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學瑞
摘 要:生物教學如果脫離實際抑或缺少教學策略,容易造成低效甚至負效的教學結果,容易使學生喪失學習信心和興趣,因此,營造高效課堂教學環境至關重要。本文就如何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提出具體策略。
關鍵詞:初中生物;高效教學;方法策略
高效課堂是新課改的重要教學目標之一,目的在改進教和學的方式方法,強調學生主體,反對被動學習,要求提升學生主動學習和積極探討的學習能力,在課堂教學中,不但要調動學生積極性,還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
一、初中生物教學存在的問題
生物課的高效體現在能用比較少的時間完成較多的內容教學,并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果,使學生收獲頗豐。反觀目前生物教學,受到教師水平和應試壓力的影響,課堂缺乏生動性教學和成體系的講解,學生難以聯系實際進行思維的發散,更無法積極主動學習生物,導致生物教學的低效。因此,教學觀念和多元化的教學策略時提升效率的關鍵。
二、初中生物課堂高效教學策略
(一)進行啟發式教學,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很多教師為了節省上課時間,常常一來就開始講解知識點,缺少循序漸進的聯系和啟發。學生掌握能力有限,一方面不能完整吸收知識,一方面容易分散注意力,這樣反而拖慢了課堂進度。正確的做法是先進行課堂的導入,并在必要環節穿插進行啟發探究式的學習,圍繞主題進行問題情境的設定。
例如,在《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一課教學中,雖然每個學生都有基本的生理常識,但是對人體內部的消化過程還是既熟悉又陌生,在正式上課前,用一段視頻介紹饅頭在消化道中的旅行日記,觀察思考饅頭從口腔開始在人體消化系統中經過了哪些部位和步驟的消化分解,建立形象整體的感知。學生在觀看視頻之后思考為什么會發生這些現象,從而啟發學生探究思考的熱情。新課導入十分關鍵,一方面能夠點燃學生學習熱情,一方面聯系生活實際的教學能夠給學生親切感,增加對新知識的理解。此外,在教學過程中要進行情境創建,比如,圍繞食物中不同影響物質的消化,教師可以創立游戲情境,提問淀粉在消化道中會遇到哪些關卡,讓學生在消化道的模擬圖中標識出來,回答正確并正確標識的學生進行獎勵。這樣能夠讓學生正確區分不同物質的消化部位和消化后的產物。
(二)利用思維導圖,建立完整知識體系
初中生物總的來說以偏記憶性的知識為主,很少有像數學一樣考察思維能力的知識,對于這類知識來說,構建思維導圖對形成連貫的知識體系和調動學生的記憶能力十分重要。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除了書寫綱目式的板書之外,應該帶領學生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幫助學生理清思維脈絡。
例如,在《血液循環》一課,學生對心臟腔室和血流方向以及血管關系等知識常常難以記憶,容易混淆。利用思維導圖和色彩、框架的圈畫,可以將血液循環和血液中物質運送過程精簡化,理清知識框架。比如可以用紅藍不同顏色的筆標識左右心房和心室,并用箭頭表示血流方向,在左右心房心室連接處書寫血管名稱,這樣就能很清晰表示血液循環在心臟處的過程。由于人體是一個互相聯系的整體,用思維導圖恰好強化了這種聯系關系,當完成其他知識的講解后,可以用思維導圖進行串聯,即完成了前述知識的聯系和復習,又能導入新知識,將一個立體的知識框架展示給學生。比如,上例中,可以將體循環和肺循環的思維框架圖在上圖中進行聯系,再拓展到循環系統和呼吸系統,形成"人體生命活動的能量供給"這一體系框架,組成一條完整的循環路徑,讓學生對人體內部的聯系有更深入的認識。
(三)靈活運用多媒體,開展形象化教學
由于生物知識大多具有微觀特征和生物抽象性,進行多媒體圖像和視頻的演示必不可少。教師要熟練掌握多媒體技術,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創新和改進,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本內容。
例如,在初中生物有關細胞內容的教學中,由于細胞是微觀物質,學生對于抽象的細胞缺少直觀的感受,較難形成深入的認識,因此,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關于細胞介紹的科普視頻和細胞結構的圖片,能讓學生較快形成細胞的形象化認知,還能認識到細胞形態雖然千差萬別,但是細胞中存在規律性的結構,通過顯微環境觀察記憶這些結構的形狀特點和功能特點。在細胞分裂一課中,學生常常混淆不同分裂過程的細胞形態,以及遺傳物質的分裂變化,通過形象的視頻演示,學生得以觀察真實情況下的細胞分裂過程,建立形象的聯想記憶。此外,教師在選擇多媒體素材時,要注重科學性和趣味性的統一,同時注重多元化,幫助學生建立科學探索的興趣以及對生物的豐富性認知,讓學生在學習生物知識的同時感悟到自然奧秘的神奇魅力,建立對世界和自然的新認知,培養學生的精神素質水平。
初中生物的高效教學要從學生主體入手,從轉變教學觀念開始,運用進行啟發式教學,活躍課堂氣氛;利用思維導圖建立知識體系;活用多媒體素材,豐富生物認知等策略,并進行契合實際的策略調整,才能切實提升課堂效率,提升學生生物學習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郭春弟.初中生物課堂的高效教學探究[J].生物技術世界,2014,(10):167.
[2]梁羽.關于新課程背景下初中生物高效課堂構建的有效策略研究[J].新課程·中旬,2017,(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