鏈全面覆蓋。通過在內容生產和傳播手段上進行優化,提升品牌價值和影響力,促進我國時尚產業向國際化靠攏。
參考文獻
[1]閆濤濤,王靜楠,別業鵬.時尚類公眾號的傳播策略[J].新聞前哨,2018(5):17-19.
[2]袁小芳.國內女性時尚雜志品牌經營模式與發展策略探究 [J].新聞世界,2018(10):30-33.
[3]馬卉.我國時尚雜志的融合轉型探究[J].青年記者,2017(9):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