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煥
【摘要】在經濟全球化環境下,帶給國有企業既有機會也有威脅。為了能抓住機會降低威脅,需要國有企業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時改進,重視財務風險防范工作,全面地分析財務風險的來源,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范,使國有企業能更好地發展。
【關鍵詞】國有企業? 內部控制? 財務風險? 防范措施
財務內部控制對企業長期發展穩定至關重要,也是企業運行的基礎,目前來看部分國有企業的內部管理制度也并不完善,需要從管理理念、企業文化、執行力、員工配合等各方面入手建立和完善適合企業發展的切實可行內部控制制度,使國有企業更加健康穩定快速的發展。
一、企業內部控制與財務風險之間的關系
國有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想降低財務風險,需要內部控制對其支撐。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目標與防范財務風險目標具有一致性,都是為了保證企業經營合法合規、資產安全、報告信息真實完整、提高經營效率等。國有企業主要通過制度的制定與實施來進行總體層面的內部控制,通過規范交易層面的業務流程來防范財務風險。通過開展財務風險管理工作,將財務指標和經營指標結合分析,更容易識別國有企業的重大風險及值得關注的特別風險,從而制定合適的風險防范措施,對財務風險、財務危機進行有效的控制,提升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效率。
二、現階段國企財務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有些國企的高層管理人員對財務內部控制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
目前很多國有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對財務內部控制重視程度不夠,同時對財務內部控制沒有準確的認識,在實際管理工作中就很容易忽視財務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很多管理層受到利益驅動過于注重銷售卻輕視了財務內部管理。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也不夠健全,很多國有企業往往側重于事后補救。一般都是在等國有資產損失后甚至出現犯罪事實以后再實行事后補救。比如某國企管理層對內部控制不重視,觀念守舊,認為財務只要簡單記賬,縮減人員、增加工作量,使企業應收賬款與客戶單位長期不核對,造成不法分子鉆內部控制不嚴的空子,實際應收款已經收在銷售人員手中卻長期不上交,造成國有資產大量流失。
(二)內部審計獨立性欠缺、未設專門的審計部門
很多大型國有企業雖然有內部審計的環節,但是沒有設置獨立的審計部門,往往內部審計還是由財務部門負責,由財務負責人統一管轄。這樣使內部審計受到牽制,等于自己對自己審計,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無法對本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和各項經濟活動的真實、合法、效益進行監督檢查,而且也無法對審計事項作出公平、客觀的評價。單位領導對內部審計不重視,相關部門不配合,內部審計人員無高水平、高素質,內部審計的技術、方法、條件、手段已經落后,都會影響內部審計的效果。
(三)公司管理層缺乏風險意識
由于現代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知識經濟席卷而來,使現在國有企業的市場經濟環境競爭日益激烈,企業隨時隨地都面臨著巨大外部風險。而很多企業管理者思想守舊,風險意識淡漠,例如企業資金結構不合理,應收賬款催繳不及時,過度依靠銀行借款來維持正常經營。當銀行借款政策收緊,或是企業經濟效益大幅下滑,資金鏈很有可能斷裂,一旦無法償還到期債務致使企業破產。同時企業過度依靠銀行借款也會大大增加企業的資金利用成本。
三、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及財務管理創新的途徑
從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如果國有企業內部控制體系不完善再加上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就會導致腐敗現象的發生。腐敗現象會極大影響國有企業的凝聚力,不利于國有企業的健康發展。所以,通過以下途徑加強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和財務管理創新非常有必要。
(一)改進國企管理機制,優化國企內部結構
國有企業要改進內部管理機制,加強現代化企業制度建立,通過先進的管理模式促進企業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對于國有企業內部的權力機構要進行優化,加強責任制度體系建設,注重國企領導權力間的制衡性和適用性,避免“一言堂”的出現。國有企業要將內部控制管理制度落到實處,通過完善的信息化渠道獲取企業經營管理的實際情況,對各種潛在的風險制定預防措施。企業經營管理的每個階段都要有專門的組織或者部門負責,既要有具體執行部門還要有事后監督部門。通過全面的內控管理提高國有企業的財務創新管理能力。
(二)加強企業的財務風險管理,完善企業財務管理監督體系
國有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穩步發展,就必須加強企業的財務風險管理,完善企業財務管理監督體系。對企業面臨的各種財務風險要及時的識別和預測,對風險的級別要進行評估,以便建立有效的防范體系進行應對,通過有效的風險管理將風險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另外,國有企業要加強內部監督機制,企業可以建立內部審計機構,通過內部控制管理系統定期對各部門的財務報表進行審查,對各種違規現象及時發現,及時處理,避免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和發展。國有企業還可以引入外部審計機構。外部審計機構具有專業性和權威性,可以利用自身專業的知識和豐富的經驗對企業的財務情況進行全面的審計,得出科學的審計結論,為企業的內部控制的薄弱環節提出改進建議,完善企業的財務管理體系。
(三)加強財務系統的信息化建設,建立財務風險防范系統
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能夠有效的提高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企業要實現高效的內部控制管理,就必須促進信息化建設,建立先進的財務信息系統和風險防范系統,對各種信息和數據能夠及時收集和整理,方便相關管理人員分析。選用業務能力較強,綜合素質較高的管理人員加入企業的風險管理機構。對企業運行的項目進行風險評估,為企業的決策者提供有效的信息,以確保企業科學合理的發展。
四、結束語
總之,國有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要保證國有企業健康有序的發展,避免不必要的企業資源的浪費,必須加強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和財務管理創新,利用現代化的管理手段,提升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和財務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龐璐.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及財務管理創新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4.
[2]鐘春展.試論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及財務管理創新[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6,(1).
[3]李文萍.中小型企業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21).
[4]張東寧.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建設與評價探討[J].金融經濟,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