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慧敏 何秋伶 賈巧君 柯麗萍 孫玉強
摘要:分子生物學是生命科學領域公認的核心學科之一。分子生物學全英文教學是該學科發展的內在需求,對于促進學科與學術前沿融合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有助于培養與國際接軌的復合型生物學人才。文章分析了分子生物學全英文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了具體改進措施。
關鍵詞:分子生物學;全英文教學;存在問題;改進措施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9)34-0103-02
分子生物學是生命科學領域公認的核心學科之一,是面向生物工程、生物技術以及生物科學等生物類相關專業開設的主干課程。該課程主要是圍繞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形態結構特征及其重要性和規律性進行研究,是人類從分子水平上真正揭開生物世界的奧秘,由被動地適應自然界轉向主動地改造和重組自然界的基礎學科。其基本理論和研究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生命科學的各個領域,如生物制藥、現代農業、疾病診斷和治療等。因此,分子生物學成為目前高校生命科學類專業中最重要且最具活力的帶頭學科。
一、分子生物學全英文授課的必要性
隨著國際學術交流的日益活躍以及與國際合作教育的日趨接軌,我國的高等教育正在經歷著一場改革與發展。根據“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目標,教育部要求“本科教育要創造條件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公共課和專業課教學”。一些高校相繼在部分專業課程的教學中逐步開展了全英文教學模式。全英文教學是在一些非語言類課程中采用英語進行教學的形式,即在講授課程、選用教材、輔導考核等教學環節中運用英語作為唯一教學媒介的教學活動。全英文教學模式的推行有助于培養與國際接軌的復合型人才,便于更好地滿足現代社會對英語語言素養深厚和專業知識技能扎實的國際化復合型人才的需求。
二、目前分子生物學全英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根據對我院和兄弟院校分子生物學全英文授課情況的了解發現:分子生物學全英文授課雖然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成果,但是在課堂上仍然存在一些問題:(1)講解過程中學生容易走神或者厭乏,導致課堂低頭率相對較高;(2)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不高,比較被動;(3)課時相對緊張。
三、改進措施
對于生命科學領域的本科生來說,分子生物學是一門必須掌握的重要專業基礎課。因此,鑒于以上分子生物學全英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我院全英文授課模式,提出解決該問題的方法,使學生能夠在規定的教學課時內一方面掌握分子生物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另一方面了解并學習該領域最前沿的新知識和新技術。
我院于2013年成立第一屆生物技術全英文班級,該班級學生是由學院層層篩選而獲得準入資格的。這些學生無論是英語聽力、口語,還是詞匯量相較于其他學生均具有一定的優勢。該班級所有專業基礎必修課均為全英文授課,其中分子生物學被列為全英文授課先期執行的課程之一。結合我院諸多經驗豐富的專業教師對分子生物學全英文授課的摸索與改進,以及每一屆全英文班學生的不同情況,我們實施了以下方案和方法。
1.從授課教師出發。首先,我院承擔全英文課程的授課教師必須接受學校教師教學發展中心規定的全英文授課的相關培訓,并在拿到證書之后才能承擔相應的教學任務,而且在承擔教學任務的過程中,學校學院都會組織相關教師進行不定時的專項全英文課程的教學檢查,以督促教師不斷提高英語水平和教學能力。作為授課教師,我們應深刻意識到自身的英語水平和教學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聽課興趣。其次,成立相應的全英文教研組,營造全英文教學探討語境,時刻關注分子生物學研究的前沿進展,將新技術、新方法結合不同授課教師的專業背景,如醫藥、微生物、動物、藥用植物、作物等,融合在實際案例中,通過圖片及動畫等形象、具體、有趣的方式傳授給學生,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理論知識,同時激發學生課堂的聽課興趣和對生命科學前沿領域研究的好奇心。最后,授課教師需將分子生物學理論課程與基因工程實踐課程高效有機結合。分子生物學是基因工程的理論基礎,而基因工程又是對分子生物學理論的實踐教學,將二者合理安排,理論在前,實踐在后,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課堂效率。
2.從聽課學生出發。每個學生的英語水平和專業知識都截然不同,因此清楚地了解學生的相關情況,是圓滿完成分子生物學全英文授課教學任務非常重要的前提條件。在初次上課時,準備該課程的基本專業詞匯,讓每位學生對所列詞匯進行解釋,通過該方式對學生的專業詞匯進行摸底調查,而且每節課可以留出5—10分鐘的時間聽取學生對本堂課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及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等方面的反饋意見,以便教師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授課語速等。
3.從課堂組織出發。課堂組織遵循“以學生為中心的無手機課堂”原則。(1)羅列專業詞匯,引導學生進入課堂。雖然我院全英文班學生是以英語水平為標準進行篩選而成立的,但是學生對于專業詞匯的認知未必達到了一定的廣度和深度,因此在上課初始將本節課所涉及的專業詞匯呈現給學生,可以由學生來解釋單詞的意思,對于解釋正確的予以肯定,對于有疑惑的可以引導學生帶著疑問進入課堂并尋求答案,這樣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2)設置主線問題,解答學生的疑點、難點。根據教學內容,將概念性的、易于理解的知識點歸納整理并放在班級群或師生共享的百度云盤,讓學生課前進行預習,在課堂上由學生隨機提問另一個學生,進行游戲性質的互問互答式檢查;針對知識難點、重點,設置層層遞進的問題,不斷引導學生進入課堂、回歸課堂,同時著重將課堂時間高效利用于重點和難點遞進式問題的詳細講解。這樣既不會讓學生因為“一學就會”的概念性知識而疏于聽課,也不會因為聽不懂重點、難點而消極聽課。在課堂結束之余,可以設計有趣的相關圖片、動畫來結束課堂,使學生愉悅地離開教室,并期待下一次的上課。(3)尋找前沿問題,發掘學生的科研潛力。學生自由分組,由學生去尋找發現分子生物學領域的最新研究,并以小組報告的形式和大家分享,共同探討最新研究中包含了哪些已經學過的知識點以及亟待研究的有趣問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濃厚的興趣才會引導學生不斷學習與探索。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好習慣,有利于訓練學生的科研思維,而且增強了學生自身的專業英語表達能力和邏輯反應能力。
4.化零為整。分子生物學是生物學專業的基礎大課,其課程具有知識量大、更新速度快、抽象理論多等特點。在有限的課時內通過全英文授課的方式將全部知識傳授給學生相對有難度,因此要鼓勵學生充分利用閑暇時間主動、積極地學習相關知識。
授課教師可以將精品網絡資源,如微課、慕課以及分子生物學的新技術、新方法的英文視頻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分子生物學網址鏈接等,集中整理并放在師生共享的百度云盤或班級群內,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瀏覽并學習該課程,同時鼓勵學生將學習到的知識點在課堂上和教師、同學進行分享。
四、結語
分子生物學全英文教學是在現代社會發展和國際化復合型人才培養需求的大環境下應運而生的教學方式。通過改進措施的實施,我們發現:接受全英文教學的學生在學習掌握分子生物學知識的同時,不僅提高了自身的英語綜合能力,包括閱讀英文文獻、交流討論專業知識、英文書寫相關研究成果等,而且能及時了解和掌握相關領域的最新理論研究進展和實踐操作技術。
參考文獻:
[1]朱玉賢,張毅,鄭曉峰,等.現代分子生物學[M].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王毅剛,李恭楚.理工類院校《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3,(21):111.
[3]王久靈.高校非語言專業全英文教學探索與實踐——以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民商法律學院全英文教學改革為例[J].英語教師,2016,16(8):6-9.
[4]郭宏波,梁宗鎖.農林院校遺傳學雙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3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