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燕
【摘要】本文主要以高中語文構建主題閱讀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策略為重點進行闡述,結合當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為依據,首先分析高中語文構建主題閱讀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必要性,其次從立足于學生,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創設主題閱讀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熱情;擴展課外閱讀,增加學生主題體驗幾個方面深入說明并探討高中語文構建主題閱讀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有效策略,旨意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高中語文;主題閱讀;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閱讀教學作為高中階段語文教育的支柱,主題閱讀便是閱讀教育中的主要途徑,主題閱讀高效課堂的構建是高中學生學習質量提升的關鍵。所謂的主題閱讀教學模式,便是在閱讀課堂中把課內以及課外閱讀進行融合,將課外閱讀視作課內閱讀教學活動的輔助工具,給高中語文閱讀課堂的教學提供充分支持。結合現階段高中語文閱讀課堂教學實際情況,仍存在一些問題,怎樣巧妙地開展語文高效課堂,確保主題閱讀教學模式存在的價值充分發揮,是新時期每一位教師要深入思考的問題,以下為筆者對此給予的相關分析和建議。
一、高中語文構建主題閱讀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閱讀作為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關鍵手段,在某種閱讀主題的帶領下,可以便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以及語文素養的形成,針對學生今后的成長產生重要價值??傮w而言,高中主題閱讀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運用十分必要,主要有:首先,提高學生閱讀興趣,高中語文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主題類型的閱讀學習活動,學生可以在學習課內知識的同時接觸課外閱讀知識,便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閱讀興趣。其次,加強學生閱讀能力。高中語文教師在設計教學環節期間,重點結合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閱讀主題類型的文本,在無形中強化學生對自主學習的認知,便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最后,提升學生語文素養,針對高中語文課堂上主題閱讀教學活動,學生可以全面地加入到閱讀活動中,充分地和教師溝通,完善自身對閱讀文本的感知,促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加強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和提升,更加全面地了解文本內容和中心思想。因此在高中語文課堂上構建主題閱讀教學模式,為高效課堂的創建提供便利條件。
二、高中語文構建主題閱讀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有效策略
(一)立足于學生,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充分尊重學生,所有活動都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師起到引導作用,是學生主體原則的主要依據。學生主體性原則主要是在主體閱讀之中時刻尊重學生,以學生個性化需求和體驗為主設計。其一,要尊重學生個性化需求,在主體閱讀教學中,學生因為各方面原因認知不通,知識積累程度也存在差異性,主要是在實際活動中,心理和個性化需求不同導致的,所以需要學生在預習期間做到因勢利導,時刻尊重學生的個性為主,便于學生理解語文知識。其二,尊重學生個性化體驗,學生在主體閱讀教學活動中一直承擔的角色就是主體,所以教師要善于為學生提供可以體驗的條件,引導學生在閱讀中不斷成長和發展。在學習中要結合閱讀和作業設計同時進行,在預習期間要為學生播放相關音樂和視頻作為鋪墊,使得學生能夠從聽覺和視覺上產生不同感受,并且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直觀、形象畫面,強化學生認知,因此不斷提升語文教學實效性。
(二)創設主題閱讀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熱情
其一,表演情境的創建。表演作為大眾文化精神彰顯的有效途徑,針對高中階段的主題閱讀教學活動,教師要打破以往的灌輸式教學模式,組織學生通過表演了解文本中人物形象以及文本的中心內容等,比如高中語文蘇教版《林黛玉進賈府》的教授,教師在課堂上可以組織學生在閱讀文本之后,以角色扮演的形式體會文本中王熙鳳以及賈寶玉等人物形象,了解人心的微妙變化,之后在細細的賞析過程中,強化學生自身情感體驗,體現出高中語文教學的高效性。
其二,真實化情境的創建。高中學生自身而言,其具備一定的思維模式,而固定性的思維會降低語文主題閱讀教學的效果,所以為了賦予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的靈活性,教師可以給學生創建真實化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對文本的探索欲,提升教學質量。首先是導入環境的設置。導入環節的教學設計,教師可以借助先進教學技術向學生呈現學習內容,激發學生的感知,活躍課堂學習氣氛,比如高中蘇教版《鴻門宴》的教授,教師可以使用信息技術播放文本中涉及的動畫,促使學生直觀地感受到農民起義的氣勢,震撼學生的心靈,之后帶領學生走進文本的世界,領悟文本創作的主題。其次是過渡環節中情境創設,教師要依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適當地對閱讀內容進行過渡,比如《鴻門宴》的過渡環節教學設置,教師可以借助著名的詩句進行配合,包括《夏日絕句》等,充分地渲染學習氣氛,加強學生對文本的思考和領悟。
(三)擴展課外閱讀,增加學生主題體驗
其一,延伸學生閱讀范圍。高中語文教師要適當地對閱讀進行擴展,組織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外閱讀學習活動,引進課外學習閱讀資料,延伸教學的范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同時將主題閱讀活動和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融合,且生活作為一本大書,有較為豐富的知識和內涵,產生的價值會大于教材學習的價值。比如針對蘇教版中《琵琶行》的教授,教師可以依據視頻資料琵琶曲目加工課堂,充分地向學生展現出琵琶曲目具備的色彩鮮明以及情感激昂的特征,給學生全新的學習體驗,陶冶學生情操。其二,創新課堂教學形式。高中語文教師應該積極地對課堂教學形式進行創新,深入地和學生自身思維進行接觸,而學生不再局限于課堂學習內容,要可以從多個角度獲取信息,提升學生閱讀視野。比如高中語文蘇教版《荊軻刺秦王》的教授,在設計主題閱讀活動期間,教師要重點組織學生了解人物荊軻的形象,加深學生對英雄主義的認知,啟發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念以及價值觀念,凈化學生的心靈。此外,教師要立足于學生學習能力,借助信息技術給學生呈現荊軻出征的畫面,深深地集中學生注意力,促使學生自主反思荊軻身上具備的愛國情懷和勇敢積極的精神,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思想,堅定學生為祖國建設做出貢獻的決心,彰顯出主題閱讀活動教學的效用,推動高中語文閱讀課堂活動的高效進行。
(四)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對文章深入理解
如在學習《老王》這篇文章時,為讓學生可以參與至主題閱讀,對文章的內部更深入理解,可對文章主題更好解讀,可讓學生在上課前先閱讀課文,同時收集與文章有關的資料,通過課文、閱讀資料來感悟閱讀感,同時把自己所理解的主題進行提煉并于課堂上匯報。教師面對學生對文章主題不同理解時,需要及時引導、鼓勵,讓學生可以結合本身的生活經歷,進一步去解讀文章。這樣可以讓學生和文章近距離接觸,真正用心去體會文章的意義。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教師要精心設計主題教學環節,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結合教學目標適當地對教學內容進行加工,依據實際生活更新閱讀教學的腳步,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快學生創新意識以及實踐技能的培養效率,為學生今后的更好發展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李萌.奇文共賞始知道, 主題閱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嘗試[J].上海教育, 2017(z2).
[2]趙福樓.語文學習任務群教學的現實選擇——構建單篇閱讀與群文閱讀復合教學模式[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9(1).
[3]張俊杰.構建語文主題教學下的高效課堂[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7(11).
[4]翁建紅.高中語文閱讀的主題選擇與實施策略[J].名師在線,2017(23).
[5]馬進華.主題閱讀是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建設的主要途徑[J].新課程(中),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