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聯網+一方面為我國國企物資采購管理帶來發展機遇,另一方面也帶給國企很多挑戰,由此就需要國企采取相關應對措施,以便把握機遇、迎接挑戰。該研究主要分析當前國有企業物資采購管理中的主要問題,并探討互聯網+背景下如何創新國企物資采購管理模式。
【關鍵詞】國有企業? 互聯網+? 物資采購? 管理? 創新方案
隨著近些年我國財政秩序逐漸規范化,使得國有企業物資管理與采購工作也得到規范,尤其是在互聯網+社會背景下,互聯網與物聯網促進了物資管理模式的共融,為國有企業物資管理提供了諸多便利,同時也加強了國有企業物資采購管理的指向性。該研究主要分析當前國有企業物資采購管理中的主要問題,并探討互聯網+背景下如何創新國企物資采購管理模式。
一、國企物資采購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盡管在財務管理特別是財務風險管理控制的推動下,我國國企物資采購管理逐漸改善了傳統粗放式管理模式,逐漸轉型為集約式管理。然而,國有企業物資采購管理依舊存在諸多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一)高度集中下滋生不當利益鏈條
因為國企普遍具有較大生產規模,所以在采購原材料物資方面大多是選擇招標供應或者集中采購模式,雖然在體制化采購風險管理上較為規范,然而該周期性或階段性物資采購往往會在某節點影響到物資價格,高度集中采購鏈條中,很多供應商為增加利潤,而通過多種形式和國企物資采購人員變相建立關系,由此就極易形成不當利益鏈條,給國企經營帶來很多安全隱患。
(二)原材料無序存貯增加企業成本壓力
根據企業實際生產計劃采購原材料物資,不管是何種類型企業均屬于正常行為。然而,因為國有企業生產計劃有著較為龐大的規模,所以沒有根據生產進度采購原材料物資的行為往往較為普遍,而如果國有企業一味增加物資采購基數,生產進度無法獲得提升狀態下,就會直接提升國有企業的物資采購成本,甚至會對國有企業資金鏈產生影響,嚴重威脅著國有企業的正常運轉。
二、互聯網+背景下創新國企物資采購管理的方案
分析國企物資采購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發現,這是由于企業經營策略或財務管理不當所造成的,但事實上該局面具有較多不可控因素,和國有企業物資采購人員、決策層未將物資管理工作納入意識形態有著很大關聯。所以應該在互聯網+背景下不斷創新國企物資采購管理模式。
(一)在互聯網與物聯網融合下完善國企物資采購管理體系
分析市場商業法則發現,物品隨行就市價格的提出本身屬于常態行為,該情況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國有企業的成本管理與控制,之所以以往操作體系漏洞比較大,大多為相關工作人員在物資采購成本價格上報時惡意虛報,企業在執行財務管理對策期間,規避物資管理與采購的銜接,導致成本管理、庫存登記以及物資采購等本為彼此制約的情況衍生為物資采購人員直接提供數據信息,該違規操作在互聯網+背景下喪失了制約空間。國有企業完成物資采購任務,在采購合同執行期間,材料入庫信息與物流信息均以動態變化形式在后臺數據庫中實現,該模式一方面具有貨物采購功能,另一方面還可存儲與管理物資。在動態分析期間可以精準分析國有企業生產中所涉及物資的采購量、使用頻次等數據,可以在存儲與物流環節節約物資物流運行成本,以達到國有企業開源節流的最終目的。
(二)通過大數據分析實現國企物資采購管理
相對商業經營活動來說,只有營銷中所存在的不可預見性因素方可為企業帶來社會收益與經濟效益,該情況和國有企業屬性具有直接相關性。然而,互聯網+背景下,基于國有企業極為強大的產業發展格局,可以將運行成本、材料成本以及銷售預期利潤等比較雜亂的數據信息見的關聯性分析清楚,再與常態下材料價格、物資價格漲跌因素影響物資的狀態相結合,能夠將材料價格波動區間直接分析出來,國有企業經營決策主體能夠依照該參考數據決定采購材料與物資與否。特別需要注意,因為很多國有企業原材料具有較大彈性價格區間,也有很多國有企業重點在期貨市場中采購物資,而該產品信息比較報告可有效分析期貨市場中可預見或者不可預見的信息,這對期貨市場中物資價格參考截至的辨別具有重要意義。比方說,中糧集團在經營管理中因為物資交易比較頻繁,且在該物資交易期間,成品和原材料的角色會依照環境差異而發生轉變,所以,需在交易期間有效把握市場信息,由此才可使中糧集團創造更多經濟效益。
三、互聯網+背景下國企物資采購管理的展望
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國有企業物資采購管理的技術含量,而且也進一步優化了企業物資采購管理架構。以價格因素下的數據分析為基礎,接下來應從相關物資與原材料產地等物流環節展開,做好物資采購管理的有效監控,根據性價比最優原則,對企業可控范圍物資進行有效調配或劃撥,有助于國有企業財務風險管控能力的提升,從而為國有企業集約化、現代化管理做出一份貢獻。
四、總結
總而言之,互聯網+背景下國有企業物資采購管理是現階段國有企業管理執行力提升階段需要高度重視的一個關鍵課題,不管是國有企業決策者,或者是物資采購負責人,都應該高度重視,同時還應該肩負社會市場經濟與行業發展背景下國有企業應肩負的責任。開源節流是國有企業經營發展之根本,若通過精確數據分析提升節流效果,則可充分發揮國有企業的物資采購管理優勢,同時也有助于提升國有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在保證物資存儲與質量的同時,使國有企業物資供求能力得到不斷提升,最終實現國有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鄧萬琦.關于國有企業物資采購價格管理方法的探討[J].經貿實踐,2019,(3).
[2]邵華.互聯網+背景下國有企業物資采購管理的創新研究[J].知識經濟,2019,(4).
[3]龔小輝."互聯網+"背景下國有企業物資采購管理的創新[J].經營者,2019,(2).
[4]鄭璐.互聯網+背景下國有企業物資采購管理的創新探析[J].環球市場,2018,(34).
作者簡介:陶源(1979-),女,中級職稱,本科學歷,研究方向: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