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均俶
【摘要】趣味教學模式是典型的創新教育模式,將其應用到小學音樂教學環節中,可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音樂學習水平進步。筆者結合實踐教學經驗,在文中先對趣味教學模式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作用進行簡述,之后對趣味教學模式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予以探討,希望能夠為落實趣味教學模式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地位帶來支持與幫助。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趣味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23.71?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加強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已經成為了首要教學目標。從學生的心智發育水平角度來看,想要提升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就必須要確保課堂教學模式符合他們的認知能力和興趣需求,因此加強對小學音樂課堂的趣味設計至關重要。趣味教學模式作為以課堂為基礎教學環境的教學方法,其可以通過教師科學、有效的教學設計,來提升課堂教學效果,這對于小學音樂教育目標的實現具有積極作用。為了實現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目標,開展趣味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很有必要,文章以此為切入點展開探討。
一、趣味教學模式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作用
(一)營造良好課堂教學氛圍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實現對趣味模式的有效應用,能夠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這對于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音樂作為典型的藝術類知識學科,其需要良好的教學環境作為教學支持。但傳統音樂課堂往往會忽視這一點,這使得小學音樂教學質量始終不理想。在應用趣味教學模式后,學生可以通過與教師之間的交流、互動來增強體驗,體會到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這可以營造良好的教學范圍,讓學生在積極的環境狀態下進行學習,從而實現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二)激發學生參與學習興趣
將趣味教學模式應用到小學音樂教學中,能夠實現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激發。傳統教育模式下,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模式以師生之間的一教一學為主,這種方式能夠完成對音樂的學唱,但并不能讓學生理解音樂的內容,同時也無法讓學生體會到音樂學習的樂趣,因此學生的學習興趣普遍偏低。在應用趣味教學模式后,音樂的學科優勢能夠被有效的發揮出來,這對于增強學生對音樂知識的認知有重要作用,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良好的體驗,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提升音樂課堂教學效果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做好對趣味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學生的音樂知識學習效果提升帶來支持。從小學音樂教學行為角度來看,趣味教學模式的應用可以滿足教學氛圍的構建、教學內容的有效展示、學生興趣的激發和教學模式的創新,這可以讓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在一個足夠科學的狀態下予以展開。從學生的學習角度來看,趣味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以學生的認知能力為基礎,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滿足學生的學習興趣,其為學生帶來的這些積極作用,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幸福感,并加強他們對于知識的掌握和記憶效果。所以,無論是從課堂教學行為角度還是教學主體角度來看,其都能夠為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效果帶來支持。
二、趣味教學模式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一)多媒體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多媒體教學法是以多媒體技術為基礎的教學方法,其借助多媒體技術廣泛的資源內容、豐富的表現形式,來讓課堂教學形式變得豐富多彩,由此來實現對學生的學習體驗提升。與此同時,多媒體教學法能夠將抽象、繁瑣的音樂知識以直觀、具體的方式展現出來,這可以有效降低音樂知識的學習難度,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這對于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也起到了關鍵作用。
例如在進行《龜兔賽跑(管弦樂)》一課的教學中,我就運用多媒體技術予以授課。課堂上,我先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龜兔賽跑》的動畫Flash,增強他們對于故事內容的理解,并有效激發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我會應用事先設計好的PPT進行教學,增強學生對管弦樂樂器的基礎認知,由此來提高學生對于管弦樂的理解,并實現他們的審美能力提升。最后,我會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MV。在MV中,管弦樂歌曲配上《龜兔賽跑》故事的動畫Flash,讓學生有更好的機會去理解歌曲內容,增強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審美能力,為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帶來支持。
(二)游戲化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游戲化教學方法是小學音樂教學中最受學生喜愛的教學方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以課堂教學游戲為模式,將音樂知識內容融入到游戲模式當中,借助學生對于游戲的喜愛程度吸引學生參與游戲,并讓他們在游戲中獲得音樂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從而達到既實現了教學目標,又增強了學生學習體驗的雙重目標。在采取游戲化教學時,教師一方面要保證游戲模式能夠對學生產生足夠的吸引力,保證他們的參與性。另一方面要保證游戲模式可以完成對教學內容的體驗,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進行《情景表演(虎大王來了)》一課的學習中,我就在充分研究教學內容、學生學習能力和興趣需求的基礎上,設計出了角色扮演游戲化教學模式。在該模式中,學生需要通過抽簽來決定誰扮演“虎大王”,誰扮演“小兔子”“小松鼠”等小動物,然后讓學生通過對課程內容的表演,來提高他們的情景表演能力,并進一步實現對他們學習體驗的增強,做到依托游戲來增強課堂趣味性,并實現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三)自主式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自主式教學法是指以學生自主學習為基礎的教學方法,將其應用到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能夠進一步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帶來支持。從自主式教學法的應用角度來看,其雖然在趣味性方面沒有多媒體技術、游戲化教學法那么強,但其能夠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圍繞學生開展教學設計,這也能夠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帶來幫助。而且,自主式教學方法可以給予學生足夠的學習主動權,這有助于學生發現音樂知識的魅力,實現對他們課堂學習趣味體驗的提升。考慮到小學生的心智發育水平和學習能力,自主式教學法應至少在四年級以后予以開展,以確保學生的學習能力能夠符合教學要求。
例如在進行《情景表演(兩只懶烏鴉)》一課的學習時,考慮到學生之前已經完成了對《兩只懶烏鴉》的學習,所以為了考察學生的學習成果,我將此主題的情景表演以學生自主完成的方式進行探究。在探究過程中,學生兩兩一組進行表演,最后由全班同學一起評選出“最佳表演組合”,并為其頒發小紅花,課堂教學在充滿趣味的氛圍下完成,這對于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帶來了重要支持。
三、總結
綜上所述,做好趣味教學模式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還能夠實現對學生的音樂素質培養,這對于實現小學音樂教育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了保證趣味教學法的應用有效性,教師必須要保證設計的趣味教學法可以滿足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興趣需求,增強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讓學生可以在音樂學習中收獲快樂,從而喜歡上音樂課堂,為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水平的進步與發展打下良好而又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衛偉.試析如何實現小學音樂趣味歌唱教學[J].黃河之聲,2018(21):112.
[2]劉愛紅.“趣味性”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29):12,18.
[3]劉翠.趣味教學模式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8(41):205.
[4]孔欣.小學音樂教育中趣味教學的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8(34):201-202.
[5]李茗.趣味發聲練習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4):252.
[6]李薇,楊玉婷.趣味教學在小學音樂課堂的運用[J].藝術教育,2018(14):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