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潔
【摘要】互聯網,也稱為英特網或者因特網,它是由不同網絡相互聯結、彼此溝通形成的龐大網絡,每個網絡都有自己獨特的IP地址,不同網絡之間通過特定的協議相互連接,形成一張網住全球的“大網”。隨著互聯網行業的普及和快速發展,互聯網被應用的越來越廣泛,各個行業都能通過互聯網獲得極大的發展空間和效率提高。科技促進經濟發展,其是對促進金融行業的發展尤為明顯。隨著社會的需要,一些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了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從而孕育出來了新時代的互聯網金融。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商業銀行;大數據;影響應對
在2018年第十四屆北京中國金融年度論壇博覽會開幕中,農信銀資金清算中心運營總監尚陽參加中國商業銀行創新發展峰會論壇并發表演講中講到:“互聯網金融和商業銀行應該是競合關系。”新科技產物的發展必然會傳統商業產生一定的影響,甚至是淘汰掉舊時代的傳統業務,但事物的發展必然有其原理和曲折性,互聯網金融和商業銀行眾作為競爭和合作的復雜模式關系,如何相互影響和應對,如何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尤為重要。
一、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歷程和現狀
任何事物的產生都是量變引起的質變結果,金融行業也不例外,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產生及發展都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生活水平的需要同社會先進生產力之間的產物。互聯網在金融行業的最早運用要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美國1995年出現的安全第一網絡銀行(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SFNB)為標志,互聯網金融由此誕生,這是互聯網行業在金融行業運用的一座里程碑,之后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互聯網迅速在世界各地區發展起來。我國也不例外,互聯網在中國金融行業的發展主要分為三個時期,下面就來簡單梳理下。
(一)孕育新生時期
據相關資料調查結果顯示1993年,電子商務作為一種全新的商務運作模式應運時代而生,標志著人類的商務活動被互聯網帶入全面的電子化時代。在零五年之前,互聯網金融主要體現在為金融機構提供網絡技術服務。這一時期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金融形態尚未產生,只是在孕育過程中。這個時期的互聯網的運用主要是在基于傳統的金融機構簡單的把金融業務復制到互聯網上,從而利用互聯網的大數據功能開展一些基礎的金融業務。隨著社會大眾的需求和時間效率成本的節約,各大銀行業開始建立自己的網上銀行,一直到零四年互聯網金融得以孕育成功有生長的基礎環境。
(二)萌芽發展時期
前期的社會發展和互聯網的廣泛應用,為后期互聯網金融的成長提供了便利的環境條件,更孕育了的成熟的發展空間。零五年到一二年是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起步階段,這時期的銀行金融和互聯網的結合從早期的表層技術層面的結合轉而逐步深入到業務領域的結合,為了解決電子商務、貨款支付不同步而導致的信用問題,方便買賣雙方交易過程中信用中介的第三方支付平臺應運而生,并迅速發展,2007年互聯網金融的一個標志性業務形態——P2P網貸誕生,中國第一家P2P網絡借貸平臺“拍拍貸”成立,p2p網貸的誕生真正標志著互聯網金融時代的到來。
(三)高速發展時期
有了前期的孕育產生和環境鋪墊,在一三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迎來了生命的高速發展時期,余額寶服務推動互聯網基金模式鋪開,隨后12306網站正式支持支付寶購票,全國各家便利店也支持支付寶條形碼支付。2013年9月,由螞蟻金服、騰訊、中國平安等企業發起設立了國內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保險”;在這一年中,互聯網巨頭們紛紛借勢推出互聯網理財業務:一四年時期互聯網金融真正意義上在中國遍地開花,發展呈現出井噴趨勢。
(四)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現狀
地球上任何事物都存在生長周期和發展限制,互聯網金融也是如此。劇相關金融調查資料報告顯示,中國互聯網金融在2016—2017年期間,國家加強了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政策,整頓了P2P平臺的不合規操作流程和風險監控,讓互聯網金融相關平臺有一定的正規性。但截至到2019年目前來看,互聯網金融仍然還存在很大的問題。例如:金融監管體系尚不完善、容易出現違約以及變相的高利貸等等,這些問題如果能夠等到有效的解決,那對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將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二、商業銀行的發展歷程和現狀
商業銀行是銀行種類中的一種,英文名稱為Commercial Bank,簡稱CB,它的主要業務除了一般性的存款、貸款匯兌和儲蓄以外,還承接一些信用中介業務,是商業經濟運行中的重要金融機構。商業銀行歷史悠久,最早的商業銀行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就已經出現,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商業銀行通常根際深厚,在金融市場競爭中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和競爭力
(一)孕育新生時期
11世紀,意大利的威尼斯曾是重要的國際貿易中心,商品貿易繁榮,一部分商人敏銳的發現,當時落后的支付手段成為制約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原因,于是這部分商人從傳統的商品經濟貿易中脫離出來,專門從事商業貿易中的貨幣鑒別、衡量和兌換,這就是商業銀行的雛形。
(二)發展壯大時期
在頻發的國際商業貿易中,原本的貨幣兌換逐漸發展成為貨幣保管,許多大商人為了安全起見,常將自己的貨幣交由這些機構保管,機構為商人開具相應的貨幣保管收據,商人有需要時再用收據提取自己的貨幣。在這個過程中,機構向商人收取一定的費用,又通過把商人的貨幣出借各其他人獲取利息,從而獲取了大量的財富。到了十六世紀末,世界上首家商業銀行——英格蘭銀行在倫敦成立,此后各資本主義國家紛紛效仿,商業銀行開始正式成為銀行體系的一種,因此可以說因格蘭銀行開創了屬于現代商業銀行的時代。
(三)商業銀行的現狀
中國的首家商業銀行是1897年在上海成立的中國通商銀行,這是中國人自辦的第一家銀行,標志著我國現代意義上的商業銀行產生。中國的商業銀行雖然出現的時間比較晚,但是發展快速,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商業銀行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不斷調整自身的結構,2003年12月,為了適應當時分業經營的特點和混業經營的發展趨勢,我國進行了新一輪的商業銀行法修訂,調整了原有《商業銀行法》中關于禁止商業銀行進行混業經營的有關規定,使商業銀行在商業經濟發展過程中更具優勢。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現今的商業銀行早已被賦予更廣泛、更深刻的內涵。
三、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傳統業務的影響和應對
新事物的產生是社會進步的具體表現形式,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循序漸進的過程,現今世界是互聯網的經濟社會,勢必會對商業銀行的傳統業務造成一定影響,影響主要是在存款業務、貸款業務、中間業務、盈利能力等方面,有挑戰不僅僅意味著風險更意味著思辨和成長。
對于互聯網金融給傳統業務帶來的沖擊,商業銀行更應該深入踐行新發展戰略,構建“凝聚資源、服務大局、當好橋梁、從嚴治績”的四維工作格局,通過科學有效、緊跟時代、貼近時代的經濟管理建設,以銳意進取、不懈奮斗的實際行動去組織充分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搭建平臺、完善機制,把企業成長成才與銀行改革發展緊密結合起來,讓企業有更多獲得感、成就感,為全行戰略的實施提供資源支撐。倡導有擔當、講誠信、攻專業、思創新的發展價值觀,運用新媒體宣傳、主題實踐、創新論壇等多種形式、多種渠道,把價值觀融入到日常工作和自覺行動之中,真正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優化銀行貸款欄目設置、提升欄目內容品質、提高傳播時效,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多的優質經濟“養分”。
四、結束語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和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沖擊了傳統的商業銀行,在這一趨勢下,商業銀行必須依托于新技術,適應電子化支付的時代需求,開創網絡在線商業銀行服務,跟上時代步伐促進商業經濟平穩發展。
參考文獻:
[1]肖寧.互聯網金融沖擊下我國商業銀行的困境及應對措施[J].中國市場,2016(11).
[2]人民銀行秦皇島市中心支行課題組,楊啟明,邊江.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銀行業的沖擊及應對策略[J].河北金融,2016(3).
[3]王研.互聯網金融發展背景下的商業銀行應對策略探析[J].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4).
[4]王玉晨,楊運森,王博.互聯網金融沖擊下傳統商業銀行的應對策略研究——基于SWOT分析方法[J].屈波,西部金融,2015(1).
[5]王念,王海軍,趙立昌.互聯網金融的概念、基礎與模式之辨——基于中國的實踐[J].南方金融,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