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升
【摘 要】乒乓球運動在我國可謂家喻曉,有著良好的群眾基礎。作為我國國球,人們對乒乓球的喜愛程度就像美國人喜愛橄欖球、巴西人喜愛足球一樣。20世紀60年代以前,人們一般將乒乓球運動分為進攻型和防守型兩大類,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遷,乒乓球運動發(fā)展迅猛,期間鉆研出許多新的打法和技巧。本文就基于比賽競技的乒乓球打球技巧訓練方法加以分析。
【關鍵詞】比賽競技;乒乓球;打球技巧;訓練方法
作為球類運動之一,乒乓球的打法是在桌子中間用網隔開,采取輪流擊球的一種運動方式,球雖小但技巧要求高。這項運動在民間十分普及,愛好者眾多,同時也是我國體育運動重要比賽項目之一。由于打法多樣、戰(zhàn)術眾多,只有經過長期訓練的運動員才能迅速反應,掌握專業(yè)技巧,非常考驗運動員的應激反應能力與協(xié)調能力。這就要求乒乓球運動員在平時的訓練過程中掌握必要的技巧和戰(zhàn)術,積累經驗,才能在國際化的比賽中取得驕人的成績。以下從比賽競技方面來分析乒乓球打球技巧訓練方法。
一、乒乓球打球技巧的訓練要求
首先運動員要保證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其次教練在訓練過程中要起到表率作用,同時要關注到學員的心理狀態(tài)、性格特征、體能情況[1]。再次針對運動員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差異性,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形成一套科學的訓練方法。最后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要經歷從了解—入門—改進—鞏固—靈活運用等幾個階段,最重要的就是:臂要有力,反應要快,動作要迅速。只有通過這一整套的訓練,才能提高訓練效果,最大程度的發(fā)揮自身水平,實現球技不斷提升的目標。
二、乒乓球打球技巧基于比賽競技視角的訓練方法
(一)橫拍反手快撕的技術
橫拍反手快撕技術的要領主要包括發(fā)球的力度、手腕方向、快速發(fā)力、增強摩擦力等幾個方面,發(fā)球時手腕向內輕收,當球和球拍接觸到的一剎那時快速發(fā)力,形成壓倒對手的態(tài)勢,接球時抬高球拍高度,確保能準確的將乒乓球接到球拍正中。概括起來說就是接到對手的發(fā)球時,通過這一系列的防守攻式,輕松回擊對手。所以運動員要想掌握這一技巧,平時要參加大量的訓練,從運動量提高實現技術的提升。
(二)快撕技術
快撕技術的要領主要包括運動員的站立姿勢、擊球手法、接球動作等幾個方面。首先運動員兩腳要保持平行的姿勢靠近球臺站穩(wěn),當對手擊球過網的瞬間,球拍小幅度的轉移到腹部,以便有效控制擊球時間進行回擊,迅速擊中來球上部,前臂于右前方發(fā)力,此時身體重心前傾[2]。掌握這一技術的要領要求運動員在平時的訓練過程中,主要針對上懸球的回擊加強訓練,對落點的訓練,以中路的回擊方式勤加苦練,熟練中路球回球技術并牢固掌握這一要領后,再針對直線、斜線大角度回球技術進行訓練。
(三)直板橫打搓球技術
直板橫打搓球技術的要領主要包括控拍、發(fā)力和實施等幾個方面。首先運動員握拍時,拇指勾住球拍手柄,食指放于球拍拍柄,中指、無名指、小拇指均放于拍面,中指不超過拍頭到拍柄中線,這一細節(jié)運動員要加以控制。訓練過程中,中指位置始終保持不動。其次發(fā)力時以腕關節(jié)帶動手臂發(fā)球,最后當來球靠左或中間位置時,運動員接球時右腳向前跨步,上半身探入臺中進行接球,接球過程中球拍前傾,處于來球上方,在球拍即將接觸到來球時回撤球拍,予以反擊。直拍橫打是直拍的反面進攻技術,也是比直拍反手正面攻球更為合理的技術,已經成為現代直拍運動員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術。
(四)拉下旋球的方法
拉下旋每分鐘最多出現一次,隨后雙方進入對持,之后再拉下旋的機會就很稀少。而且現在的比賽中發(fā)下旋球的機率極高,所以拉下旋是專業(yè)運動員每天必練的項目。打下旋也叫打“搓攻”,即先用下旋控制伺機找機會進攻,拉下旋是打“搓攻”的關鍵轉折點,同時也是一分球從控制到攻防到對攻的銜接,所以容不得失誤[3]。雖然發(fā)上旋球也是一種打法,但如果被對手識破,就會失去發(fā)球優(yōu)勢,因為上旋發(fā)得再好,速度及旋轉也達不到弧圈水平,也就對對手構不成威脅。
三、基于比賽競技的乒乓球打球技巧訓練方法心理素質培養(yǎng)
(一)強化加強技能訓練,增強運動員心理素質
自信是對自我的肯定。一個優(yōu)秀的運動員必須具備強大的心理素質。因為比賽成績不僅與運動員優(yōu)良的體魄、專業(yè)的技能、扎實的功底有關,還與運動員臨危不懼的心理素質有關。自信的運動員哪怕在賽場上出現一點小的失誤,也能保持冷靜,不會亂了自己的陣腳。在后續(xù)的比賽過程中,冷靜面對突發(fā)情況,甚至在對手仿佛已大獲全勝、穩(wěn)操勝券、大意輕敵時,捉住稍縱即逝的機會,奮力一博,扭轉局面,轉敗為勝,這樣的事例不是沒有。所以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參加比賽的首要前提,在日常訓練中,不僅要加強運動員專業(yè)技能的訓練,還要從心理上加以輔導,不斷其增強信心,實現專業(yè)技能和心理素質的同步提高。
(二)模擬比賽訓練法
模擬比賽訓練法通俗的說就是模擬比賽場地的環(huán)境進行訓練,以達到進一步提高運動員專業(yè)技能和心理素質的目的。為了實現情景再現的真實性,可以有計劃的邀請一些業(yè)余體育愛好者充當觀眾,助威吶喊。同時,邀請專業(yè)的乒乓球裁判,嚴格按照標準的乒乓球大賽比賽規(guī)則、制度進行裁判,現場同步錄像,讓運動員有一種身臨其境、現場直播的感覺。通過對模擬訓練法的多次使用、反復訓練,運動員臨陣才不會怯場,比賽時方能迅速適應比賽場地的環(huán)境,以最好的狀態(tài)發(fā)揮自己的真實水平。
(三)掌握正確的心理定向
什么是心理定向?心理定向也即思維模式,簡單地說就是你自己的目標[4]。正確的心理定向要求乒乓球運動員在比賽時對對手、時間、比賽局面、比賽結果有一個初步的認知,要學會控制自己,積極的以自己精湛的球技來贏得比賽的勝利,而不是消極的希望對手發(fā)揮失常,自己僥幸取得勝利。有句話說得好,“藝高人膽大。”只有自己的專業(yè)技術水平達到了頂峰,心理才會踏實安然,比賽時自然成竹在胸。
四、結束語
截至到2019年2月26日,中國乒乓球隊已有114人成為世界冠軍,共獲得233枚金牌:其中奧運會金牌28枚,包括6個團體冠軍,22個單項冠軍;世乒賽金牌140枚,包括42個團體冠軍,98個單項冠軍;世界杯金牌65枚,包括19個團體冠軍,46個單項冠軍(含1個女雙冠軍)。乒乓球作為我國的國球以及世界級球類比賽重點比賽項目之一,要想取得比賽的勝利,無論是從運動員的專業(yè)技能還是心理素質來說,都是對運動員的真實考驗,只有在這兩方面同步發(fā)展,不斷提高,才能實現比賽奪冠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張詞俠. 乒乓球打球技巧基于比賽競技視角的訓練方法[J]. 體育世界(學術版), 2018,779(05):139+142.
[2]張曉棟, 張志偉, 肖丹丹, 等. 浙江省乒乓球項目發(fā)展的困境及對策研究——基于浙江省乒乓球青少年競賽組織與教練員隊伍的分析[J]. 廣州體育學院學報, 2017,37(06):46-50.
[3]趙喜迎, 唐建軍. TOPSIS法在乒乓球比賽質量評估中的應用:以馬龍/樊振東比賽為例[J]. 首都體育學院學報, 2017, 29(3):249-253.
[4]張濤. 不同年齡段青少年乒乓球運動員的訓練方法研究[J]. 價值工程, 2017, 36(30):21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