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英
【摘 ?要】在信息化背景下,采用集體備課的方式進行電子教案的編制,不僅符合時代發展的趨勢,也有利于高中歷史教學效率的提升。筆者結合高中歷史備課實踐,對如何更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備課作簡要分析。
【關鍵詞】高中歷史;信息化;備課
在傳統高中歷史備課中,廣大教師所沿用的是手寫模式,手寫教案速度慢且不利于修改。隨著信息技術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電子備課成了廣大教師較為喜歡的一種手段。的確,借助信息技術不僅可大大提高備課效率,且可借助信息化手段而豐富素材,為歷史課堂教學注入活力。那么,在高中歷史教學實踐中,如何更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備課?接下來,筆者就結合高中歷史備課實踐作簡要分析。
一、結合知識章節,確定主備
基于信息化的高中歷史備課擺脫了傳統的由教師單獨抄寫的模式,而以小組為單位(如高一年級組、高二年級組),通過集體備課而提高備課質量。在實施集體備課過程中,應由備課組長安排主備教師,提前一到兩周通知其備課題目。通常情況下,在每學期開學初,備課組長就可結合教學內容而確定主備教師,這樣,備課組成員有更多的時間準備。
主備教師應按照備課要求,深入研究高中歷史新課程標準、教師用書等資料,了解課程的基本理念,明確課程的要求,熟悉課程內容,按照統一要求編制詳細的電子教案。主備所完成的電子教案為一稿(主備要根據學校統一格式、要求完成一稿),在同組成員的共同協作下,共同完成電子課件的制作,借助圖書、網絡搜索相應的資料。備課組在確定主備時,應以知識單元章節或課時為單位,而不宜以單元為單位。
二、結合教材內容,修改研討
這是基于信息化電子備課的關鍵環節,雖然主備根據知識章節而完成了一備,但此時教案還有諸多不足。主備完成一備后,要將電子教案及備課資料傳給小組成員(可通過QQ群或微信群完成),備課小組成員收到主備教案后,要結合教材而提出相應的修改意見。修改意見要緊密結合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設計、課件資料等方面。在操作中,小組成員可將自己的意見或建議以批注方式備注,待研討中應用。如主備必修一第四單元第14課“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中在“五四風雷”中應用的是圖片資料,而備課組成員找到了關于五四運動的視頻,則可建議利用視頻來引導學生觀看,激發其興趣。
備課小組完成對教案的修改后,由備課組長組織全體成員進行說課研討。在該環節中,由主備先說明教學設計的基本思路,針對每一個環節的思路及理論,展示電子課件及相應的資料。小組成員先傾聽主備發言,然后根據自己的修改稿而提出意見,由組長組織討論,對課件進行修改,形成共案,即二備稿。
三、組織組內觀摩,二次備課
備課是為上課而準備的。通過前期全體成員的努力,完成了教案。接下來,由主備根據二備稿上課,備課組成員進行觀摩。在聽課環節中,備課小組要結合二備稿,針對主備的教學情況、教案設計、各種資料的應用等情況提出相應的意見或建議。
二次備課是提高電子備課質量的關鍵,也是優化高中歷史教學的保障。主備根據上課情況對教案進行再次修改,備課組成員也要根據聽課情況對教案進行修改。在備課組組長的統一安排下,對主備的教案進行再次討論、修改并定稿,形成三備稿。在二次備課中,因班級學生會有所不同,故而備課組成員在發表意見或建議時,很容易產生不同見解,甚至是分歧。此時,作為備課組長,要充分了解教材內容,結合學生實際,提出不同的解決辦法,幫助備課組成員完成二次備課。如導入環節的設計,不同的教師所采用的方法不同,如有的教師習慣于用課件導入,有的教師則習慣于以活動方式導入,但不管哪一種方式,關鍵是要切合學生實際,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根據實際情況,修改應用
通過一備稿、二備稿、三備稿基本形成了完整的電子教案,但在教學實踐中,各個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各不相同,小組成員在應用電子教案時,要根據自己班級的實際情況,對電子教案進行適當的修改再應用。如在必修一第二單元第5課“古代希臘的民主政治”實踐中,主備教案中的知識與技能目標中有“掌握希臘民主政治的發展及內容,能深入分析民主政治的實質及其特點”,但結合實際情況看,筆者所擔任的班級學生基礎較差,很難深入分析古代希臘民主政治的實質及其特點,為此,將該目標修改為“掌握希臘民主政治的發展及內容,理解古代希臘民主政治的實質及其特點”。
備課組成員應根據班級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實踐,在該環節中,要充分利用備課組通過共同努力而形成的教案,結合班級實際情況作微調(如問題的設計,若班級學生基礎較差,可降低問題的難度;如課堂作業的設計,可結合班級情況而調整題量或練習難以度)并進行教學實踐。在課堂中,教師要靈活應用好多媒體課件,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活動。課后要結合教學實踐情況,撰寫反思,以便豐富教案。
在信息化背景下,采用集體備課的方式進行電子教案的編制,不僅符合時代發展的趨勢,也有利于高中歷史教學效率的提升。但需要注意的是,因電子教案極易復制,這就容易導致抄襲現象的出現,教師在備課中要多方面思考。同時,一些年齡較大的教師不熟悉計算機,在備課中也應思考對策。當然,問題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們更多應看到的是基于信息化備課給歷史教學帶來的優勢,取長補短,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高中歷史備課質量,為高中歷史教學效率的提升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