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映章
關鍵詞:傳統經濟管理思想 ? 當代實踐 ? 啟示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作為市場主體的各類企業對于企業管理越來越重視。傳統管理思想和制度被逐漸摒棄,現代管理正如火如荼,與時俱進。但是傳統經濟管理思想仍存在著很多可以借鑒和學習的精髓。
一、傳統經濟管理思想的精髓與優勢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傳統經濟管理思想被注入了大量新的血液和能量,不斷發展中的經濟管理制度被注入新的管理方式和科學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傳統經濟管理思想的實踐經驗,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基于傳統管理思想演化和推進而來的,所以不得不說無論當代的經濟管理如何變化,傳統的管理思想一直對其產生著重要的意義,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1]。
(一)高度重視產權要素
在企業發展中,生產要素受到各類企業家和執政者的高度重視,他們提出了很多相關的思想理論及管理觀念。例如:在經濟管理中,曾與有人說“有恒產者有恒心”這種說法是基于社會中的產權關系與治理提出的一種觀念,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的產權及在資源分配上的重要性,及它們之間重要的關系。通過對產權所有人進行一定的經濟上的控制,這種經濟上的控制在很大一個程度上就產生了人們對于經濟的全方位控制局面的出現,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利用產權因素對經濟所有權進行控制。在春秋戰國使其在農業生產力上實現了有效的解放,在這期間出現的了土地私有權及自己土地可以進行自由的買賣的制度出現,這在很大程度上推進了農業的發展。在國家實踐小農經不斷發展與進步的同時,也對封建社會的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封建社會的快速發展[2]。對于產權制度對我國的影響的相關說法已經通過經濟學領域、管理學領域及經濟管理人員的到了證實?;谶z產權制度的基礎上,通過對社會及經濟制度的了解,在我國制定適合的經濟社會發展的管理制度。
(二)科學對待經濟管理
對于經濟管理,相關的思想家及政治家基于傳統經濟管理的思想下認為,它是社會這個有機整體當中的一部分,它不能脫離社會而獨立存在。儒家和法家思想曾經提出,隨著不同的經濟管理的發展也會隨之出現不同的經營管理、社會治理目標,所以現在傳統的治國政策中,經濟管理觀念存在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商業環境也在不斷的變化著,它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一定的波動性,這也是對于經濟發展找不到一個適當的控制策略。封建社會時期,統治者們為了達到穩定社會發展及鞏固自身的利益的目的,在當時的時期推行了重農抑商的政策。但是在小農經濟盛行的時期,不僅能在標準的范圍內穩定國家的經濟財政上收入,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國家的兵員得到穩定的提升,這種經濟的實行模式在戰亂中諸侯國家是相當有利的。這樣的情況產生之后又讓我國的經濟學管理者及工作者就應該以此為示,在進行經濟模式的選擇中及在制定經濟管理制度時都要將經濟模式中的政策的目的進行思考及研究。在對經濟建設及對于全市的經濟制度經濟分析制定方案時,不光引進先進的西方技術及政治經濟模式,還應該對我國的國情及經濟發展做到充分的了解,基于科學合理的模式下進行經濟管理模式的制定[3]。
(三)正確把握主要矛盾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傳統方式也在不斷的更新中,對著時代的變化在經濟管理制度的思想上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于封建國家的初步形成時期,戰亂不斷,國家想要在這種制度下生存與發展就必須發動戰爭,集中所有的力量進行反抗,在戰爭中取得勝利,才能使國家不斷的發展與進步。對于兩宋時期的重大變動,當時的統治者不僅要控制北方多數民族出現南下的形勢,又要在外交中以實際的措施進行控制,從而促進國家有穩定外交關系。這種政治問題的出現在一定程度是時當權者在對商業的發展上進行了積極的鼓勵,這種是基于經濟的背景之下來關顧自身的政權,為提升其對中央的政府的依賴與信任就應該不斷的增加與北方少數民族的經濟上的往來。對于經濟模式及思想有顯著影響的兩方面分別是:國際關系及政治因素[4]。所以在經濟管理中產生問題的思考中,不光要考慮到經濟在社會中的發展趨勢及發展上的邏輯關系,還應該對于其他能夠對經濟發展造成影響的因素進行深入的思考與探究。
(四)重視人力資源
人力資源是進行經濟管理的重要力量,在生產力要素中屬于主要資源。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各類企業的發展需要高素質、技能過硬的的人才隊伍,特別是在企業進行管理決策時更加體現出人才的重要性。高素質的管理人才可以為企業提供具有前瞻性的管理戰略,為企業的長遠發展考慮,為企業獲得成功指明方向并在企業管理中發揮最大作用。人力資源在現代企業經營管理中得到更加廣泛的關注以及重視,經濟發展的全過程中企業應進行人才儲備,不斷地豐富和完善企業的管理者隊伍,建設一批具有高文化、高技能、高標準的現代化的管理人才隊伍。
二、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存在的主要問題
隨著社會的發展, 經濟管理思想也會跟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而做出不斷地變化。如果依舊使用傳統的經濟管理思想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不足和缺陷不斷的表現出來, 并且有可能因為這些缺點不足影響和制約社會經濟的發展。不論是企業還是社會發展都是綜合的, 涉及的問題很多, 因此,選擇合理的管理方式才是提高效率的關鍵。
(一)理論視野的廣度和深度不夠
經濟學與管理學學派林立、眾說紛紜。但經濟學原理與實證分析領域的分歧并不是很大,分歧主要在經濟學原理的應用與規范分析方面。經濟學在不同時代都有比較權威的教科書,非權威的教科書也是大同小異;而管理學由于其人性假設分歧較大,幾乎沒有比較權威的系統的理論框架。這就從基礎上使得其理論視野的廣度與深度不夠,為基礎研究與社會實踐造成諸多分歧和問題。
(二)思想邏輯起點欠正確
傳統的經濟思想的邏輯起點主要包括:從企業開始,這是環節邏輯問題;從市場開始,這是橫向思維問題;從商品開始,這是交換邏輯;從政府開始,這是上下邏輯等,這些起點都沒有擊中思想邏輯起點的要害。主要原因是,傳統的經濟管理理思想都存在著立場問題,導致看問題有所偏重。正確的經濟思想,應該正確地從人類社會經濟的真實狀態出發,完整真實的看待人類社會的發展實踐。正是因為傳統的經濟管理思想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陷,從而導致了思想難以統一,指導經濟實踐就多有失誤。
三、傳統經濟管理思想的實踐啟示
現代經濟管理理念中,舊的管理理念逐漸被大家所遺忘。伴隨著社會發展產生新的發展理念,這種管理理念的更新也為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動力和成功;但是在這種成功之下,傳統的管理理念一直對現在的經濟發展產生著不小的影響,當然在管理者進行管理的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利弊制約的管理制度,現代管理制度需要在傳統的制度下進行研究,將傳統觀念中消極的思想及管理理念進行摒棄,使其中的優點及積極的一面最大化的進行展示,現代經濟管理思想從中受到啟發,進而提升現代的經濟管理理念[5]。
(一)將優秀的傳統經濟管理理念應用于現代企業管理
在傳統的經濟管理的思想中,對于人的規范管理是十分積極的,這對企業的管理者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將其用到現代的管理者的身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企業的發展,但是在對于企業管理者的高層來說,不能僅僅依靠著管理理念進行工作,還應該在道德上起到道德模范的作用。對于企業的管理來說這是一種人管人的管理制度,所以在管理當中人的行為能力及思想道德品質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二)更加注重人力資源管理
對于傳統的經濟管理思想來說,它是一種“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在管理當中以人為管理理念的思想制度[6]。這種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有著對于企業正面的管理意義,也能在企業的管理中實現它的價值,這種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企業的不斷發展,可以說對于企業發展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但是在這種的管理理念中也為企業再發展上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的長處,為他們提供自身發展的更高更好的平臺,促進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王博韜.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對當代經濟管理的影響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7,(12):23-24.
[2]周宇.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對當代經濟管理的影響分析[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23):258-258.
[3]胡煜輝.淺析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對當代經濟管理實踐的啟示[J].商場現代化,2017,(04):91-92.
[4]汪玲.探析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對當代經濟管理實踐的啟示[J].科技資訊,2017,(09):150-150.
[5]魏增華.試析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對當代經濟管理的影響[J].今日財富,2017,(16):87-87.
[6]張新強.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對當代經濟管理的影響探究[J].知識經濟,2018,(11):107-108.
(作者單位:中共日照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