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琴
【摘要】目的:分析探討腦出血患者采取零缺陷護理模式,對于患者術后神經康復和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間在我院接受腦出血手術治療的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兩組,各50例。對照組患者在術后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術后則采取零缺陷護理模式,分析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以及相關表現。結果:在7d這個時間段,兩組患者的NIHSS評分經過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但在14d、30d以及90d這三個時間段,觀察紐明顯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的Barthel指數為(93.28±8.86);對照組為(82.82±16.99)分,觀察組患者的Barthel指數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腦出血患者術后采取零缺陷護理,能夠顯著提高臨床護理質量,改善護理管理效果,從而提高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以及神經功能,適合在臨床上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腦出血;術后;零缺陷護理模式;神經康復;生活質量
腦出血是神經外科中常見的腦實質疾病,同時也是臨床中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其發病率約占到腦卒中患者的20-30%。腦出血病情危急,且進展較快,在預后方面,腦出血的致殘和死亡率均很高,所以需要及時治療。目前,臨床上針對此類患者多采取手術治療。由于腦出血的預后問題,所以患者在手術的護理干預就顯得十分重要。基于此,本文重點分析探討腦出血患者采取零缺陷護理模式,對于患者術后神經康復和生活質量的影響。旨在提高腦出血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和神經功能。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間在我院接受腦出血手術治療的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兩組,各50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的年齡在37-71歲,平均年齡為(55.6±3.6)歲。觀察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的年齡在37-72歲,平均年齡為(55.7±3.2)歲。納入標準:本組患者均符合腦出血的診斷標準;所有患者均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所有患者無任何精神疾病,且術后精神狀況良好。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干預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采取零缺陷護理:(1)成立零缺陷護理小組,共6人,由護士長和一位副主任護師擔任組長和副組織。小組的職責包括設計護理缺陷報告單、收集缺陷問題、定期組織討論會,提出改進方式并分析臨床實施效果。(2)設計護理缺陷報告單,報告單內容包括護理缺陷發生的時間,患者的個人信息,責任護士的信息。另外還需要記錄護理缺陷發生的具體內容,主要是時間發生的時間、地點和經過。(3)護理缺陷討論會:與會人員參與護理缺陷時間討論,填寫相關要求,按照報告單的規范進行填寫,最后交由組長統計。
1.3評價標準
采用NIHSS評分對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進行科學的評估,關于神經功能障礙康復程度使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中的Barthel指數。
1.4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中所有試驗數據均運用SPSS20.0數據統計軟件進行處理,其計量資料通過t來進行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NIHSS評分
在7d這個時間段,兩組患者的NIHSS評分經過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但在14d、30d以及90d這三個時間段,觀察組明顯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2.2 Barthel指數
觀察組的Barthel指數為(93.28±8.86);對照組為(82.82±16.99)分,觀察組患者的Barthel指數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腦出血在神經外科中較為常見,同時也是導致患者死亡和致殘的重要因素之一。腦出血患者的治療原則包括控制水腫、改善神經功能、清除血腫等,而手術治療則是最為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另一方面,由于腦出血屬于急危重癥,患者接受治療后會出現多種情況,需要及時進行干預,控制患者癥狀,避免病情加重。零缺陷護理是現如今臨床上的新型護理干預模式之一,通過零缺陷的理論進而形成合力的護理干預系統,將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調動起來,使得臨床護理工作更加規范有序。零缺陷護理重點在于建立和健全臨床各項規章制度,包括患者的手術護理、健康教育、用藥護理等方面。制度的晚上對于護理管理的幫助極大,按照臨床護理規范去要求每一個護理人員,制定嚴格的護理程序,讓護理人員能夠重視臨床護理工作,從而提高整體的護理質量。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在7d這個時間段,兩組患者的NIHSS評分經過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但在14d、30d以及90d這三個時間段,觀察組明顯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的Barthel指數為(93.28±8.86);對照組為(82.82±16.99)分,觀察組患者的Barthel指數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在腦出血患者術后采取零缺陷護理,能夠顯著提高臨床護理質量,改善護理管理效果,從而提高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以及神經功能,適合在臨床上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