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利潤是企業財務報告中的一種重要的會計信息,備受信息使用者關注,很多信息使用者將利潤作為決策制定最重要的關鍵信息。由于巨大的利益驅使,無法通過正常努力達到目標的公司,就會有動機來根據自身的需求操控利潤數字。現結合近年來國內外盈余管理相關研究文獻,對盈余管理的定義,動機以及盈余管理的影響因素進行敘述,以期使企業盈余方式更加多樣化。
關鍵詞:盈余管理;影響因素;利潤操縱
一、盈余管理的定義與特征
盈余管理的定義至今尚無一個各方都認同的唯一答案。其中比較有代表意義的四類觀點基本都來自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期間,比如Schipper(1989)首次提出了盈余管理這個概念。自此以后盈余管理就成為學術界研究的一個熱點課題。在此不久后,Wattas(1990)就提出了盈余管理就是管理層有限度或無約束的使用個人的一些觀點和判斷去對會計數據進行策略性調整的觀點。在此之后的十年,雖然各方并未對定義達成一致的意見,但仍有相當大的進步。比如Dchow和Skinner(2000)曾將會計選擇行為與盈余管理相連接,將管理層的目的是否是欺騙投資者作為區分盈余管理與利潤欺詐的區分。在我國也有學者進行了相關的研巧,比如寧亞平(2004)認為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層在會計準則和公司法允許范圍內進行盈余操作,或通過重組經營活動或交易這到盈余操縱的目的。
盈余管理的基本特性包括以下幾點:一是從一個足夠長的時段來看,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減少企業實際的盈利,但會改變企業實際盈利在不同的會計期間的反映和分布。二是盈余管理的主體是企業管理當局。無論是會計方法的選擇、會計方法的運用和會計估計的變動、會計方法的運用時點,還是交易事項發生時點的控制,最終的決定權都在企業管理當局手中。當然會計人員也加入其中,但應看作是配角。三是盈余管理的客體主要是公認會計原則、會計方法和會計估計。此外,時間特別是時點的選擇也是盈余管理的對象之一。需要加以說明的是,盈余管理最終的對象還是會計數據本身。人們所說的盈余管理,最終也就是在會計數據上作文章。
二、盈余管理的動機
現階段,國內外關于企業實施盈余管理行為的動機,普遍認為可將其概括為三類。資本市場動機,指企業為了達到獲得融資、實現收購、穩定股價或迎合分析師預期等目的,而進行的會計盈余操控行為(孫錚、王躍堂,1999;陸正飛、魏濤,2006;林舒、魏明海,2000)。契約動機,是指企業管理層為了完成契約中的約定的相關內容,從而實現自身收益的最大化而進行的盈余管理(Watts,1978;Bartov,2004;Burns,2006)。政治成本動機,指經理人為了維護以會計數據為支撐的現行法規的穩定性(如應對反壟斷調查)而對企業會計盈余實施的盈余管理行為(陳璐,2017)。
三、盈余管理的影響因素
(1)融資動機下的盈余管理
張力等(2018)研究發現,企業在IPO之前的職工薪酬低于同期市場薪酬水平,說明企業在IPO之前存在以降低職工薪酬為手段的盈余管理行為。Kothari等(2016)研究發現,企業的盈余管理導致了股票增發時價值的高估,當企業使用真實盈余管理調整利潤時,其增發后股票的市場表現很差。上市企業在債券發行中存在著強烈的盈余操縱動機,呂懷立(2017)采用我國滬深A股市場的債券融資數據,研究發現債券融資增量越高業,其利潤操縱越多;另一方面,債券融資存量越高的企業,其利潤操縱越少。
(2)與高管有關的盈余管理研究
Geiger和North(2006)研究了公司CFO變更前后操控性應計項目的變化,發現CFO變更的前一年公司經營業績大幅上升,正向的操控性應計項目大幅上升,而在CFO變更的后一年,公司的業績大幅下降,反向的操控性應計項目大幅上升。楊俊杰和曹國華(2016)證實“超級明星”CEO在獲得榮譽之后,其精力開始轉移,大量參加公司外部的公眾或私人活動,這最終導致了獲得“超級明星”榮譽后,公司的盈余管理顯著增加,而且這種盈余管理的增加在公司治理能力弱的情況下最為顯著。
(3)董事會特征對盈余管理的影響
張天舒、陳信元、黃俊(2018)研究發現,當獨立董事的薪酬過低時,存在激勵不足問題,不利于調動獨立董事履職的積極性,由此造成公司高管變更與經營業績間敏感性的降低及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提高。周澤將等(2017)以2008-2014年間的A股上市公司為樣本,發現獨立董事政治關聯顯著提升了真實盈余管理水平,而同應計盈余管理之間無顯著相關性。
四、文獻評述
從以上的文獻可以看出,有關盈余管理的研究越來越細致化、全面化。從盈余管理的動機來看,主要集中于資本市場動機、契約動機以及政治成本動機這三個方面。從影響因素來看,大都集中于公司治理等微觀方面,較少涉及宏觀經濟因素與盈余管理之間的研究。
參考文獻
[1]孫錚,王躍堂.資源配置與盈余操縱之實證研究[J].財經研究,1999(04):3-9+64
[2]張天舒,陳信元,黃俊.獨立董事薪酬與公司治理效率[J].金融研究,2018(06):155-170
[3]周澤將,徐碩,馬靜.政治關聯、事務所背景與盈余管理——基于獨立董事視角的經驗證據[J].審計研究,2017(06):99-104+112
[4]魏明海.盈余管理基本理論及其研究述評[J].會計研究,2000(09):37-42
作者簡介:趙潔(1992-),女,漢族,山東聊城市人,管理學在讀碩士,單位:東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財務管理專業,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