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小紅 尤云菲 周兵 馮關萍 王寧



摘要:以黔威3號苦蕎為試驗材料,研究鋁(Al)脅迫對苦蕎種子萌發及幼苗生長特性的影響,以探討苦蕎對鋁的耐受性。結果表明,與對照相比,低濃度的AlCl3溶液(100 μg/mL)促進了苦蕎種子的萌發,而較高濃度的AlCl3溶液(1 600~6 400 μg/mL)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種子的萌發,延緩了種子萌發進程,但是僅在6 400 μg/mL AlCl3濃度下對苦蕎種子最終萌發率的抑制作用達到顯著水平(P<0.05)。與對照相比,100 μg/mL AlCl3溶液對苦蕎植株的株徑、株高、根長、分枝數及葉面積產生促進作用,且對株高、葉面積的促進作用達到顯著水平(P<0.05),而400~6 400 μg/mL AlCl3溶液則對相應指標產生抑制作用,且在6 400 μg/mL濃度下對株高及葉面積的抑制作用達顯著水平(P<0.05)。與對照相比,除100 μg/mL濃度處理外,AlCl3溶液對苦蕎的生物量積累和分配不產生顯著影響。由以上結果可見,苦蕎對鋁脅迫具有一定的耐受性。
關鍵詞:鋁脅迫;苦蕎;種子萌發;幼苗;生長特性;生物量
中圖分類號: Q945.78;S517.01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9)08-0068-04
鋁(Al)脅迫是酸性土壤中影響作物產量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1]。當土壤pH值小于5時,非水溶性的固態鋁主要以Al3+的形態存在于土壤溶液中,直接對植物根系產生傷害作用,進而影響整個植株的生長發育[2-3]。在我國,以紅壤為代表的酸性土壤廣泛存在,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及其以南的廣大區域,占全國耕地面積的21%[1]。因此,探討植物對酸鋁的適應性一直以來是生態環境領域的研究熱點。目前,大量研究表明,鋁脅迫對大豆(Glycine max)、水稻(Oryza sativa)、油菜(Brassica napus)、西瓜(Citrullus lanatus)、玉米(Zea mays)及大麥(Hordeum vulgare)等作物的生長和生理活性產生抑制作用[4-8],但不同作物種類、同種作物的不同品種對鋁的耐受性存在差異[9-11]。在耐受性機制方面,主要是鋁脅迫導致植物根冠細胞壁溶解斷裂,細胞基質成為分散的碎塊,淀粉粒堆的重心偏向不明顯,甚至消失[12],從而使其細胞壁彈性下降[13],根結構破壞,嚴重降低了植物對水分、無機鹽的吸收能力[8-9];同時,鋁脅迫導致植物葉綠素含量下降,光合作用能力降低,干物質的積累受到抑制[14-16]。由此可見,雖然目前針對鋁脅迫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已經開展了大量研究,然而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鋁脅迫對植物種子萌發、幼苗生長及生理活性的影響方面,關于鋁脅迫對植物生長繁殖的影響還少見報道,缺乏系統的認知。
蕎麥是我國干旱區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因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保健藥用功能而倍受人們關注,被廣泛種植[17-18]。目前,人們栽培的蕎麥種類包括甜蕎(Fagopyrum esculentum)和苦蕎(F. tataricum)2種。有研究表明,低濃度(20 μmol/L)的鋁鹽溶液促進了甜蕎品種春紅1號根的生長[19]。在高濃度鋁的脅迫下,甜蕎的發芽指數下降,幼苗根的伸長受到抑制,并且隨著鋁濃度的升高,抑制作用更顯著;但是蕎麥可以通過提高過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加可溶性糖(SS)和脯氨酸(Pro)含量來增強其耐鋁性[20]。同時,甜蕎一方面通過根系向外分泌草酸,使土壤中離子型的Al形成不溶的草酸鋁,另一方面吸收一部分溶解的Al,通過木質部運輸到植株的葉片等部位,從而提高其耐鋁性[21-24]。由此可見,甜蕎具有較強的耐鋁能力。而關于苦蕎耐鋁特性的報道相對較少,僅Yang等通過比較8種苦蕎品種在鋁脅迫下的根伸長的情況并評價了其耐鋁性,結果表明,不同苦蕎品種間的耐鋁性存在差異,其中川蕎的耐鋁性較強,六苦2對鋁脅迫比較敏感;同時Yang等研究認為,品種間耐鋁性的差異與其根尖排斥鋁的能力密切相關[25]。然而,目前鋁脅迫對苦蕎種子萌發及其植株生長發育產生的影響還不清楚。為此,本研究以黔威3號苦蕎為材料,研究在不同AlCl3濃度下苦蕎種子的萌發特性及其植株生長特性、生物量分配特性,以期揭示苦蕎在鋁脅迫下的種子萌發、植株生長響應規律,同時也為苦蕎在酸鋁性土壤上的種植提供理論基礎。
1材料與方法
1.1植物材料
本試驗在井岡山大學生物園開展。黔威3號苦蕎種子,由貴州師范大學蕎麥產業技術研究中心提供,在實驗室中以低溫(4 ℃)儲存,于2015年7月將苦蕎種子播種于苗床中,當幼苗株高為15~20 cm時,選擇大小較一致的種苗,移栽至大小為21 cm×21 cm的黑色塑料營養種植袋中,栽培基質配比為 V園土 ∶V草炭土 ∶V河沙=3 ∶1 ∶1。恢復10 d后,進行試驗處理。
1.2種子萌發測定
選擇50粒籽粒飽滿的苦蕎種子,置于鋪有濾紙的直徑為9 cm的玻璃培養皿中,加入10 mL不同濃度的AlCl3溶液(濃度分別設為0、100、400、1 600、6 400 μg/mL),pH值為4.5,然后置于溫度為(25±1) ℃、光—暗周期(L—D)為12 h—12 h的培養箱中進行培養,之后以胚根突破種皮1 mm為萌發標準,每天統計種子的萌發情況,并計算相應的萌發率,連續3 d無種子發芽視為發芽結束。每個處理重復5次,每個培養皿視為1個重復。
1.3鋁脅迫下苦蕎植株生長性狀的測定
按處理濃度將移植的苦蕎植株分成5組,每組進行相應的濃度處理,每天、每盆加入10 mL不同濃度的AlCl3溶液,將溶液澆灌在植株半徑5 cm的范圍內,并進行正常的水肥管理,加AlCl3溶液和水肥管理間的時間間隔不少于3 h,15 d后將植株完整地挖出,測定相關數據,包括株徑、株高、根長、分枝數及葉面積等。每個處理4個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