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瓊
摘 要:2017年至2018年,是朝天幼師專業水平高速成長的時段。在國培、片區聯合教研活動為老師們搭建了相互學習的平臺,活動中的種種現象從表面看是不夠自信,深層次的原因很多。
關鍵詞:職業;自信;專業;教研
在國培、片區聯合教研活動為老師們搭建了相互學習的平臺,有人在舞臺上盡情展示,有人主動退到舞臺的邊緣;會場上后面的位置總是最先坐滿,前面的位置就像請客吃飯,各種推諉。有的教師工作多年,平日性格開朗、滔滔不絕,但是,一到交流環節,就低下頭顱,眼光躲閃;主持人點到發言時也是心跳加速、聲音發抖、不知所云……
如何建立職業自信呢?下面我談談自己的拙見:
一、明晰專業標準
不清楚行業專業標準的教師,很難想象其會有多大的作為,多半渾渾噩噩、得過且過。
社會對幼師的工作職責有一些誤解,有的家長認為幼師就是“看孩子”,有的家長認為幼師要“教一點簡單的知識”。不管社會怎樣看待幼師,幼師自身必須明白,必須懂得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理解幼兒學習方式,用專業能力致力于兒童的發展。
教育部2012年頒布出臺了《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是國家對合格幼兒園教師專業素質的基本要求。幼兒教師必須學習《專業標準》,只有明確了國家對幼師的要求,才能對照標準自我要求,改進保教工作。
二、樹立職業理想
無論干什么工作都要樹立自己的職業理想,人與人的差距從理想開始。
作為青年教師,要找準定位。切不可拿自己的長項與別人的短處相比,有的青年教師覺得自己是全日制專科畢業就瞧不起師范畢業的前輩,眼高于頂;也不可盲目的拿自己與學校最優秀的教師比較,以至于妄自菲薄。
作為成熟教師,不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原地踏步。既不要和剛畢業的小姑娘比教學設計,以至于看不到自己的局限性;也不要和新教師比才藝,以至于覺得自己要被淘汰,從而失去自信。
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職業理想,挖掘長處,彌補短處,耐住寂寞,專注前行,每天努力一點就會離目標更進一步。當我們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孩子,手里有方法時,就是我們的職業理想實現的時候。
三、扎實本職工作
毛澤東曾說:“世界上就怕認真二字。”勤能補拙,只要有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認真扎實的做好本職工作,終會破繭成蝶,邁向成功。
一名教師,無論何時,都應該干好自己的本職教學工作。上海市特級教師應彩云,2018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應老師是學前教育領域唯一獲此殊榮的教師。她踐行“孩子是天我是云”的樸素思想,關愛每一名孩子成長,是孩子眼中那一抹最美的云彩。她從未離開過課堂,她說:沒有感性的“厚積”,便很難有屬于自己理性的“薄發”。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只有扎實的扎根于幼教課堂,面對孩子,才能有效的實施教育。我們要練就一雙火眼金睛,看穿孩子行為的本質;鍛煉一張巧嘴,擁有把話說到孩子心窩的技巧;養成記錄習慣,總結提煉教育經驗,扎實工作會讓我們變得更優秀、更自信。
四、落地學習內容
作為教師,要不斷加強學習。首先,我們要愉快接受學校安排的培訓,而不要計較這個培訓有沒有占用休息日。其次,主動學習,給自己列出學習清單,不能半途而廢。第三,將學習內容實踐。模仿的內容很多,環境創設、優秀教師的優質教學活動等都是學習的內容。
農村幼師學習的內容、方法、途徑很多;但是學習之后實踐的很少。當我們學習了一個新方法的時候,當我們看到別人的新創意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堅持落實,給自己一個進步的機會。
五、吾日三省吾身
理學家朱熹說:“日省吾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自省能使人改正缺點,也能讓人增加自信。一個教師反思的深度,決定了他教學的高度。
幼兒教師很容易遭到打擊。當遭遇家長的冷言冷語時,我們猶如霜打的茄子;當面對有的孩子的“邪乎”時刻,我們可能會束手無策;冥思苦想設計的游戲孩子們卻不感興趣,都會帶給我們挫敗感。可是,那些束手無策的時刻正是我們可以研究的課題;家長的冷眼冷語,正是告訴我們要從家長的立場出發,增進彼此的理解與融合,那么家長才會心悅誠服;我們設計的游戲孩子們不感興趣,說明我們還沒有足夠的了解孩子,沒有走進他們的心靈。積水成淵、積土成山,當我們完成一點一滴的反思,及時糾正自己的偏差,我們的教學智慧就如田間禾苗不見其增卻日有所長。
人生有四大惜事:少無良師、長無益友、壯無善事、老無令名。愿每一個教師都能找到職業尊嚴與價值感,用自己的專業支撐起職業自信。俗話說:自信,你就成功了一半!愿你也能在開會的時候,勇敢的坐在第一排;交流發言的時候,清晰大膽……
參考文獻:
[1]釋清倫.關于小學班主任專業素養的若干思考.中華少年2019,6,1.
[2]黃綸田, 左璜, 羅羽,喬, 魏國武.廣州市中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專業素養的調查研究,中小學德, 2019,5,15.
[3]陳春娟, 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歷史教師的專業成長.課程教育研究,2019,5,3.
[4]孔露,蒲遠波,李長青.鄉村幼兒教師專業素養現狀調查與分析——以四川省廣元市為例,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19,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