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潔萍
摘 要:美術教學應設計有差異的內容,讓不同的學生都能自由選擇;設計有層次的內容,讓學生在適合自己的層次上進行美術學習;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創作,讓學生增添學習的動力和信心。
關鍵詞:差異;美術課堂;內容;層次;個性化
中圖分類號:G623.7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9-0090-01
教育家德廖莫夫提出,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寫詩、唱歌,但是所有的孩子都會畫畫。由此可見,美術教學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目前小學美術教學一般采用的是大班授課的方法,這種方法忽視了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也抑制了學生的創造性和多樣性發展,對學生的個性化成長會產生不利的影響。筆者在美術教學中嘗試采用差異性的教學方式,根據學生的不同能力水平,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這樣能讓課堂形式變得更靈活,也能讓學生得到更好的成長空間。
在設計教學內容時,筆者充分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用有差異的內容讓學生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由于學生的生活經歷、體驗感受都有所不同,如果限定了學習內容,就很可能讓一部分學生有共鳴,而另一部分學生沒有共鳴。所以筆者設計有差異的內容,讓不同的學生都能自由選擇。
在教學“水墨山水畫”這部分內容時,鑒于學生的學習能力有所不同,筆者在教學中也采用了不同的教學方法。對于能力較強的學生,筆者在簡單地介紹了水墨山水畫的繪畫技巧后,就組織學生展開自主探究活動。學生可以通過自主欣賞繪畫作品的方式,鞏固自己習得的知識點,還可以嘗試探究,了解中國水墨山水畫的基本造型技能。對于能力較弱的學生,筆者采用層層遞進的教學方法,首先展示具體的山水照片,將其與水墨山水畫進行對比,讓學生了解中國水墨山水畫如何通過繪畫技巧展現不同的山水形貌。然后,指導學生掌握各種不同的繪畫技巧,并讓學生對照山水畫的內容進行分析,說說每一個部分分別采用了哪種繪畫技巧,再讓其和能力較強的學生在一起展開賞析活動,分析山水畫的空白、墨色的展現,嘗試理解山水畫的意境。
楊景芝教授認為,具有原創性的兒童畫有時會出現和大師的繪畫相似的特點,由此可見,學生之間出現差異往往是一種創意的體現。可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學習內容,能讓學生的創作更具有創意。
在開展美術教學時,筆者將巴班斯基的教學過程最優化作為基礎理論之一,根據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興趣和個性差異設計有層次的美術教學活動。每一個學生在選擇作業前都要先思考一下自己的能力和層次,然后選擇適合自己的難度層次。在教學“動物樂園”時,由于不同學生的能力有差異性,筆者在教學中也采用有層次的教學方法。教學的第一層是讓學生了解如何才能更好地展現動物。筆者引導學生展開網絡搜索活動,找到各種動物,并采用素描的方式畫出這些動物的姿態。此后筆者又提出了難度更高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在大自然中,這些動物都在自由地奔跑,那么如何才能展現出它們的動態呢?”這不僅要求學生畫得像,更要求學生畫出神韻。如有學生提出:“在畫鳥兒飛翔的時候可以畫出舒展的樣子,這樣就能展現出鳥在天空飛翔的樣子。”最后一層是讓學生思考如何才能合理構圖,讓動物樂園展現得更為合理。筆者指導學生思考哪一種動物才是自己最想表現的,并思考它應該位于畫面的哪一個位置,如何能體現出它和其他動物之間的比例關系。
這種對號入座的學習方式能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能力有充分的了解。這樣學生就能在適合自己的層次上進行美術學習,不斷地靠近自己的最近發展區。
學者華國棟認為現在的學生作業已經不限于鞏固知識,因此作業須多樣化、個性化。在美術教學中,筆者也充分認識到了這一點,鼓勵學生在完成美術作品時展現出自己的創意,體現出個性化的一面。對于學生的創意,筆者總會給予正向的鼓勵,這樣能促使學生更積極地投入到創作中。
在教學“詩配畫”時,筆者給了學生更多的自由,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進行自由展現。首先筆者引發學生思考:“大家學過哪些優美的詩篇呢?如果讓大家嘗試用畫面將其展現出來,大家會如何創作呢?”為了讓學生熱身,筆者首先選擇了《山居秋暝》等若干畫面性強的詩歌,并展示一些圖畫,讓學生進行匹配,看看這些詩歌配哪一幅畫最好。此后筆者鼓勵學生展開自主思考,選擇一首自己最喜歡的詩歌,然后思考該如何畫出詩歌中的意境。對于能力更強的學生,筆者還嘗試對其進行激勵,讓其嘗試自己創作詩歌,并配上能展現詩歌意境的圖畫。這樣的繪畫活動給了學生更大的自由度,讓學生能各展所長,畫出自己對于詩歌意境的理解和體會。
在個性化創作中,學生不再模仿教師的畫,這可以避免學生進行概念化的作品創作。筆者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創作,發揮想象力,讓學生在自由馳騁的思維中增添學習的動力和信心。
總之,教師教學時應立足學生的個性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美術教學也要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在教學內容、教學層次、個性創意等方面體現出差異化的教學思路,讓學生在有彈性的課堂展露才華。
參考文獻:
[1]熊偉.“差異教學”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運用——以資源利用為切入點[J].美術教育研究,2018(10).
[2]仲廣麗.小學美術差異教學分層作業的設計與操作[J].美術教育研究,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