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功嶺
【摘 要】在幼師美術教學中,創新地開展美術創作活動,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個體創造意識,促進其美術綜合能力發展。對于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來說,美術創新能力的培養關系著其職業能力強化和提升。文章基于美術創作的內涵及中職幼師生美術創作的實際意義出發,明確學生美術創作學情及美術創作能力影響因素,強化學生的美術創作實踐引導,進而探討幼師生美術創作能力的培養途徑,旨在切實加強幼師生美術創新素養培養。
【關鍵詞】幼師生;美術教學;創新能力;興趣;實踐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教學過程中,學生美術創新能力的培養,有助于激發學生創造意識,強化其審美意趣,促進幼師生的綜合發展。幼師生的美術學科核心素養培養關系著幼師生的全面成長,一旦其美術創新能力不足,則極易對幼師生的職業能力形成制約,在此種情況下,深研幼師生美術創新能力,具有一定現實意義。
一、美術創作的內涵及幼師生美術創作課的意義
在新課標下,美術創作就是基于一定物質材料來進行感受、體驗和構思,之后通過標準激發學生對美術作品進行創作,從中表達思想與情感。在美術創作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基于自己的構思出發來進行自主的表現,作品設計要勇于創新,通過認知與情感的外化,來促進學生設計意識的形成,強化學生創造意識,提升學生審美意趣,令其創作能力也得到逐步提升。幼師生美術創作課程主要通過平面創作與立體造型創作這兩方面課程進行表現,創作的過程就是美育的過程,促進學生智力發展,并陶冶學生藝術情操,對于幼師生的全面發展至關重要。
幼師生美術創作課的開展,符合新課標下幼師教育的現實要求,致力于從知識技能、情感態度以及價值觀念多個方面入手來培養學生,促進學生創造力的增強。美術創作課科學有效的開展,是以培養學生創造力為目標,通過美術創作來提升學生審美素質,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基于自身美術知識與技能來進行創作,透過美術創作能夠了解學生個性與思想,為其創造能力萌芽奠定基礎。幼師美術教育過程中,將創作課融入其中,能夠令美育內涵得到豐富,為課程目標的實現提供載體,因而具有一定現實意義。
二、幼師美術創作學情及美術創作能力影響因素
通過觀察幼師美術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在美術創作課過程中存在諸多薄弱環節,學生個性得不到有效發揮,甚至在美術創作過程中出現互相抄襲的情況,這就不利于學生創造力的激發。部分學生的美術基礎不夠牢固,在美術創作過程中很難更好的發揮,往往過渡依賴教師,令人欣慰的是學生對于美術創作普遍存在較高的興致,因此在幼師美術創作教學中要基于學情出發來培養學生創作能力。
在幼師生美術創作過程中,學生創作能力往往會受到多項因素的影響,從學校和家庭角度來看,這兩方并未充分認識到美育教育的重要性,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審美素養強化與創造思維激發,這就勢必會影響學生藝術情操的形成。與此同時,受到幼師生個體差異的影響,其對于事物認知水平有所不同,這就導致美術創作能力發展也各有不同。在課堂教學方面,部分教師存在灰色心理,在教學過程中存在敷衍的情況,對于學生美術創作的評價并不具備科學性,并未結合學生實際情況來制定學習任務與目標,這就極易對學生創作水平的提升產生制約。
三、幼師生美術創作創新能力培養途徑
3.1尊重學生個體差異,以科學評價激發美術創作自信心
幼師生個體在認知、思維以及美術能力方面都存在一定差異,為有效培養幼師生美術創新能力,要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運用差異化的教學策略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同時,基于新課標要求出發,對教學模式進行優化調整,保證美術創作課的層次化,尊重學生思維表現與內心情感,并進行合理引導,將學生內心害怕因素消除,增強學生美術創作的信心。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對學生進行分組,將美術能力素質強的學生分配到各個小組中去,讓小組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相互幫助,同步提高。同時,通過小組內的探究討論促進學生深入思考、探索與實踐,進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另外,教師要對學生美術創作作品進行科學評價,引導學生互相欣賞,在無形中培養學生美術素養。在教師指導過程中,要保證題材的創新與構思的巧妙化,從不同角度來引導學生參與創新嘗試,激發學生美術創作興趣,切實強化幼師生的美術創作能力。
3.2創新教學策略,以適宜的教學形式引導學生實踐
教學方法應該與教學內容相適宜,幼師生的美術功底和創作靈感的激發,都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予以充分考慮。實踐教學中,幼師美術教師要與時俱進地運用多種教學形式引導學生進行美術創作,例如通過運用多媒體、微信等輔助創作,降低和簡化創作難度,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通過創設生活化的創作情境,引導學生在類似創作需要的情境中感受、感悟,進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通過組織開展創作競賽、創作交流會等形式,促進學生之間進行交流、互動,達到比、學、趕、幫的教學效果。
美術創作需要進行扎實的實踐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美術藝術素養。幼師生應該深入到未來就業的真實崗位去實踐美術創作,體驗幼兒園的環境、了解幼兒園孩子們美術創作學習的需求,這樣可以幫助幼師生掌握最實用的美術創作知識,大幅提高學生的幼兒美術創造能力,為將來的幼兒園就業勝任工作崗位提供強力的美術素養支撐。同時,還要引導學生深入大自然感受優美的、真實的自然界美術創作資源,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和參與美術創的興趣。
3.3把握好扶與放的度,促進能力培養與技能訓練相結合
美術創作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掌握好扶與放的度,對學生進行有效輔導,并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參與美術創作的創新活動,令學生充分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參與到美術創作中。幼師生創作能力的強化,要兼顧能力培養與技能訓練,可以通過圖片寫生和實物寫生課程的開展,鍛煉學生觀察能力與繪畫造型能力,激發學生主動性,在記憶創作方面,要引導學生對美術創作素材進行積累,并發揮自我想象力來進行創作,將自我意愿準確表達出來,即便是在面對多元化的材料時,學生也能夠有勇氣去進行美術創作,為學生美術創作能力強化打下基礎。
總之,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幼師生美術創作創新能力培養的教學中,要立足新課標要求,尊重幼師生的個體差異,在美術創作課中掌握好教學的度,要對學生的美術創作實踐進行有效的引導,引導學生深入生活、深入大自然,通過運用網絡、多媒體等創新教學策略和手段,促進學生審美素養的強化和美術創作技能訓練的協調,進而有效培養學生美術素養,并通過科學評價來激發學生美術創作自信心,這對于幼師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陳燕.探討創新意識在幼師美術教育中的充分應用[J].教育界,2012(12).
[2]劉昭明.淺談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評價方式[J].藝術科技,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