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茂鑫
【摘 要】舞蹈最早產生于原始時期,在那個時候,人們進行舞蹈也只是為了表達自身的情感,舞蹈對于那是的人們來說只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外在表現。當人類的情感有所發泄,才會感覺到內心的滿足和快樂。在素質教育飛速發展的當今社會,舞蹈教學也已經成為了高校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教學內容,舞蹈的學習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能開擴他們的視野。學生在舞蹈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以及舞蹈素養,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并促進他們全面發展。
【關鍵詞】舞蹈教學;高校;素質教育;重要性;綜合素質;道德品質
對于舞蹈本身來說了,它是一門藝術。通過舞蹈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是舞蹈教學的基本內容。舞蹈教學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并能培養他們高雅的氣質,同時也能帶給觀賞者美的感受。素質教育是有學科實現教學目標的前提。而舞蹈教育又是素質教育的基礎。良好的舞蹈教育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凈化學生的心靈。因此各高校應該轉變傳統的素質教育模式,充分發揮舞蹈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從而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
一、素質教育的內涵
在不同的時期,人們對素質教育的定義是有所差異的。但唯一不變的是素質教育是一種思想上的教育,它的目的是促進學生品德、智慧、體育等各個方面全面發展。單純的教育往往只是智慧方面的教育,注重學生專業知識的教育,而忽視了其他方面的教育,這樣的教學方式教育出來的學生是沒有靈魂的。而素質教育則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主要原則,通過引導并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以及主動學習的能力,使學生在文化素質以及心理素質、道德品質等方面實現和諧統一的發展,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能力,努力將高校學生培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新一代接班人。
二、舞蹈的社會功能及其藝術特征
1.舞蹈特征
舞蹈是一門以審美為基本特征的藝術活動,將自身的情感以及愿望通過舞蹈的形式展現出來。很顯然,音樂與舞蹈是相關的,從兩者的本質來看,它們都具有表達自己內心情感和愿望的特征。從舞蹈的本質來看,舞蹈是通過自身的肢體動作以及節奏來展現藝術的一種方式。所有的藝術都是相通的,拿舞蹈來說它是結合了音樂、詩歌、戲劇等多種藝術形式的綜合性藝術。
2.舞蹈的社會功能
藝術來源于生活,舞蹈也不例外,舞蹈的一切素材都來源于社會生活的一部分。反之,舞蹈也作用于社會,它反映了社會風貌、社會思想、以及社會生活等。但是,舞蹈是一種藝術形式,他自身就具有特別的藝術形態。通過舞蹈能夠將人文素質、社會道德與藝術的美感相結合。目前我國大部分社會青年在舞蹈社會功能這個問題的認知上,通常利用教育功能、認知功能以及審美功能等來分析。這也的確是舞蹈功能的一方面,但實際表達并不夠準確和完善。在分析舞蹈社會功能的時候,我們應該從藝術本身的角度出發,重新審視其社會功能,從而給出更加準確,全面的評價。
在古代,舞蹈的社會功能為娛樂、交流、健身、狩獵等。而隨著,社會的進步,現代舞蹈的社會功能多以表達情感、自娛自樂為主。因此我們不難看出在不同的時期,舞蹈的社會功能也是不一樣的。
三、舞蹈教學在高校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
1.舞蹈教學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舞蹈教學是一種富有人文特色的藝術展現形式,因此,學生能夠在舞蹈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其神秘莫測的魅力,能夠深深的被舞蹈吸引。通過有節奏的韻律以及優美的舞姿來體現舞者的情感。通過不斷變換的舞蹈動作以及優美的體態給觀賞者以及舞者自身帶來美的享受。
(1)舞蹈意境帶來的美感
學生在舞蹈的學習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動作的規范以及體態的優美,還要感知舞蹈的意境。舞蹈者更應該通過自身感知舞蹈內容,融入自己的情感,將觀眾引入到舞蹈的意境當中,并使他們體會到意境的美。無論是哪一種舞蹈,都要擁有自身獨特的舞蹈意境,只有這樣才能吸引觀眾的目光。同時在舞蹈表演的過程中,舞蹈著要充分展現不同的情感變化,為觀眾創造出生動的意境,并給他們提供一個身臨其境的感受。
(2)舞蹈節奏帶來的美感、
舞蹈與音樂是相輔相成的,舞蹈同音樂一樣,必須具有極強的節奏感。但同時它也離不開音樂的點綴,舞蹈的節奏大多是又慢到快進行的。舞蹈動作跟著音樂的節拍,翩翩起舞,這何嘗不是一種美的享受。
(3)舞蹈動作帶來的美感
規范和優美的動作是舞蹈的基礎,在舞臺上伴隨著音樂的節奏,不斷的變換動作,將情感通過動作活靈活現的展現出來。動作要規范,有節奏。這樣展現出來的舞蹈才是具有一定深度的。
在舞蹈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對舞蹈節奏、意境以及動作的把握,從而在潛移默化之中,提高了自己的審美能力。
2.舞蹈教學精華學生的心靈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無論是在物質方面還是經濟方面都得到了滿足,因此人們的價值觀等都發生了相應的轉變。因此在人才競爭日益強烈的今天,給社會也帶來了相應的壓力。因此社會將眼光投放在高校,促使高校學生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這樣的緊張局面,無疑也給學生心理方面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心理健康以及生理健康才是學習的基礎。健康的學生才能更好的把握自己的人生,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才能實現真正的素質化教育。
(1)舞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學生的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也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并且音樂能夠激發學生對待一切事物的熱情,同時充分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以及負面情緒。音樂是舞蹈不可缺少的主要內容,它能夠活躍舞蹈的氣氛,并且增強舞蹈的吸引力。盡情的舞蹈能夠使學生沉醉于其中,并忘掉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壓力。
(2)舞蹈最能表現舞蹈者的情緒變化。高興時,可以盡情的跳躍;難過時,可以默默的哭泣;沮喪時,也能夠垂頭喪氣。在舞蹈中學生們能夠發泄自己的情緒,同時在舞蹈過程中也能夠促使他們的心靈得到凈化。
(3)舞蹈能夠完善學生的人格
在高校中,難免會有一些相對比較內向的學生,而這些學生他們通常難以克服自己內心的恐懼心理,他們害怕在別人面前展示自己的優缺點。因此對于這類學生,更加建議他們進行舞蹈的學習。舞蹈能夠培養學生們的自信心,并能夠很好的提升他們的人際交往的能力。其次通過舞蹈的學習增強了同學之間團結互助的能力。從而促進了他們人格的健全發展。
3.舞蹈教學培養了學生的道德品質
我國高校的素質教育通常是指高尚道德品質以及思想的教育,舞蹈教育能夠間接性的提高學生道德品質。能夠培養學生助人為樂的精神,以及熱愛祖國的社會主義思想。同時也能夠完善學生的心智。由于舞蹈的訓練過程是非常艱難的,因此這也可以培養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以致于他們在日常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不退縮,迎難而上。其次通過舞蹈的學習,也能進一步提高他們團結協作的能力,增強了班級之間的凝聚力。并且舞蹈的千變萬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活躍了學生們的思維。因此舞蹈教學在高校素質教育方面有著深刻的影響。
四、結語
舞蹈是藝術的一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高校素質教育中,它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同時舞蹈也是培養學生豐富感情最便捷的一種途徑,它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的完善學生的人格,并促使他們朝著個性化的方向發展。舞蹈能夠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其思想道德品質,并對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培養學生的藝術才能,已經成為了當今社會發展的新需求。因此,各高校也應該加強學生舞蹈方面的教育。
【參考文獻】
[1] 張藝斐, & 李永明. (2017). 淺談舞蹈教育在我國高等學校素質教育中的意義. 大眾文藝(14).
[2] 戴麗娟, & 石明燈. (2010). 淺談高校舞蹈教育對大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的意義. 新聞天地(下半月刊)(5), 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