譙曉禮
【摘要】在2013年時,我國的八部委聯合發布了相關文件,《電子招標投標方法》。從文件所發布的這一年度開始,我國開始全力發展電子招標投標行業。并且在近些年不斷的發展下,我國的電子招標投標行業取得了優越的成績。但在近些年的發展中,依然受到了許多的挑戰,其中,主要是在“互聯網+”背景下的產業再造,向新經濟發展這一有關問題。
【關鍵詞】電子招標投標;挑戰;互聯網+;新經濟
在“互聯網+”這一時代的背景下,我國所有的行業都需要通過改革,從而搭乘“新經濟”這一快車,達到更高的發展水平。雖然我國的電子招標投標行業在前些年的不斷發展下,已經取得了優越的成績,但在現在社會狀況的不斷變化中,面對“互聯網+”這一時代的來臨,我國的電子招標投標行業依然需要不斷做出改變,實現產業的再造,才可以取得更高的成績。
一、“互聯網+”背景下,對電子招標投標工作的反思
(一)對于概念的認知反思
電子招標投標是傳統業務的信息化再造,還是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
我國在剛開始進行發展電子招標投標行業時,正處于2013年“互聯網+”未出現時,我國發布了《電子招標投標方法》這一文件。因為這一文件是處于業務信息化初發展時所發布的,所以對于當時電子招標投標行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并且在這一文件中,首次提出了許多電子招標投標行業中的發展方向與發展方式,如三個平臺的定義與分工。所以《電子招標投標方法》一文,在當時的條件與背景下,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與規范管理。
在電子招標投標行業發展兩年之后,我國也進入到了互聯網時代,終端用戶不斷增多,網絡發展迅速。所以在這一時代背景下,我國針對這一情況,發表了《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在這一文件中,主要是針對于傳統行業與互聯網之間的融合進行了細致的論述。文件中對于電子招標投標這一行業的描述中指出,需要按照市場與專業的發展方向,大力推廣,并且通過文件中的對于電子商務的描述,可以發現在文件中,已經將電子招標投標行業的發展放在了互聯網的背景下。
因此針對時代的變換,需要進行更為細致的思考,在“互聯網+”的沖撞下,我國所建立起傳統模式的電子招商平臺是否可以承受住考驗?在過去的發展中,是否忽略了以互聯網為發展中心的理念,只是重視在線的工作效?
(二)對市場培育的反思
平臺建設應該學習的場地,而在近些年中,教育發展越發快速,所以幾乎所有人都可以進行大學學習。在我國進行年的發展狀況下,可以發現我國的教育體制,為我國的發展,提供了不同的人才,為我國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而在電子招標投標行業中,我國所建立的試點平臺,都在為通過檢驗,為自己粘貼上通過的標簽,做出了眾多的努力。并且在之后試點平臺之后,還有眾多的非試點平臺,都在觀望試點平臺的發展。因此,呈現了一種,試點平臺擔心自己通過不懈努力所獲得認證,最后會成為其他認證一般,被貶低,沒有更高的價值。而后面的非試點平臺,卻十分懷疑前面的平臺是否可以通過嚴格的檢測工作。所以在行業中,呈現著一種非正常的狀態。
并且根據相關文件《電子招標投標交易系統檢測認證管理辦法(試行)》中,認為互聯網背景下的發展融合有著積極意義。但由于電子招標投標是社會中所存在的一種交易方式,所以相對其直接進行改革,十分艱難。并且在檢測技術中,依然可以觀察到,我國在檢測中,依然運用的是傳統的軟件產品檢測認證方式,只是對于功能和業務進行了重點檢測。但是互聯網的發展,卻是需要對于互聯網工具化基礎理念的認同,而不是對于工具的檢測工作。
并且互聯網具有更高的開放性,對于市場的意志更加強烈的表現出來,因此面對這一市場,就有需要思考的是,對于電子招標投標進入市場時對于檢測的標準,應該處于什么位置。
(三)對于運營認識的反思
電子招標投標平臺是業務工具,還是系統性服務?
由于我國的電子招標投標,主要是作為一種電子商務與電子政務相結合的在線采購的業務工具。因此,在進行平臺建設時,主要注重其完整性,以及與交易、行政監督、公共服務這三個平臺的連接,為之后的行政和社會監督做好準備工作。并且,在近幾年的發展中,可以發現這種平臺在運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如節省時間、成本等等。所以在逐漸發展中電子招標投標成為了我國的主要的交易主體與業務工具。但在近些年互聯網的不斷發展下,則要求各行業不但要發揮出創新能力,更要不斷與互聯網相結合,發揮出更好的規模效果,培養一個更好的市場環境,但這些僅僅依靠這一個業務工具是無法實現的。
并且在“互聯網+”這一發展背景下,就需要重新認識電子招標投標。主要是,不能再將電子招標投標,作為一個業務工具,而是應該讓其服務于終端用戶,提供更加多樣的服務。比如,在信息獲取這一方面中,可以通過信息特點進行細致查閱,無需直接面對龐大的數據庫進行查閱等等。
因此,需要重新思考,對于管理者、建設者還是運營者,更多是希望將電子招標投標平臺建設為一個業務終端,還是一個更為開闊的業務環境?
二、重說互聯網產品和軟件產品
在近幾年的發展中,雖然電子招標投標行業的發展已經受到互聯網的影響,并逐漸靠攏,并且設計者、建設者等等都在討論開放、共享等等,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卻走了許多的彎路,比如,在某些走在前段的發展成果,總是讓人難以放棄,想用其他外界方式進行改變,所以總是運用原來的想法進行思考,就會走上原來的道路,從而偏離軌道。
并且,針對互聯網思維和軟件思維,主要認為,兩者之間所存在的差異,主要是在于對于產品的認知不同。其中軟件思維,主要以達成目標作為主要發展中心,更具有工具性,主要可以看作一項研究出的好產品,然后不斷使用,在卻因市場的變化,逐漸衰弱,直至淘汰。而互聯網思想,主要以完善為發展作用,其主要是先運用一個簡單的技術或邏輯,但經過不斷的使用,發現其中的不足與缺點,然后不斷完善,因此這種思維,具有很高的成長性,可以在完善后滿足更多的終端用戶。
而對于軟件產品和互聯網產品之間的不同,主要可以通過一個例子進行論述,就是短信與微信,短信在其剛剛發行時,就具有很高的利用性,更是滿足了人們對于通信的運用,但其發展具有局限性,發展至今依然只具有通信功能。而微信則可以通過不斷的發展,不僅僅在滿足了人們在最初的通信要求,還滿足了人們在之后不同層面的需求,如游戲、錢包等等,并且其產品體系和產品功能越來越龐大。
因此總體而言,軟件思維可以暫時被動滿足人們的需求,而互聯網思維則可以在滿足人的需求時,還可以引領市場。所以,在發展電子招標投標行業時,不能將其當做業務工具,需要運用互聯網思維,將其發展成一個可以引領市場的重要行業。
三、“互聯網”背景下,對于電子招標投標工作的建議
對于在“互聯網”背景下,我國的電子招標投標工作需要作出一定的改變,因此針對我國的發展狀況,筆者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第一,需要在新背景下,需要盡快的提出政策面指導。由于我國在目前中,依然只具有《電子招標投標方法》這一文件,對于電子投標招標工作進行指導工作,但是在市場的不斷變化下,這一文件的指導能力不斷減弱,因此,在現在的發展中,缺少政策面的指導。但在一定的信息中,國家正在起草一份文件,及《“互聯網+”招標采購行動方案》,這是我國第一個在互聯網背景下的電子招標投標文件,所以期望這一份文件可以起到關鍵作用。
第二,就是需要為其創造更好的市場環境。由于我國的電子投標招標工作依然處于初級階段,并且其進入市場的條件較為嚴格,所以,為電子投標招標平臺更好的發展,期望國家可以重新制定入場條件,讓更多的平臺進行市場,讓平臺與市場更好的發展,并且給予平臺更多的權利,政府只需做出指導和保障工作,不要過多的干預其發展。希望政府更多放開“雙手”,讓市場自己發展,用自身的能力,去解決問題的出現。
第三,關注知識產權,防范侵權。由于在近些年的技術發展中,各項技術噴井而出,所以知識產權被人們越發的重視。并且由于互聯網的發展中,存在著眾多的風險,對于侵權問題,絡繹不絕,而電子招標投標就是建立在其中的電子交易方式,所以更是直面的面對著一問題,這就需要這一平臺的各部門,著重重視,并提高警惕,防止侵權現象的出現。并且做好知識產權的申請工作。
四、結束語
在這一電子招標投標這工作,依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尤其是在經濟形態交替之時,更是需要管理者,建設者等等,不斷進行自省工作,時刻完善工作中的問題,才可以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希望我國的電子招標投標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1]李小林.“互聯網+”招標采購的回顧與展望[J].中國招標,2019(13):4-7.
[2]黃應州.互聯網+鐵路工程電子招標投標體系的建立與應用[J].鐵路采購與物流,2018,13(10):40-42.
[3]黃煒.“互聯網+”時代招標采購業的創新與發展研究[J].全國流通經濟,2018(26):28-29.
[4]倪劍龍.電子招標問題及解決思路[J].中國招標,2018(30):28.
[5]陳飛.新時期電子招標投標工作反思和建議思考[J].現代信息科技,2018,2(7):145-146.
[6]劉杰.淺談對于“互聯網+招標采購”的思考與展望[J].納稅,2018,12(21):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