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婷婷
【摘 要】科技的進步對社會生活與社會管理的影響是巨大的,當今隨著大數據,云計算與區塊鏈等技術、概念的興起,其對共公管理模式具有變革意義。在大數據時代,社會公共管理也要與時俱進,管理模式也要不斷更新,為了適應新的需要而要積極做出改變。當下,中國地方政府也逐步意識到大數據時代其自身所要做出的改變,一方面政府要大力推進管理組織體系的建設,這種建設與組織體系一定是要基于大數據時代環境的。另一方面大數據時代對中國公共管理的影響也顯而易見,最為直接,也最為深刻。主要表現在:自由性,透明化,精細化,科學化趨勢。本文依據當下大數據時代變化的影響,具體分析了其公共管理的模式變革方式方法,基于創新基于大數據的社會公共管理模式與問題提出了部分意見建議。
【關鍵詞】社會公共管理;管理模式;創新
一、綜述
隨著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成熟,該技術對公共管理的影響越來越大,大數據依靠互聯網與計算機技術和數據分析技術為支撐,為社會公共管理提供助益。大數據時代下的社會公共管理其數據資源和信息資本是最為重要,也是最為有價值的。在當前的數據環境中,創新的公共管理模式應運而生。相關技術的進步提供了更有效和更快速的公共服務的機會,增強了應對輿論危機的能力,并滿足更多人的需求。逐步實現了管理自由性,精細化,科學化,自由性即實現公共利益的自由表達,透明化即促進社會公共管理的透明度,科學化即促進公共管理的科學決策。但與此同時,它也面臨著其他問題,如單一的實踐手段,缺乏開放數據,嚴格的數據等等。
二、大數據時代
與西方國家相比,中國自己的傳統治理體系形成較晚,實踐、應用發展較晚,制度尚不成熟。應注意的是,在大數據時代社會治理的要求不能與世界發展的趨勢背道而馳。促進公共管理的合法化和民主化是未來公共管理的重要方向。與此同時,在經濟改革時期,我國社會經歷了重大調整,各種矛盾層出不窮,加之時代變化,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給中國的公共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一方面要求我們不斷創新公共管理理論,其要推動實踐發展起到指導作用。我們不僅要認真分析和研究西方的理論框架,還要認識各種理論的優缺點,努力利用大數據時代的技術優勢,實現公共管理的跨越式發展。此外還應建立輿情收集分析平臺,建立社會公共管理數據分析人才隊伍,加強社會公共管理數據平臺建設。
三、我國大數據社會公共管理體系的建設和運行現狀
為了在大數據時代積極滿足社會公共管理的需要,中國地方政府在大數據時代大力推進公共管理組織體系的建設。例如,隨著大數據的發展,山東省青島市人民政府的實踐就是一很好的案例,在大數據時代,其青島市政府啟動了青島電子政務項目,這對公共管理的透明化,自由化的實現具有極大促進。同時青島市市政府信息資源管理辦公室的建立對公共管理模式的長久不段更新也具有積極意義。具體來講,其青島市市政府電子政務和信息資源管理辦公室權責分明,共同具體負責一:城市電子政務工作的政策,法規,標準和規劃。二:監督,落實和推動社會公共管理職能,形成創新的商業環境,雙風險服務體系提供支持。
四、大數據時代政府公共管理面臨的挑戰
公共管理在大數據時代必然需要做出相應的改變,舊守陳規,不做出改變將會使得在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時代社會、政府公共管理的落后,同時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得政府公共管理的諸多方面越來越不適合其發展需要,須及時作出相應改變。
(一)大數據技術專業人才匱乏
大數據技術要先推動公共管理,助推公共管理創新其自身技術要過硬,眾所周知,中國在世界上是一個人口大國,其數字技術的需求量極大,當前中國擁有超7億的互聯網與計算機用戶,其智能手機擁有群體更為巨大,網購現象是美國的3倍以上。因此,我國各部門,各群體等每天都產生著海量的數據,其電子信息溝通量也是空前的,政府公共管理部門也不例外,當前大數據時代下的公共管理一方面表現為不缺乏可以供收集和挖掘的數據信息,另一方面主要是缺乏收集和開發大數據信息的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員。
(二)資源浪費
在大數據時代,充分并高效的利用所得到的數據信息對公共管理的深度發展至關重要,當下我國政府部門對數據的利用率不高、無法高效、充分的將手中的數據轉變為現實的,可實施的管理理念與管理模式。同時,深度挖掘大數據的技術不夠,不知道怎樣利用和處理這些龐大的數據,一般政府部分只是分析數據的表層現象,對數據背后的成因探究較少,更不知曉在這龐大數據里面蘊含有多少價值的東西,造成大量資源的閑置和浪費。
五、共管理創新思維發展挑戰的措施
(一)積極借鑒國內外先進管理經驗
在推動公共管理創新思維發展方面,我們不應該有自卑心,而應積極加強對國內外先進管理理念和理論的研究,積極借鑒國內外的成功經驗。具體而言,在當前社會經濟建設和發展的形勢下,應積極結合實踐所帶來的成功經驗和國內外公共管理的積極探索成果,要注重加強政府部門與市場的有機協調,共同推進改革和發展公共管理。隨著公共管理模式的穩步運行,我們可以形成相應的公共管理服務優勢,確保新時期中國公共管理的創新和發展。
(二)對政府公共管理服務范式進行創新
積極探索滿足中國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管理服務模式,突破傳統管理服務的局限,努力引入新的管理服務理念,確保獲得各類管理服務的實現。同時,結合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引入數字化管理服務系統,提供在線服務,確保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中國公共管理服務工作逐步走向現代化和信息化,管理系統可以實現升級和創新發展的基本目標。
六、結論
雖然政府治理中的大數據研究起步較晚,但海量數據資源的不斷增加使我們有了更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在大數據時代,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時代,我們應抓住大數據時代帶來的巨大機遇,為政府公共管理的創新與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徐繼華,馮啟娜,陳貞汝.智慧政府:大數據治國時代的來臨 [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2]王樂夫,陳干全.政府公共管理 [M]. 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3]唐皇鳳 陶建武.《大數據時代的中國國家治理能力建設》[J],探索與爭鳴,2014(10):54-58
[4]楊翠碧.《降低我國政府行政成本的路徑研究》[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13(3):57-60.
[5]胡燕.論新媒體時代城市管理中的網絡輿情監測與引導機制建構[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
2013,(10):118-122.
[6]黃 .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網絡輿情實證研究———基于西安地區部分高校的調查分析[J].社會科學家,2014,(3):44-49.
[7] 魯哲.關于大數據與政府公共決策的探析[J].新聞傳播,2016,(17):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