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轉型,農村大量的勞動力出于對經濟的追求向城市轉移,于此同時便產生了一個特殊的弱勢群體叫做留守兒童。近年來,占留守兒童比例較大的留守女童遭受性侵的情況越來越多,其他問題也在凸顯,對于留守在農村的孩子的保護是我們當前急需解決的迫切問題,這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走向。
【關鍵詞】農村;留守;保護
一、農村留守兒童相關案例
2014年5月2日4時許,被告人左某在平樂縣源頭鎮金華村委朝陽家中看電視時,本村也是左姓的兩名幼女到其家中玩耍。被告人左某遂將幼女中一人抱到其房間床上,另一名幼女也跟隨到房間內。被告人左某將左姓二名幼女褲子脫掉后,進行奸淫。盡管被告人得到了應有的處罰,但是對孩子造成的傷害是無法彌補的。2015年6月9日23時許,畢節市七星關區田坎鄉4名兒童在家中疑似農藥中毒,經搶救無效死亡。案件在調查的過程中,經了解到該4名孩子為留守在農村的兒童,老師介紹說,4各孩子感覺有點內向,平時也不愛跟人打招呼。
二、案例引出的問題
首先,監護職責方面。案例一是一起留守在農村的孩子對農村留守女童實施侵害的案件,這是一個監護人沒有履行好自己的監護權利,沒有在家庭監護中對被告人起到積極引導的作用,導致被告人不能清楚的認識自己的行為是否觸犯了法律,產生了犯罪,被害人的家長沒有履行好自己的法定監護權,沒有做好安全防范,致使兩名女幼童遭受到性侵害。被告人和被害人都是屬于留守在農村的孩子,都是未成年人。反映出了留守在農村的孩子正處于一個家庭監護和社會監護缺失,留守兒童無人監護,孩子受教育權得不到有力的保障,人身安全等合法權益極易受到不法侵害。
其次,教育問題。教育主要由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構成,缺一不可,而留守的孩子由于長時間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缺乏父母在價值觀、思想和認識上的引導,感情上的關心和呵護,大多數的留守孩子性格孤僻古怪,不夠積極向上,學習成績相對來說較差。由于代理監護人對孩子的教育不重視,大多數的孩子對讀書又沒有清楚的認識,導致大量的留守在農村的孩子連九年義務教育都沒有完成,留守孩子的受教育權受到嚴重侵害。
最后,人身安全問題。留守在農村的孩子,人身安全也是一大問題,有的留守孩子因為缺少父母的教育管理,自我保護意識差。留守農村的孩子有被騙的,有的是因為爺爺奶奶在家,老人年齡較大,難以時刻注意到孩子的安全,孩子到河邊玩水時不慎溺亡,此外,各種各樣的因素導致留守在農村的孩子面臨各種各樣的安全問題。
三、如何更好的保護留守孩子
(一)明確法定監護權及委托代理監護
留守孩子的父母是其法定監護人,具有法定的監護權,還有其他作為留守在農村的孩子的代理監護人,都要明確具備監護權要負有哪些監護責任,要增強留守在農村的孩子的監護人的監護意識和理念?,F存的委托代理制度不規范,內容簡單,責任不明確。所以應該規范委托代理制度,當孩子的法定監護人委托他人代理自己的監護權時,應該規定代理監護的內容。例如代理的時間,明確監護權的行使時間范圍,還有代理職權范圍,明確代理監護人要對被監護人留守在農村的孩子如生活、學習、人身安全負責。當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遭受侵害時、由誰承擔責任等等。
(二)完善我國留守兒童受教育權的保障體系
經濟快速發展導致城市和農村的教育水平拉大,很多的家長都想將自己的孩子送到教育條件更好的城市中去,但是因為目前教育機制的壁壘讓留守在農村的孩子無法在城市上學,城市中的學校對于外地借讀的學生設置很高的門檻。而現如今中考高考又必須在戶籍所在地參考,各個地區的教育不統一,教學內容有差異。因此應該建立公平的教育機制,讓所有的學生受到相同的對待,城市應該提供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入學機會。政府加大對留守兒童的教育投入,政府應該調整相關政策,改善政府對農村教育投入不足的問題,加大對農村的教育經費投入,改善農村的教育基礎設施,增強農村學校的師資力量,努力創造有利于留守在農村的孩子健康生長的環境,讓留守在農村的孩子具有更好,更充足的教育資源。對于父母進城務工的留守在農村的孩子,政府可以建設專門的農村子女學校。
(三)完善人身安全保護機制
加大對侵害留守在農村的孩子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針對犯罪對象為留守在農村的孩子的犯罪視為情節惡劣,可以加重刑罰程度。政府單位公檢法三家應該加強積極合作,給侵害留守在農村的孩子合法權益的犯罪分子嚴厲的打擊,對全社會起到警示的作用,達到保護留守在農村的孩子的效果。
國家加大對法制隊伍的建設,讓留守在農村的孩子的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的時候,可以得到有效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政府部門應該加強對留守在農村的孩子的法律宣傳,增強留守在農村的孩子的法律意識,當自己受到侵害時知道通過法律途徑來維權,也讓需要得到法律救助的留守在農村的孩子有地方可以維權。社會、學校、家庭做好弄手兒童安全防范工作。
四、結語
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皆有留守兒童的存在,這一現象是難以避免的,國家也在大力的提供條件保障留守兒童的權益。但是,作為國家的一員,我們每一個個體也要自救的意識,這一現象的改善既需要國家的努力,更需要我們個人的努力。
參考文獻:
[1]侯春平.留守兒童的法律保護對策[J].人民教育,2018(7).
[2]于陽,張鶴.留守女童性被害原因及預防對策——基于中國裁判文書網28例個案的分析[J].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18,30(5).
[3]林茂.法治教育推動留守兒童自我保護[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8-03-21(006).
[4]王星,孫瑩娟.完善留守兒童法律保護體系之探究[J].法制與社會,2018(1).
[5]高晉銘.留守在農村的孩子監護問題的法律思考[D].云南財經大學,2017.
作者簡介:
楊媛媛(1993-),女,漢族,貴州興仁人,貴州民族大學研究生,研究方向:民商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