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葉薇 李巖
【摘 要】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的重要經濟要素和財務決策的基礎,對企業運行、市場競爭和政策環境的變化,具有較為敏感的反應能力。本文結合企業戰略管理目標,通過分析目前企業的經營背景,降本增效的總體思路和基本原則,以充分運用財務管理手段為切入點,闡述了財務管理如何發揮降本增效作用,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競爭運營環境,為企業創造價值,助力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財務管理;企業;降本增效;作用
一、背景和總體思路
遼寧移動公司當前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改革轉型也進入深水期,傳統粗放式經營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發展,需要盡快實現從機會獲利向能力獲利轉變,通過強化效益價值管理、推進價值經營提升企業低成本高效運營能力。
總體思路:財務管理要以公司加快戰略轉型、深化改革創新、堅持提質增效的戰略目標為指引,前瞻優化資源配置,踐行成本精細管理,切實將有限的資源配置到有利于提升核心競爭力和促進長期發展的領域。
二、基本原則
一是以集中化核心,對分散、有限的資源實施跨地域、跨領域的統一與整合管理,減少重復建設與浪費,提升資源使用效率,實現規模效益以降低運營成本;二是以標準化為基礎,通過統一的標準來規范產品、服務、流程和作業,最終實現資源的最優利用;三是要加強精細化管理,要以價值創造為導向,理順協同運作機制,實施項目管理,深入推進全面預算管理,建立資源全過程管控體系,實現資源配置價值的最大化;四是運用信息化手段,通過信息技術和信息系統,固化企業低成本高效運營的優化成果,確保企業運營的最佳效果;五是考核激勵的運用,充分運用降本增效結果,輔助KPI考核評價,構建各單位的經營評價體系,激勵各單位努力提升自身可持續健康發展能力。
三、財務如何充分發揮自身主要優勢,促進企業降本增效的主要內容
1.建立財務管控型管理體系:財務管控是企業管控體系較為重要的環節,直接決定著企業整體資源配置效率和風險管控水平,借鑒集團和兄弟省份先進的財務管理方法和經驗,加快價值型財務管理體系的建設步伐,應建立統一的資金管理體系、全面預算管理體系,與業務系統高度融合的財務信息化體系和以風險管理為導向的內部控制體系,而專業、嚴謹、高效的財務人才隊伍,更是實現五項基本原則的前提。財務管控型管理體系需是面向業務、創造價值為目標的財務管理模式,從預算編制、財務分析、預算執行、業績評價、決策支持等方面,增強與業務的融合與共享,深入業務前端,為業務經營提供服務與支持,以價值尺度衡量業務實施效果,可以有效推動符合戰略、提升價值的業務發展。
2.不斷提升全面預算管理水平:全面預算管理是保證企業整體戰略目標實現的基礎,亦是企業對戰略目標實施細化分解。當一個公司戰略制訂以后,接下來就是對戰略目標分解的具體戰術了。全面預算的實施就是戰術的制定,其貫穿于企業的全部業務,全面預算管理體現的是一個“全”,須是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參與,在“事前算贏”的思想指導下,將企業的管理理念融入全面預算管理中,與企業優化資源配置和降本增效措施相結合,以資源投入效益和效果為依據,實施資源動態獎懲機制,引導資源向高效業務傾斜。
3.精細資源管控,關注流量價值:探索以單個營銷案為核心,建立套餐的全生命周期監控與評估的管理體系;應用電子渠道等新興手段,降低采購成本;關注流量價值,加強流量經營的精細化管理,充分借鑒已有的國際運營商的經驗,既要考慮成本和利潤,也要應對競爭,不斷提升網絡質量和服務質量,細分客戶群體,做好精細流量經營。
4.加強對標分析,建立不同領域的標桿:利用標桿,建立多維度價值信息的基礎數據和決策支撐的應用模板,為公司資源優化配置和價值創造提供豐富的決策信息。探索開展省、市、縣三級對標管理,不斷降低壞賬率、行政管理費用等可控運營指標,逐步解決運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突破傳統財務視角,向運營層面拓展,評價范圍從傳統的財務維度向業務維度,最終深入到運營維度,例如分析時,除傳統凈現值法、投資收益率法、投資回收期等傳統財務指標外,探索營銷評估體系維度向業務層面(如分析業務滲透率的提升,產品實際回報率等指標)、公司運營層面縱深拓展(分析用戶流失率、忠誠度,競爭效果評價等指標),進一步提升評價結果的全面性,有力的支撐公司市場經營決策。
5.建立運營管理健康度評價體系:研究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動因及影響未來收益的短板,從行業地位、收入增長、盈利能力、市場運營、網絡質量、資源配置六大能力的提升,全方位、多層級對不同市場環境、發展階段的市分公司進行綜合、客觀、公正的評價。
6.提升資金集約化管理水平,降低財務成本:資金是企業的血液,要統籌管理資金,提高資金運營效率。資金管理應圍繞“安全、效益、價值”的總體思路,從資金收取、使用和存放三個重點環節入手,以資金計劃為關鍵抓手,構建健康高效的資金管理新體系,推動資金效益提升。1是優化存量資金,提升使用效益。對資金結構進行優化,調整定期存款到期期限,加大兩年期定期存款比例,最大限度提升資金使用效益;2是加強資金計劃管理。加大資金歸集力度,降低日均及月末資金沉淀,為省公司資金運作提供量化保證;3是探索資金的供應鏈融資,提升銀企效益聯動。降低供應鏈成本,提升產業鏈影響力。拓展公司盈利空間,推動收入增長;4是利用資金優勢,推動政企業務發展。與政企業務發展相結合,大力推廣我公司在金融機構的政企產品應用,互為客戶,建立有效的聯動機制。
7.提升財務管理人員隊伍五種能力,為企業創造價值:在全球經濟的市場環境下,財務人員的國際化視野,決定著企業的競爭力。財務管理人才隊伍須重點提升五種能力:1是提升決策支撐能力。充分發揮綜合利用信息、快速感知市場、投入產出策劃以及掌握資金保障等專業優勢,為企業決策提供系統的支持,提升決策科學性和有效性;2是提升價值創造能力。通過財務轉型,積極開展全面預算管理、經營分析、成本管控、稅收籌劃、風險管理、價值鏈管理等業務,提升企業價值;3是提升風險管控能力。財務風險是企業各類經營風險的集中反映,推動企業完善內控機制,不斷優化管理流程,提升風險識別和應對能力,加強業務前端的風險管理是財務管理的重要責任;4是提升統籌協同能力。建立與業務部門的配合協同機制,熟悉企業各類業務并能站在財務角度提出建議和措施,發揮財務管理優勢。5是提升協調服務溝通能力。財務管理須重點協調好與政府稅務等相關部門等利益相關者有效溝通,提升外部協調溝通能力。
四、降本增效最終要實現的目標
以一種整合戰略模式的方式,通過對企業資源的最優化配置,在不斷追求低成本運營的同時,努力追求和保持產品與服務的競爭性、高效率和高質量。以業財融合為牽引,完善“預算管理、對標分析、資源管控、考核評價”四項支撐手段,加強制度體系建設,全面提升低成本高效運營能力。成本不是越低越好,而是要提升使用效率效益;降本增效,不是盲目節約成本,而是壓縮無效、提高效率;也不能一味降低成本,而是調整結構、分配合理;更不能無序控制成本,而是協同目標、全面達成,提高資源效能。
五、小結
綜上所述,財務管理通過參與企業戰略的實施,運用全面預算管理、經營業績考核評價、資金成本管理等多項財務管理工具,與企業實際業務相結合,最終可為企業創造價值和在降本增效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