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昊 董晶晶 吳美龍
【摘 要】隨著籃球教學活動改革的不斷推進,一些現代的教育理念也融入到了教學活動里面。表象訓練作為一種有效的心理技能訓練方法,也被更多的學生所接受。本文就從這個角度出發,具體的分析一下表象訓練法在高校籃球教學的運用研究,為促進高校籃球運動的更好開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關鍵詞】表象訓練;籃球;教學
心理訓練理論的實踐理論也在不斷的發展著,心理技能作為一種有效的訓練方法,也成為“運動心理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表象訓練的方法就是其中的一種,它主要是通過一些暗示語的方法,來讓被訓練的人頭腦中產生對某一個運動場景的想象,從而逐步的提升自己的情緒和技能控制能力。這種訓練方法的開展,不僅僅可以讓受訓練的人擁有更加規范的動作,也可以讓自己的動作記憶更加的明顯。下面就以具體教學活動為例子,根據經驗分析表象訓練方法的運用。
一、當前籃球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在高校籃球教學中,普遍存在著教學方法單一的問題。首先在籃球教學中,大多數教師還是按照傳統教學方法進行籃球教學,也就是從基本姿勢的講解到控球練習,再是運球投球等步驟來展開,整個教學過程相對較枯燥。在進行動作講解和教師示范的過程中,往往沒有突出動作的規范性和系統性。雖然也是堅持循環漸進的原則,卻沒有很好的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其次這樣的教學方式也有很大的劣勢,不利于師生的良性溝通。學生很有可能無法按教師的要求來完成相應的動作,時間一長就會變得敷衍了事,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
二、表象訓練法的內涵
表象訓練的方法,也就是需要通過心理暗示的方法讓學生的能力獲得提升,簡單來說就是讓學生在頭腦中重新展示運動的形象,增強對相關技術的印象和理解,從而提升學生的技能能力。在高校的籃球教學活動中,表象訓練的方法可以讓學生想象具體的動作,并和實際的訓練結合在一起,這樣就形成了一種很有效的教學輔助方法。表象訓練的方法可以將復雜的籃球技術進行分解,從而形成一種表象,并且可以讓學生很好的進行記憶,最終提升學生的籃球技能理論認識和理論。
三、表象訓練法在高校籃球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構建清晰的籃球運動和投籃表象
構建清晰的動作表象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也是籃球教學中的一個前提。如果學生腦海中沒有相應的規律圖示,就無法很好的進行記憶再現,那么表象訓練的方法也就無法維持。一般情況下,籃球的表象構建應該按照投籃的位置,持球,舉球和投籃等順序進行的。每一個環節都是下一個環節的基礎,一個部分連著一個部分,逐漸的推進。所以教師要給學生構建一個正確的籃球運動的表象,根據相應的步驟進行安排。在位置的選擇方面往往是運動者在整個球場中進行活動的自我選擇,他們往往需要選擇有利于自己的位置和場地,根據難度來進行靈活的設置,同時也要考慮到自己的伙伴,進行有效的合作。持球要求學生保持自己控球的狀態,和其他的同學進行相應的配合,規避對手來進行搶球等活動,這樣也是保持自己主動性的一種方法,能夠持球的一方往往也很主動。舉球和投籃就是這個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點,運球的同學需要將自己手里面的球在合適的時間里面進行投放,獲得最終勝利這個過程也是很完整的。因此教師要給學生設置一個系統的表象過程。
(二)從動作表象到動作思維轉變
在構建了正確的清晰的籃球運動表象后,體育教師就可以在具體的訓練過程中對學生提出要求,讓學生對自己已經形成的動作進行回憶。在這個過程中也是學生主動選擇的過程,學生在休息的時候可以閉上眼睛回憶一下,想象一下正確的動作表象。以右手三步上籃為例子,第一步的幅度要大一些,還要接住球。第二步的步子就要小一些,轉步伐并且站穩定。第三步就是要跟進投籃。這三個步驟要更加的連貫。如果學生可以將一些動作的記憶使用表象訓練的方法,并將這些動作反復的想象,并進行內化,就可以更好的提升自己的運動訓練技能。學生也可以把這種思維的形成當成一種習慣,運用在其他的領域。如學生在遇到一些學習上面的問題的時候,他們大腦皮層就會出現一些靈感,在腦海中形成一定的視聽資源,為以后的學習提供動力。
四、表象訓練法在籃球教學中應用的注意事項
(一)構建表象時間不能太長
在進行回憶和再現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要確保學生對回憶的東西不能是太久的,這樣就沒有辦法進行有效的記憶。如果學生無法很好的回憶,就不能很好的進行再現,這也是一個前后連接的關系。所以說在進行表象建立的時候,要考慮時空這個變量,這樣才可以讓學生通過積累來提升自己對技能的把握情況,穩定的自己的情緒。把表象時間控制在一定的范圍里面,讓學生對自己學習的技能和知識進行反復的回憶,這樣花的時間就會變短,從而提升記憶和反思的效果。
(二)構建正確的表象內容
如果內容不正確,那么這種學習方法就失去了意義。就以籃球教學中的三步上籃為例子,如果其中任何一個步驟被省略,那么它的結果一定是不理想的。所以在進行表象訓練的時候,教師一定要給學生傳遞正確的信息,讓學生把正確的信息進行儲存,形成歷史記憶。
(三)構建的形式要符合學生的個性特點
教師要認識到內容是客觀的,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因為每個人的個性都不一樣,所以也一定存在著個人偏好。所以在進行表象訓練的時候,教師也要考慮到學生的特點,如一些學生會選擇近距離的投籃,一些學生喜歡遠距離的投籃,教師有針對性的教學,讓學生快速的找到適合自己的投籃技巧,這樣學生就會形成有效的再現資源。只有教師投入足夠的耐心,關注學生的成長,才可以促進學生的進步。
(四)增強學生參與的興趣
教師需要鼓勵學生更積極的進行記憶,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記憶、進行考核,同時進行獎勵和“懲罰”,這樣就會大大的提高學生一些細節的把握,進行精確的記憶。這樣的方法還有利于學生進行精細化的加工和情境再現,在讓學生主動的進行表象訓練的方法。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師要更加注重表象訓練方法的運用,合理的選擇時間,確定科學的形式和內容,增強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婷婷.表象訓練法在高校籃球教學的運用研究[J].體育,2017(10) .
[2]趙高偉.表象訓練法在高校籃球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體育,2018(2) .
[3]張樹成.表象訓練法在高校公共體育課籃球投籃訓練中的應用研究[J].體育,2013(7) .
[4]陳先梅.表象訓練法在高校籃球技術教學中的運用[J].體育, 2018(6).
[5]陳先梅.表象訓練法在高校籃球技術教學中的運用[J].體育, 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