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杜豆
【摘 要】近年來高校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仍未得到有效解決,應屆學生與企業需求之間的矛盾仍然存在。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在“互聯網+”大數據的背景和趨勢下,通過大學生就業“私人訂制”模式進行大數據分析,建立更加有效的就業指導機制,提供更加精準、指向性更加明確的就業信息,充分匹配畢業學生技能與招聘企業需求。
【關鍵詞】私人訂制;大數據分析;就業指導;專業化
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就業結構性矛盾加劇,國內高校素質教育與社會需求錯位,就業總量的不確定性也增加,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導致就業市場有效崗位不足。而大學生作為就業市場的主力軍和特殊人群,就業問題一直受到社會各方的關注。根據教育部預測統計,2019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834萬人,比2018年將多出13萬。可以看出,目前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度逐年增加,就業競爭力逐年加劇,因此,亟需創新現有的高校傳統就業指導模式,以大數據分析為媒介,促進應屆畢業生就業指導模式更加專業、更加科學、更有效率地創新發展,以實現高校畢業生精準就業。
本文針對基于大數據的私人訂制就業指導模式進行探討,為大學生和企業提供精準有效的信息溝通服務。
一、對“私人訂制”的內涵分析
(一)私人訂制內涵
私人訂制,即根據客戶的信息和要求進行精確的匹配。“私人訂制”強調獨一無二,強調內容的個性化和獨特性。它是對學生進行的全方位的個人發展、創業、擇業和就業指導。
(二)“私人訂制”的發展前景
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是高校素質教育與社會需求之間的脫節,加之社會發展迅速,企業需求不斷升級發展而學校的系統教育難以隨著社會熱點進步,“私人定制”就業指導的出現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通過外部力量促進自身競爭力提高從而在激烈的就業市場中出優勢的機會。私人訂制能夠更有選擇性的提供與個人能力、興趣、需求相匹配的企業崗位,這對大學生、培訓機構和企業來說都是巨大的機會。
二、“私人訂制”的服務功能
大學生利用“私人訂制”渠道實現自身精準定位以及屬性需求判斷,進一步了解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從而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向,提高綜合素質。企業、機構通過渠道獲得有力的宣傳和推廣,快速解決需求。
“私人訂制”的渠道流程如下:
(1)大學生注冊及信息收集。
(2)大數據分析,精準匹配畢業生與企業。
(3)提供培訓和實習,個性指導,提高應屆畢業生的實踐技能。
(4)大學生個人能力反饋報告。
(5)后續跟蹤,反饋就業后信息。
具體來說,對學生而言,能夠改正自己以往的錯誤認知,從而更加正確深刻地認識自己,避免“自視過高”和“妄自菲薄”的情況出現;對企業來說,大數據給了企業更加客觀的分析結果,減少了人為操作性事件,有利于為自己招聘到最適合的人才。后臺自動生成學生數據信息并與企業需求對接,能夠最高效準確地實現對接,這對雙方來說是雙贏的。
在這個過程中,“私人訂制“平臺需要具備完善的背景信息和有效的指導機制。一是對高校素質教育的優秀學科展開分析,根據各學科的主攻方向和特色培養方式以及企業單位用人需求建立信息庫,避免陳舊教育模式同現代化企業需求不匹配的矛盾。二是豐富平臺的指導課程系統,將就業指導流程從老套的信息交流、簡歷指導、技能展示等升華到企業對人才的現代化需求和專業化研究等更加高深的層面,提高應屆大學生的能動性,主動思考自己的屬性特點,有選擇地決定就業道路和方向。三是平臺要全面系統地了解就業信息和趨勢,提升指導質量。國家就業政策對于大學生的就業取向有絕對的影響作用,要引導大學生積極觀察就業趨勢,善于利用就業政策。對于企業的招聘信息,除了傳統的學校校招、招聘信息網站,企業內推,可以利用大數據將多個通道整合,使就業信息的宣傳更有效率,更加直接地送達到接收人。四是平臺要對畢業指導方式的設計向著更加個性化、更加專業化的方向發展。每個學生的特性和需求都不同,通過算法計算出的學生的就業意向和方向應該要體現這種獨特性,否則,“私人訂制”就業指導的意義和聲譽都會大打折扣。五是對招聘后的信息反饋收集要及時。對接后的畢業生和企業都應該有機會得到回訪、評價和被評估,定期跟蹤考察畢業生的發展狀況、工作待遇和招聘企業的真實經營情況,形成有效的反饋體制機制。對于好評度不高的企業,應更加敏感地考察對待,確保招聘行業企業的質量可靠。
三、“私人訂制”模式目前的發展阻礙
(一)缺乏專業的大數據分析人才
“私人訂制”模式以大數據分析為依托,因此,專業化的數據計算分析人才是這個模式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目前從事數據分析領域且有經驗的工作人員數量缺乏,大部分工作人員的計算機相關知識儲備不足,工作的難度和強度都較大,導致平臺的建立和運行難以進行。目前亟需一支專業、系統且綜合素質高的工作團隊分析大學生就業相關問題,設計有前景的數據分析系統。
(二)大數據分析精確性及應用問題存疑
數據分析模型的建立和改進不可能一蹴而就,數據數量和廣度不斷增長的復雜性更是提高了數據的分析計算的難度。數據的安全也是關鍵,獲取了高質量的分析數據,基于對信息對象的隱私安全考慮,需要提高數據管理的安全性。另外,大學生在信息收集過程中表述不實也可能導致信息采集的不準確。因此,如何提高分析結果的精確性和安全性,使分析結果更安全有效地服務于“私人訂制“指導環節,成為了建立“私人訂制“就業指導模型的一大急需攻破的難題。
(三)大學生求職功利化的影響
不少畢業生盲目追求高薪資、高待遇的工作崗位,職業選擇挑剔,對崗位的期待過高。一方面,畢業生自身缺乏積極主動的意識。首先,在更加嚴峻的新常態經濟形勢下,不能積極主動地提升自身專業知識和技能,在就業市場中失去了競爭優勢;其次,面對學校以及企業在畢業季的校招內推,一些畢業生僅限于在學校內部開展校招的企業進行求職,而不將視野放到更加開闊的社會上,從而限制了自己的求職空間。另一方面,大學生缺乏對自己有計劃的的生涯規劃,對新形勢的適應力也不強。目前愈加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單一的職業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的招聘需求,也無法在激烈的求職競爭中搶占先機,這促使人們朝著多元的職業身份發展。與此同時,企業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競爭中不斷調整變動,迫使求職者適應高速變化的經濟環境,這又削弱了畢業生作為求職者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林森,徐長俊,何瑤,程晨.基于私人定制的高校全程就業課程指導體系的構建[J].科技創業月刊,2016,29(22):83-84+90.
[2]李思洋,趙冬穎,張少巖.淺析應用大數據實現大學生就業“私人訂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10):26-27+34.
[3]張佳倩,何明昌,鄭潮,沈燕芳,吳國娟.基于云服務的私人訂制學習系統設計與實現[J].電腦與電信,2017(03):10-13
[4]姚沖,黃月,張娜.基于大數據的大學生私人訂制就業培養信息管理平臺的構建初探[J].科技資訊,2018,16(15):17-18+20.
[5]劉菊香.大數據分析在大學生就業中的應用[J].文教資料,2013(28):145-146.
[6]韋毅嘉,廖莎莎.我國高校就業指導模式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5(08):133-135+139.
[7]陳璐.經濟新常態背景下高校就業指導模式的建構[J].思想教育研究,2017(05):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