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龍
【摘要】語文教學因其擁有極其豐富的內涵而被教育所重視。高中語文中包含著大量的有關思 ? 維、想象、創造方面的內容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鍛煉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故高中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學術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本文從學生趣味出發,淺談如何培養高中生的語文創造性思維,并對此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議。
【關鍵詞】高中語文;培養;創造性思維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因語文中包含了大量的有關創造性因素培養的內容知識,因此,在語文這門課程的學習過程中,高中教師應該在授課過程中充分地鍛煉和提升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思維是指一個人相對其他人來說提出的與眾不同、新穎獨到的想法和意見,是一種獨屬于個人的思維活動模式。在思考中,凡是沒有現成的方法可以直接利用且不存在確定規則可以遵守循跡的思維活動,都屬于創造性思維中的一部分。創造性思維不是一種獨立于其他思維方式而單獨存在的思維方式,而是將許多種思維方式綜合起來,并加以辯證應用的一種綜合性的思維方法。在高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創造性思維是學生進行學習的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論是語文課本中的各種各樣的圖片,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抑或是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和發展,都是促進和鼓舞高中生創造性思維發展的誘導因素。因此,高中語文教師應盡量對這些因素加以運用,做到最大化地激發學生創造性想象力,從而激勵高中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一、求知興趣是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的首要條件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倍d趣,是當一個人認識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興趣的基礎,就是探索外界新事物。同時,一個人對某樣事所抱有的極大興趣,也是促使這個人狂熱的認識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動機。學生的興趣的產生出現與否和學生在生活當中遇到的事物和在實踐中的認知活動有著密切的聯系。同時,對一個事物的心理體驗也會影響求知興趣的出現,適當的愉悅感的出現,可以讓高中生對這個事物產生更為強烈的好奇心。而如果這種傾向性的愉悅感引發的求知欲可以在高中生心中長期而穩定的存在,那么就會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的一個強大的推動力,甚至于可以說可以成為學生學習語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動力源頭。與此同時,學生的積極性也會得到很大的加強,他們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而不是需要教師一遍遍地催促,也減少了學生對語文這門學科產生抵觸情緒的可能性。學生會自主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去,從而在他們的腦袋中碰撞出具有創造性的思維火花。高中學習過程是學生學習生活中負擔最重的時候,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在教授課程的時候,更應該注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及提高學生興趣的重要性,不能強制性要求學生學習,而是要堅持以啟迪的方式,對相應的內容提出疑問,努力刺激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情緒振奮起來,進一步產生求知欲。
例如在教授高三語文外國小說欣賞中的《橋邊的老人》時,可以先給學生播放一段關于當時法西斯進攻西班牙的視頻或者閱讀一些文獻資料,引起學生對時代背景的興趣,讓學生深刻地了解到當時老人深處戰亂中的危難和困苦,而老人這時候還在擔憂他的動物,體現了老人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中,依然難以掩蓋的人文主義精神。這樣,學生就能很好地了解這篇文章,并能夠主動的加以學習。
二、發散思維是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的重點
發散思維是什么?發散思維就是“由一到八方”,即舉一反三。發散思維的特征是想法和思路不會被一個人的習慣所局限,它會無限制地向四周擴散開來。如果想要培養高中生的發散性思維,就要讓學生學會去以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和解決一個問題,即多角度、多方法,以求獲得多種思路和方法。那么該如何訓練提高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呢?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一個點,教師應該給予學生引導,讓學生理解這個點,因為發散性思維是先從一個點出發,然后再進行發散。那么如果掌握了這個點,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發散思維能力也會得到很大的提高。其次,教給學生發散性思維的方法,首先要發揮想象,而后淡化標準答案,鼓勵多向思維,再是打破常規、弱化學生的思維定向,最為關鍵的,是大膽質疑,并學會反向思維。
例如孟子有言:“盡信書不如無書?!睍局皇且粋€參考物,真理包含了絕對性和相對性兩個方面,無論是什么,都有值得推敲的地方。作為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引導學生發表獨特見解,從而以此來提升學生創新能力。學生能夠在提出疑問和解決問題的時候創造性地學習書本內容,而教師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創造性地教授知識。機械記憶是死板的,而質疑能將機械性的記憶轉變為理解性的記憶,讓學生學會學習,懂得學習。
反省思維是一種對自我的檢討和認知,是對自身原有的想法進行糾錯和不斷加以研究和琢磨。因此,實際上自我反省是一種良好且有效的自我教育,是學生學會創新思維的重要途徑。
三、抓好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主要途徑
教師進行授課的主要場所就是課堂,教師想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就應該在課堂上做到以創新教育為靈魂。創新教育是指在當前語文教學改革模式下,創新的運用教學手段,比如提問、自糾等,而不是一味地填鴨式學習。高中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不僅是依賴于平時生活的積累和刺激,更為重要的是作為教師的指導。作為高中教師,應該努力在平時的教學課堂中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既要精心的設計用于提問學生的問題,又要引導學生將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概括出來,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讓學生主動地去討論和分析問題,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從中獲得啟迪,以達到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目的。寓言故事、文章改寫以及故事新編等,都是可以用于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一種手段。
例如在指導學生寫作時,可以要求他們以“水”為題材,聯系生活實際,從生活中引申開來,運用創造性思維,由“水”一詞開始,展開富有新意的聯想和想象,將“水”人格化,即把它變成一個有血有肉,有自己的思維和情感,有自己的生活經歷的人擺在你面前,以它來寫一篇蘊含著豐富內涵的小短文。
在這個過程中,既引發了學生對“水”的特性的思考,同時又讓他們從“水”引申開來,有效地進行了創造性思維的鍛煉。如果高中教師可以經常進行這樣的啟發,鼓勵學生運用想象力。長此以往,就能幫學生培養出創造性思維。
四、課外閱讀是培養創造性思維的輔助
高中教師指導和幫助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是高中生培養創造性思維的另一重要途徑。大量的課外閱讀能夠讓學生的眼界得到足夠的開拓,可以從書本中獲得與之對應的知識文化和思想,讓自身得到積累,從而啟迪心智,豐富想象力 。因此作為高中語文教師,應該積極鼓勵學生多閱讀課外,同時可以組織學生舉辦小說、散文、詩歌等方面的讀書交流會,討論會,讓學生之間進行友好和諧的交流,盡情地發表自己與他人不同的想法,將“讀”“品”相結合。這樣一來,學生既能在閱讀的這個過程中培養出與他人溝通交流的能力,又能提高豐富自己的創新思維。
五、總結
總之,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高中生的語文水平高低與語文創造性思維的具備與否有著緊密的聯系。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應該從學生自身出發,即培養學生對高中語文的興趣,讓學生對語文產生好奇和探求的心理,從而主動的進行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提高高中生的語文創造性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新艷.探討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語數外學習(高中版上旬),2013(10).
[2]李一娜.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赤峰學院學報(作文教學研究),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