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美梅
摘 要:邏輯思維的培養是數學學科教學目的之一。與此同時,學生邏輯思維的發展同時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所以教師需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在日常教學中經常向學生滲透科學的、與邏輯相符的思維方法,促使其獨立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提升邏輯思維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邏輯思維;微課
一、微課相關概述
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而微課作為課堂教學的一項重要輔助方式,能夠優化教學流程以及課堂中師生互動方式,借助網絡技術,打破了傳統課堂中基礎的教學結構,是一種更加新型的教學方式。國外學者認為若是將微課與相關的作業和討論結合實施教學,便可以更好地達到與課堂授課時一樣的效果。而隨著國內外學者的深入研究以及進行的相關實踐,其含義也在不斷地豐富發展著,筆者看來,微課實質上是針對某個教學環節或者是某個具體知識點來進行的教學設計,以微視頻為教學核心,具備完整的知識結構。
二、微課設計原則分析
(一)主體性。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微課設計的時候,需要樹立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這是因為,只有學生處于主動學習狀態的情況下,思維才會更加活躍,才能更好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因而,教師通過數學微課進行教學時,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創新教學方式,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從而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探究學習。教師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進行實踐參與,能夠使學生在愉快的學習中,自己去發現問題、思考質疑,從而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從而提升邏輯思維能力。
(二)時間性。微課設計一般一個課程只會關注一個知識點,而同時由于小學生的特點,難以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因此,在進行微課設計時,需要有時間觀念,每個課程內容的設計都應盡量控制在十分鐘以內,從而避免時間過長、學生注意力分散以及內容過泛的現象。
(三)完整性、針對性。即便是微課設計,也應當是完整而具體,且有針對性。課程需要分為課程導入、學習、小結以及課后練習四個部分,或者是適當進行課外學習等。同時需要進行目的性較強的邏輯思維訓練,科學合理的教學過程設計,從而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比如說提供或者組織各種探索性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邏輯思維訓練。也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互動合作、相互促進、相互補充,從而提高邏輯思維的層次。
三、小學數學邏輯思維微課設計
(一)微課功能結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邏輯思維訓練微課設計時,需要為學習者提供清晰、統一的方向,從而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數學課程框架,在學習中慢慢構建自己的數學知識系統。而微課資源一般都是基于Flash的微課件、學習任務單、知識地圖以及相應的邏輯思維練習組成。其中基于Flash的微課件是微課中的重點內容,一般包含了課程輔助以及課程學習兩個模塊的內容。這兩個模塊的內容是相輔相成的,在基于Flash的微課件的微課資源中,更為突出教學趣味性,從而使學生能夠處于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更好地發現問題解決方法與提升數學邏輯思維能力。
(二)微課界面設計。微課使用對象是小學生,同時必須要通過網絡媒體去實現,因而在進行微課設計時,需要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認知能力水平。小學生電腦操作能力并不是很強,因此,需要有方便的操作以及簡單明顯的引導才能更好地讓他們使用微課學習。同時在微課設計時,需要注重色彩以及設計一些畫面感較強的圖像。一般微課界面設計主要需要考慮四個方面的內容:(1)導航設置。微課首頁設計需要簡單明了,除了必要的標題外,便是每個模塊的文字名稱按鈕,對相應部分內容進行鏈接;(2)按鈕設計。為了方便使用,可以設置文字按鈕、圖形按鈕以及立體式按鈕等;(3)頁面布局。進行頁面布局時,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特點以及需求,小學生對于色彩鮮艷的圖片類素材會更感興趣,而不是大篇幅的文字描述,因此,為了吸引學生注意力和學習興趣,在進行頁面布局時,文字要適量,適當增加圖片;(4)交互設計。在微課設計當中,微課教學內容和學生之間進行的交互主要是通過菜單選項、導航設置以及按鈕設計來實現。
四、合理選擇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教學方法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的有效手段。為了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教師必須合理選擇教學方法,精心設計教學環境,打造有趣、形象的數學課堂。通過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思維興趣,從已學知識過渡到未知的新知識,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和自由探索,享受探究的樂趣,收獲成功的滿足感。例如,講解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時,先引導學生回憶已經學過的矩形面積公式和推導方法,接著鼓勵其用割補法自由切割、重組平行四邊形,觀察能得到怎樣的新圖形。學生在動手操作過程中發現平行四邊形變為矩形,并嘗試列出了面積計算式,進而歸納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認真思考了問題,還做到了手腦并用,鍛煉了動手能力。也訓練了邏輯思維能力。通過這種方式,教師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保持其思維活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把握時機,靈活提出問題,這些問題最好具有開放性,不是教材中死板的問題,能夠使學生充分發揮聯想能力,體驗探索的樂趣。另外,教師可以針對某個知識點設置懸念,為學生留出一定的時間,引導其展開思考、發散思維,培養思維的獨立性,提高創新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入微課,不僅可以豐富小學生學習資源,同時還能夠有效開拓小學數學學習方式。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微課設計時,應當注重小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性地位,基于微課設計的基本原則來進行實踐教學,從而提升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喬燕.基于微課的小學數學邏輯思維訓練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5.
[2]楊黎敏.小學數學微課的設計及應用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5.
[3]李桂蘭.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J].學周刊,2014,(32).
[4]李根.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探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