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府龍
關鍵詞:足球產業 ? 校園足球 ? 協同發展
總體上講,我國校園足球的建設與發展仍處于建設發展階段,作為打造青少年健康人格、深化教育改革、促進體育強國建設的重要途徑,必須要協同各級教育部門、足球產業相關企業和機構以及社會各界的力量,共同為提升我國足球水平出謀劃策。足球產業與校園足球的協調發展,要把握一個主線和三個主要方面,即以足球產業帶動校園足球發展為主線,把控好相互促進、提高質量和科學管理三個方面內容,促進校園足球與足球產業的深度融合與發展。
一、校園足球現狀分析
(一)校園足球發展內在優勢
雖然我國校園足球仍處于建設發展的過程期,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布局規劃,從整體上看已經初具規模,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的建成標志著我國校園足球的建設步入了新的歷史階段,接下來將繼續擴大規模并向規模效益型方向發展。由教育部牽頭成立的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確立了足球產業向教育業滲透的趨勢餓相關管理體制的建立與完善。在社會資本的大力支持下,各類足球競賽的成功舉辦以及高校足球聯盟的建立象征著校園足球競賽體系的搭建已經成型。通過各級教育部門、體育部門以及企業的共同努力,足球產業與校園足球的融合規模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很大程度上調動了青少年參與足球活動、熱愛足球的積極性,形成了較好的校園足球文化環境。
(二)校園足球發展存在的問題
校園足球的普及作為與足球產業系統發展的基礎性工程,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重視,一方面是由于傳統教育觀念上、政績或者政策上的限制,另一方面受市場環境的限制,普及工作非常難開展。也有的地區將校園足球建設成了“形式足球”,為了應付政策、應付領導,違背了體育競賽的精神,這從根本上講還是觀念沒有擺正,沒有充分認識到足球運動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程度。政策至上是傳統觀念阻礙校園足球發展的表現之一。此外,學生家長“學習至上”的觀念根深蒂固,鮮有家長希望孩子在體育行業中嶄露頭角,相信隨著素質教育和多元化培養方式的開展這一觀念將有所改變,但對應試教育仍占主導因素的現如今講普及校園足球將會受到多方面的阻礙。
教學資源匱乏是阻礙校園足球發展的另一大主要因素。教學場地受限、課時被砍、師資力量不足等不但不能促進校園足球的普及與發展,甚至不能保證正常的教學活動,談何體育興國?現有的足球教師多由體育任課老師兼任,對足球專業知識知之甚少,學生學“假”球,校外聘請的專業人士又留不下來,加劇了校園足球的惡化。
二、足球產業與校園足球的協同發展分析
(一)保證足球產業帶動校園足球的主線不變
足球被譽為“世界第17大經濟體”,足球產值在整個體育行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產業從業者和教育者首先要充分認識到二者之間的關系,確認以產帶學的基本主線不變,即以足球產業的發展向校園足球輸送源源不斷的資源。同時,要不斷探求校園足球與產業化方向的結合點,進一步擴大校園足球的規模,以足球為主要產業的部門和企業要也要通過自身影響力為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參與到校園足球的場地建設、師資力量建設中,實現企業品牌推廣和校園足球發展的雙贏。
(二)協調好足球產業與教育之間的關系
在校企足球產業共建和校企合作過程中,需要協調好足球行業發展與教書育人之間的關系,以學生的健康成長為己任,不能以任何形式強迫學生參加足球訓練或比賽,而是以學生的個人興趣為主,本著自愿的原則,充分尊重學生的個人成長選擇。另外,要彌補足球教育不均衡的問題,以普及為主、精煉為輔,切忌一蹴而就的校園足球發展模式。校企共建模式引入的同時也要形成科學的規章制度和成熟的人才輸送模式,形成產業與校園之間有來有回的鏈條模式。
(三)提高校園足球發展的質量
校園足球質量的提升需要社會資本的投入、師資力量的提高、品牌效應的打造等多種途徑的融合。一方面,通過互聯網或其它手段宣傳校園足球競賽活動,在吸引資本力量參與的同時不斷擴大校園足球的影響力和規模,提高資本投入的數量和質量,但要把握校園足球“商業化”的度,在給予社會參與方足夠自主權的同時通過進一步的合作與交流形成較為成熟的“校+產足球”體系。另一方面,相關政府部門也要給予學校和企業相應的權利保障,擴大校園足球的影響力度。
(四)加強對足球產業和校園足球的科學化管理
隨著社會資本向校園足球的不斷流入,也暴露出越來越多的監管問題,為此必須加強對這一不成熟產業鏈條的監管,嚴格守住校園足球的伊甸園。首先,通過制度的建立健全推進校園足球市場化機制的建成,引入專業化的運營團隊管理校園足球的發展事宜,在滿足日常活動正常開展的前提下加大曝光力度,向社會展示校園足球的發展成果。其次,劃清校管與企管的界限,職責分明,建立風險防控機機制,切實為學生的人身安全和前途發展考慮。
三、結語
體育教育是教育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體育教改過程中仍然存在不少問題,需要進一步的改革和完善。校園足球作為體育教育的重點項目,應突破傳統單一教育模式的限制,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引入社會資本形成校園足球與足球產業共建、共享的協同發展模式,通過足球教學資源優化配置(場地建設、師資力量引入、教學內容改革等方面)、校企共建等途徑,進一步擴大校園足球的品牌影響力并樹立起良好的社會形象。
參考文獻:
[1]張碧昊,楊翠英.基于SWOT分析的我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發展戰略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9,(02):157-158+164.
[2]邊疆.校園足球推動高校體育教育的發展意義[J].農家參謀,2018,(23):204.
(作者單位:成都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