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和平
摘 要:中學體育課程要在改革創新中才能發展,那么在素質教育大背景下,體育教師應該不斷的加強體育教育教學實踐與理論學習,在教學中不斷認真總結與反思。只有這樣,中學體育教師才能站得高,看得遠,才能切實把握住體育課程改革創新的方向。
關鍵詞:教學;高中體育;教師;學生
在體育教學中,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往往會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再加上學生的基礎、個體差異、興趣愛好、接受能力不同,這些都會影響教學的效果。體育教師應從管理者的角度來研究學生的動機,讓他們發揮積極性并參與管理,實現自我, 滿足要求,這樣學生就會以高度的責任感積極投入到體育鍛煉中。在此基礎上,教師采用有效的管理手段,正確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從易到難、從簡到繁,使學生正確對待學習內容,完成學習任務,逐步提高體育成績,從而使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一、選擇性活動激發學生的主體參與
學生是教學過程的主體,選擇性是主體的自主性的表現,因而也是主體的基本規定性之一。選擇性是主體的本質屬性,體育課程的選擇性,真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為了深化改革,更好的推進素質教育,在體育活動的教學過程中,很多學校都加大學生喜歡的娛樂體育活動和教學競賽課程安排,突出"體育活動課"的活動為主的教學特點。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在身體素質、跳繩、球類、運動競賽、娛樂體育等項目上進行多種選擇性的活動,使學生在生理上、心理上得到滿足,以激發學生的鍛煉熱情,激發學生鍛煉身體的興趣,培養了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能力和習慣。學生是獨特的個體,學生的群體是一個充滿活力的集體,他們幾乎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與特長,選擇性活動關注學生身心發展的獨特性,保護和拓展他們的發展潛質,在另一程度了也鼓勵和培養了他們的愛好和特長。同時,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不僅達到了鍛煉身體的目標,鍛煉了學生的身心,也為他們積極參與體育課教學打下基礎,培養了學生競爭意識和團結協作勇于拚搏的精神。
二、注重教學內容選擇
在傳統應試教育模式的體育課堂上,教學內容的選擇往往是為了應付高考,為了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而忽略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與均衡發展,這就造成學生對于體育的認知出現偏差甚至是誤解,影響他們的科學體育觀念。所以在新時期,就需要我們能夠科學的選擇體育教學內容,教學目標要全面、適度、明確、具體。在備課時,教師設定的目標既要符合《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理念,又要充分體現體育學科的特點,讓學生的身體能得到有效的鍛煉和實實在在地學到一點有用的體育知識技能。讓學生進行體育學習時要有明確具體的學習目標,增強目標性動機,大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讓學生對活動的具體要求越是明確,他們進行體育活動的態度就越自覺。真正高效的體育課堂的教學目標一定是全面、適度、明確而具體的。為此,體育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就要牢牢把握住體育課程的理念和體育學科的特點,根據本校的條件和學生的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以獲取最大的教學效益。比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不同學習基礎,采取相應的教育策略,提升他們的體育技能,培養他們科學的體育觀念,促進他們身心的健康發展。
三、做好體育課堂教學中的評價
在體育教學評價中,學生個體之間身體性差異比心理性差異(智商)更明顯。采用標準評價,對天生的"差生"有失公允,對天生的"強壯"有失目標的激勵作用。這一點,對目標的可操作性問題,比其他學科具有更大的研究難度,給教學評價帶來了"沉重"。也給廣大教師的體育教學評價藝術提出了更高要求。筆者認為:只要提高教學評價的藝術性,"沉重"是可以逾越的。首先要改變傳統的觀念,把評定、篩選型的評價改為鼓勵、幫助性的評價,采用多種評價方法,指明努力方向,促進學習、培養自信心、自尊心。其次評價要反映學生的實際。要進行"因人而異"和"與時俱進"的評價,適當增加技術評定、態度評定和參與行為評定。對不同學校、年級、班級的具體情況,區別對待,進行更加符合實際的評價,給予教師一些自主性,可以自定一部分評價標準的權利,同樣也要給予學生具有一定的選擇性,以增強體育教學評價標準的權利,同樣也要給予學生具有一定的選擇性,以增強體育教學評價的思想性、適應性和全面性。對"差生"要有特殊的評價方式,同時還要配合"成功體育"的思想和實踐,開展"面對全體學生"的體育評價。體育教育評價的藝術性,還體現使學生在體育學習時更能與人合作,善于他人,遵守規則,愉快地合作學習、交流,幫助教評價同學,使學生在學習后更加親近體育。同時還應提出一些有濃度、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思考,不斷提高他們對與體育有關的社會現象、社會問題進行關注的加寬、加深他們體育素養,使他們能洞察問題、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相反,如果教師能把握這些所謂"差生"的閃光點,從思想上不歧視他們、放棄他們,從行動上鼓勵他們,多指導他們,當他們有點滴進步時,及時表揚、鼓勵他們。這樣取得的教學效果也肯定好。
總之,上好體育課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但我認為以上幾方面是在千變萬化的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共性規律,它貫穿在整個體育課教育過程中,是上好體育課的重要基礎。"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在教學中,教學方法的運用的幾個方面,要靠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鉆研,創造出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使教學質量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