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奐暉
【摘 要】本文針對大數據背景下物聯網專業高職層次人才的培養展開研究。提出以行業需求為導向,提高學生專業實踐技能與創新創業能力。在對當前高職院校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建設的現狀,提出了要隨著行業技術的發展,積極引入大數據處理內容,提高所培養的物聯網人才的專業素質。通過探索大數據背景下物聯網的專業建設,明確培養目標,不斷完善提高課程與行業發展的結合,提升師資水平,形成適合行業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物聯網;大數據;高職;人才培養
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物聯網技術是互聯網與嵌入式系統發展到高級階段的一個融合。從作為物聯網重要技術組成部分的的嵌入式系統視角來觀察,有助于深刻地、全面地理解物聯網的本質。物聯網的特點是全面感知、可靠傳遞、智能控制和數據融合,既是信息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也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新要求,因而受到全球廣泛關注也是一種必然。物聯網技術希望要實現全面感知,必然會帶來海量的數據。2017世界物聯網博覽會上馬云指出,物聯網的核心是連,更核心的是智能化,物聯網和大數據的結合才是未來,沒有智能的物聯網就是植物人。
作為一個新興的行業,技術迅猛發展,也需要大量掌握相應新技術的人才進入,才能有助于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在物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高等教育必須緊跟物聯網產業發展步伐,做好充分準備,為行業提供所需人才。而一個產業真正走向社會生活的各個應用,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是必不可少的。高職院校在這中間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高職層次物聯網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
近幾年來隨著物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逐漸實現快速產業化,實用化。整個社會對物聯網方面的專業人才需求與日俱增, 所涉及的企業對未來幾年物聯網人才的需求均成遞增趨勢。
我國物聯網專業教育的起步較晚,在2010年才有近40所高校院系獲批了包括“物聯網工程”、“傳感網技術”和“智能電網”三個物聯網相關的專業。但在不管是本科還是高職層次,高校物聯網教育中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普遍存在在叫好不叫座的情況。到2018年為止全國開設物聯網相關專業的高校已經接近1000多間,開設大數據專業的高校也有近300間。但是高校物聯網教育還尚未形成能夠滿足現今物聯網產業實際人才需求的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尤其是高職層次的高技能物聯網人才的培養上,更是還沒能夠滿足實際需求。
目前物聯網行業從業人員中高職學歷層次的從業人員主要從事物聯網應用系統的現場施工和維護、各類智能系統的應用、以及終端設備的測試和維護、產品銷售以及售后服務等工作,只有小部分能夠勝任物聯網產品的開發和系統集成等工作。
二、物聯網行業對人才的需求
物聯網給不同行業帶來了深刻變革,同時對由物聯網產生的海量數據進行價值發掘將繼續推動物聯網發展。這將促使人們的生活和社的會管理向智能化、精細化轉變。
物聯網行業的發展,帶動了大量的投資,產業空間規模巨大。根據工信部的數據,在2017年上半年國內物聯網市場規模接近5000億元,已經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市場。工信部《關于印發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國內物聯網總體市場規模突破1.5萬億元,2025年中國將引領全球物聯網市場。而據IDC的報告數據,包括企業對物聯網硬件、軟件、服務和網絡連接的投資,到2021年全球物聯網支出將達到1.4萬億美元。
行業需要從事底層硬件開發的物聯網硬件研發工程師,也需要嵌入式軟件開發工程師。而對于通過物聯網采集上來的海量數據。需要能夠進行物聯網數據維護和運行的技術人員,也需要懂得python,能完成利用傳感器進行數據采集以及對數據的抓取和分析的專業人員。行業需要能勝任根據移動互聯網產品市場需求進行產品運營的運營人員,也需要根據需求進行app產品開發的技術人員。
而培養這些人才,滿足行業的需求,就是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中充分需要關注和考慮的。
三、高職院校應對行業需求對人才培養改革的探索與研究
企業對對高技術技能型物聯網從業人才的更高要求,從另一方面推動了我國高職層次物聯網專業教育的變革與發展。高職院校主要是培養技能型人才,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是培養高技能物聯網人才的重要基地。但由于一方面是學校對物聯網技術人才定位的模糊,另一方面是前幾年物聯網行業叫好不賣座,導致這兩年物聯網技術迅猛發展,快速實施,對相關人才的需求形成一個較大的缺口。
現在現實情況就是企業對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專業人才需求迅猛增加;另一方面,高校尤其是高職院校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的畢業生卻找不到專業對口的職位。從總體上看,高職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的培養教育離行業實際需求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在實踐能力方面與物聯網行業工作崗位的實際要求相差較遠,可以說目前為止高職物聯網教育培養出的物聯網人才還難以適應物聯網行業快速發展的現狀。
為了解決這樣一種矛盾的存在,基于協同創新理念,本文對技術技能型物聯網+大數據人才的培養展開研究。目的在于根據市場需求,定位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的培養目標,以適應區域經濟和行業發展需要。通過對職業領域崗位群進行分析,與物聯網行業產業、地方政府進行深度融合,構建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與模式為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的培養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據和支持,使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更具有針對性,滿足迅猛發展的物聯網中細分領域行業的需求,從而真正得到用人企業歡迎。本文的研究從多方面著手展開對高素質應用型物聯網人才培養的研究,培養具備物聯網+大數據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解決物聯網行業人才市場供需矛盾作出努力。
采用產學結合協同育人的模式,以實際項目為載體,完善共建機制, 與校企合作共建單位實現多元質量評價體系,創新產學結合的教學方式, 提高協同育人的質量。培養出來的學生不但具備物聯網方面的基本技能還要具備對物聯網中產生的海量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的能力。
以職業崗位為核心,設計教學模塊。讓合作企業也可以共享學院的人才資源,并吸引企業參與物聯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與執行工作。而學院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也能夠共享到由物聯網行業企業提供的實習崗位、實訓的場地與設備,讓學生出來后能夠更快得融入企業的實際工作環境中。這樣對企業來說能夠節省企業對新員工的培訓成本。在這種培養方式中能實現學校、企業和學生的互利共贏。
四、結束語
本文對在大數據背景下高職層次物聯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的改革進行了研究與探討。通過優化物聯網專業核心課程的基礎上,增加大數據方面的相關課程。對核心課程的實訓部分進行改革和優化,與行業企業緊密結合,用來自企業一線的項目實施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得學生能夠緊跟物聯網,大數據的技術步伐,滿足工作崗位的要求。在人才培養實施過程中,緊隨行業企業技術需求,使人才培養更好地滿足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需求。
【參考文獻】
[1]余曉暉, 辛勇飛, 劉鐵志,等. 物聯網發展進入新階段——“十二五”期間物聯網產業發展回顧[J]. 中國物流與采購, 2017(17):64-68.
[2]馬長勝, 蔡蓉蓉, 王繼水. “中國制造2025”背景下的高職院校物聯網專業人才培養[J]. 教育與職業, 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