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斗云
【摘要】本文主要對當前微課教學方式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應用現狀進行綜合性探究,分析了我國當前微課教育在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并以此來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期待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有效促進我國現代化教育教學事業的發展,并為學者的后續研究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微課介入;語文教學;傳統與革新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微課在我國當前大部分的中小學課堂上都具有一定的應用和實踐效果,尤其是在我國的初中教育教學階段擁有著更加廣泛的發展前景。通過微課的應用,不僅能夠有效將語文教學的內容和相關知識更加清晰、具體地呈現在學生的面前,同時還能夠在短時間內及時調動學生對于初中語文知識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性,使得乏味、無聊的課堂教學模式及時進行轉變。但是在筆者實際工作的過程中發現,當前初中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對于微課內容的運用仍然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之處,因此就極大地降低了微課教學應有的效果。針對此方面的不足,本文相應地提出了解決之策,以期來更好地促進我國現代化教育發展中微課的實際應用效果。
一、微課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一)時間安排不合理
將微課教學方式合理引入到初中語文課堂之中,其主要是就是以多媒體技術作為學生的語文知識基礎,并以此來達到課堂效率和課堂質量的目的。同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不能夠極好地把握實際的教學時間,因此就會造成教學時間安排不合理等各種問題的出現。這里的時間安排主要是涵蓋兩個方面的主要內容:其一,就是加強微課介入課堂的時間,加強課前、課中以及課后的具體時間安排;其二,就是要加強微課在整體課程中的實際時間占比安排,以此來加強各種時間的安排和合理運用。
(二)形式內容與興趣存在對立
從整體形式上來看,微課是一種顛覆性的課堂翻轉教學,其主要是從原本的互動式教學方式轉變成個人化的展現方案,使得預設的內容能夠有效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但是在教師現實操作和運用的過程中,部分學生主要是將微課看作是一種調節課堂氣氛的形式,導致學生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難以有效提起自身的學習興趣,繼而難以集中注意力于學習之上。
(三)實踐操作與理念產生沖突
當前家長對于教育過程中實現信息化教育普遍存在一定的抵觸心理,其主要是認為網絡上各種教育信息良莠不齊,初中生當前的學習自制力顯著不足,并且難以及時分辨外界信息內容的優劣,因此就會受到外界各種因素的干擾和侵害。當微課教學方式被應用于實際的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家長會認為其給學生的學習與發展帶來的消極影響大于積極影響,例如在課堂上會分散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導致學生對于互聯網更加迷戀,不能自拔。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也會對于信息技術的便捷性產生一定的依賴心理,以此對傳統的教育模式帶來極大的沖擊。因此,這種觀念就導致微課和教育實踐操作具有一定的沖擊性。
二、微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正確定位,提升教學效率
教師要及時擺正自身課程教學過程的具體地位體現,加強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體現微課資源與教學方式的統一與融合效果,并根據課堂實際的教學情況進行微課時間的合理安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對微課資源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將其看作是當前教育教學階段的一種輔助性的教育教學工具,而不是整體的教育環節和內容的體現,防止在教學課堂上使用微課的教學方式,而對課堂教學內容產生一定的影響。例如,在對《秋天的懷念》一課進行講述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選擇文章的部分內容進行微課主題的選用,“在文章標題中的秋天兩個字能否將其去掉?為什么?”學生在教師的提問之下,就會進入到熱烈的討論過程,在經過討論后,教師并不急于直接呈現給學生標準答案,而是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文章內容的深化分析與學習,之后在微課視頻的播放中讓學生自己尋找答案。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避免了直接給學生問題答案而導致學生不愿意動腦思考的問題,還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初中語文課堂的興趣性體現,并為后續的課本內容做出了極好的鋪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優化資源,激發觀看興趣
微課內容的講解過程應當遵循簡潔化的原則,以此才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有效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不斷進行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的創新,在網上盡可能尋找相關的微課資源進行有效性教學,以此來加強全網資源的收集與整理,并將其合理運用到自身的教育教學過程當中。再結合學生自身的實際需要和當前的學習狀況進行排列組合,以此來更好地發揮出微課教育的真實作用和教學意義。例如,在進行文言文的相關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微課網”和“好學網”等知名微課網站進行微課資源的下載和整理,并在其中篩選部分具有較好教學價值和教育意義的閱讀資料,以此來豐富教師自身的教學內容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三)轉變理念,營造通暢環境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及時轉變家長的錯誤觀點和想法,并及時與家長之間實現有效的溝通和交流,予以學生一定的網絡空間,使得學生能夠在信息時代下,通過信息技術的合理運用,豐富自身的文化知識內涵,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體會到信息技術給學習和生活帶來的便捷性。與此同時,教師還應當幫助學生加強自我管理和自我辨別的能力體現,以此來加強學生的網絡化高效教學能力。例如,教師可以組建一個家長群,并在群里適當為學生進行良好教學案例內容的分享,使得家長能夠通過親身經歷體會到微課對于語文教學課堂帶來的便捷性。并基于此相應提出部分改革措施和意見,以此來不斷對微課教學方式進行整體性的發展與完善,促使微課教學能夠更快、更好進行。在此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適當組織信息技術的交流與研討會,并聘請知名的教育教學專家以及各領域的優秀領導作報告,為學生和教師講解當前信息技術為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與危害,以此來引導學生正確地看待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增強自身的信息辨別能力,防止不良因素對學生的破壞與干擾。
三、結語
教育信息化技術的發展是當前新技術思想對于傳統教育理念的沖擊,因此在初中語文課程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引進微課這一技術手段,這對于初中語文的教育教學質量提升以及教學效率的促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要注重對微課的正確定位,有效提升微課在語文課堂上的使用效率,加強其實際的教育效果體現。及時優化當前的教學資源,轉變初中語文教師自身的教育理念,為學生營造一個更好的教育環境,以此有效激發學生對于微課的興趣體現,繼而達到提升初中生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黃蘭.微課在初中課堂教學中應用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15.
[2]郭琬.微課的應用及其開發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5.
[3]廖穎.初中語文微課程設計與應用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5.
[4]韓佳偉.初中語文微課程設計研究[D].保定:河北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