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博通
摘要:互聯網在社會快速進步的過程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金融業務也通過互聯網取得了飛速的進步。為了更好的發揮互聯網對我國金融發展的促進作用,同時也讓金融業推動互聯網的發展,就必須對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現狀以及問題有所了解,有針對性的采取解決措施,實現金融業與互聯網的同步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 金融業 問題與策略
互聯網與金融業的結合發展模式最早出現在美國,但將“互聯網金融”這一概念明確提出的是我國中投公司的謝平,其在“金融四十人年會”上正式將這一概念提出。
一、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
在我國經濟市場中迅猛發展起來的互聯網金融已經成為了金融業創新式發展的主要趨勢,這對于我國提升金融服務,實行金融改革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促進作用?;ヂ摼W金融是一個新興的發展領域,其有效的將互聯網技術和傳統金融行業的業務環節結合到了一期。金融模式在現代信息科技的影響下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主要體現在以互聯網為主的各種信息技術,比如基于大數據技術深度挖掘數據、移動支付、云計算和構建社交網絡等等。與傳統金融相比,互聯網金融在管理方式、技術和管理觀念上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從概念角度看待互聯網金融可將看作互聯網企業介入金融業務,具體說來就是實際意義上的互聯網金融,當前已經形成了三大模式,一種是支付結算業務類,比如應用較為廣泛的“支付寶”、“財付通”等具有綜合性特征的支付平臺,以及獨立性的“拉卡拉”“快錢”等第三方支付平臺:第二種是融資類業務,比如人人貸、眾籌網、P2P和一些網絡小額貸款公司。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P2P網貸企業已經遠遠超出了700家,這幾年一直以飛速的增量在發展著,貸款總額已經超過了800億元:第三種是投資理財和保險類金融業務,主要指的是在結合互聯網和金融產品特點的基礎而形成的投資理財產品和保險類金融產品。
二、互聯網金融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互聯網金融在帶給我們便利的同時,也存在著很多安全性問題:
(一)外部監管缺失,法律法規不完善
互聯網金融是一種具有極高靈活性的新型金融模式,相比傳統模式,其在產品數量和經營范圍方面都要更加全面,盡管如此一些不法分子還是會去鉆法律空子。就我國當前的互聯網金融而言,始終缺乏一套完整性高的監管條例,外部監管的完善一直以來都是有關部門的重點工作內容,盡可能的減少再次出現“非法集資”的事件。
(二)產品美化過度,風險假象性太高
大部分金融產品的宣傳都在線上進行,而通過互聯網的產品宣傳總給人制造出非常完美的假象,時常有消費者表示購買產品后并沒有體驗到傳統金融產品的真實感,追其原因主要是這兩個,一是當前大部分互聯網金融網站的營業執照辦理環節并不是很正規,即便有法律手段也無法對其進行控制:二是缺失以互聯網金融為主的管理制度,尤其是及時打擊虛假宣傳行為的懲罰措施。
(三)系統風險不可控,融資方式混亂
互聯網金融本身的風險性就特別高,而這主要是因為互聯網一直以來沒有必要性的約束或者合同限制,在互聯網渠道上進行交易,很容易讓一些不法分子鉆空子,侵害到網絡用戶的利益和財產。除此以外,互聯網金融系統的很多融資方式過于混亂,一些違規融資方式還得不到及時有效的制止。
三、新形勢下促進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建議
(一)提升有關法律法規的完善度
我國應該針對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工作進行立法,對互聯網金融的各個環節和部分從法律法規的層面重新規定,比如定義、業務范圍、監督管理、機構形式和法律責任等等。一方面要對現有的金融法律法規進行修訂和完善,包括證券法、銀行法、保險法和銀行監督管理法等;另一方面,制定專門的《互聯網金融法》,將互聯網金融的業務范疇、交易行為準則、市場準入或退出標準以及市場操作規范等進行系統性的規范,并以此為基礎制定和完善有關配套制度。
(二)致力于建設并健全監管體系
以擁有完善的監管體系為目標建立互聯網金融監管機構,專門負責互聯網金融監管職責。首先要在遵循分業監管的原則下,聯合中國人民銀行、證監會、銀監會和保監會,立足于各自的職責,針對互聯網金融成立專門的監管職能部門:其次要針對互聯網金融建立專門的監管機構,負責互聯網金融監管職責:最后要在網絡上建立互聯網金融監管平臺,互聯網金融的監管需求在傳統監管手段下是無法被滿足的,非現場的網絡監管是發展中必要性的選擇。
(三)不斷強化風險防范能力
首先要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在此基礎上構建一個完整的互聯網金融信用體系,以透明化作為個人資信狀況的發展方向,以此讓客戶的資信審核準確性提高,有效避免出現參與方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其次要基于客戶群體開展互聯網金融安全教育活動,不斷提高互聯網金融消費者的風險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再次要以強化風險控制持續完善風險管理制度,比如建立反洗錢制度和資金監管制度,杜絕有違規吸收公眾存款或者非法集資的活動出現在互聯網金融平臺上,與此同時對任何不實的宣傳都要嚴厲查處:最后要以人性化為中心構建安全的計算機網絡體系,通過提高互聯網金融操作的規范性來降低互聯網的安全風險。
結語:總而言之,處于起步發展階段的互聯網金融雖然給我國金融的創新和實體經濟帶來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其本身還是存在很多問題和風險的,對此需要我們做的不是去遏制它,而是讓其在規范過程中慢慢發展壯大,為實體經濟更好的服務,促進金融結構轉型。作為一種新時期下全新金融模式,互聯網金融的出現很好的彌補了傳統金融模式的不足之處,同時表現出了一些獨有的優勢和特點。為了讓互聯網金融未來擁有一個美好的發展,需要有關人員及時的發現和改進過程中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