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梅

摘要目的:分析循證理論下預見性護理干預在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護理中的臨床意義。方法:收治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兩組各50例。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循證理論下接受預見性護理干預。比較兩組妊娠結局、護理滿意度以及谷丙轉氨酶(ALT)、血清膽汁酸(TBA)、血清總膽紅素(TBIL)水平。結果:觀察組出現妊娠結局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明顯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后ALT、TBA以及TBIL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在循證理論基礎下實施預見性護理干預能夠減少妊娠不良結局的發生,進一步提高臨床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預見性護理;妊娠期;循證理論;肝內膽汁淤積癥;護理意義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是臨床孕婦在妊娠中晚期發生較多的一種病癥,該病癥對產婦和胎兒均產生不利影響,危害母嬰健康,黃疸、皮膚瘙癢、失眠、惡心等是該病最為明顯的癥狀。臨床研究指出,為進一步降低疾病對產婦的危害性,提高治療效果,采取合理、有效的護理措施具有積極作用"。給予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患者循證理論下實施預見性護理干預,分析該護理措施對疾病產生的效果,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6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患者100例,隨機為兩組。觀察組50例,年齡21~30歲,平均(25.66±3.67)歲;孕周35~41周,平均(38.76±3.25)周;初產婦28例,經產婦22例。對照組50例,年齡22~34歲,平均(26.85±4.21)歲;孕周37~45周,平均(39.35±3.66)周;初產婦30例,經產婦20例。所有產婦意識清晰,超聲檢查胎兒有生命體征。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護理方法:(1)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時刻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給予相對應的飲食指導,叮囑患者按時服藥。(2)觀察組患者在循證理論下采用預見性護理干預:①循證理論:收集患者的臨床資料,查找該疾病的相關文獻,根據以往經驗制定循證計劃。②健康指導:詳細為患者及家屬講述疾病的病因、臨床癥狀、治療方法,疾病的危害性以及護理干預的意義,定期組織患者進行孕檢,從各項常規檢查結果中分析患者的病情狀況”,該病癥患者可能會出現皮膚瘙癢,醫護人員應該為其指導一些止癢方法,如輕輕拍打、按壓發癢部位,統一為患者準備溫和無刺激的醫用洗漱用具。③心理指導:患有此病的產婦內心比較焦慮,精神較為敏感,患者擔心胎兒的生命安全,為平復患者的負面悲觀情緒,護理人員需多與患者交流,為其講述以往治療的成功病例,叮囑患者保持樂觀心態,聯系患者家屬多給予關心和陪伴,鼓勵患者積極接受治療。④飲食指導:按照科學理論為患者制定健康計劃,多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日常多食蔬菜和水果,控制食物的蛋白量,禁食辛辣刺激。⑤生活指導:醫護人員對該疾病的臨床病癥較了解,可以提前指導患者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定期清洗更換衣物,病房內的溫度和濕度調至舒適范圍內,告知患者保證每天擁有充足睡眠,控制探視時間和次數,為患者營造舒心、安靜的病房環境。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護理后谷丙轉氨酶(ALT)、血清膽汁酸(TBA)、血清總膽紅素(TBIL)水平;觀察對比兩組患者不良妊娠結局發生情況以及對護理滿意度。
統計學方法:數據信息采用SPSS22.0統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x±s)表示,采用1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患者各指標水平對比:觀察組護理干預后各指標水平均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兩組妊娠結局比較:觀察組出現新生兒窒息1例,早產2例,羊水污染1例;對照組出現新生兒窒息4例,早產6例,羊水污染3例。觀察組妊娠結局發生率為8.00%,對照組為26.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討論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是婦產科中病情危險性較高的疾病,臨床中引發該病產生的相關性因素有遺傳、環境、內分泌不協調等,產婦在妊娠期發生此病時會出現較多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如:產后大出血、胎兒早產、新生兒窒息等,情況比較嚴重時還可能導致胎兒死亡。臨床中對于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的治療主要以藥物方式5,通過服藥來改善臨床病癥,控制疾病惡化。循證理論下的預見性護理干預對病情的控制具有較好的協助效果。該護理方式結合臨床經驗對患者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提前干預解決,可有效預防疾病風險。該護理措施針對患者的病情及時展開護理服務,加強飲食干預,采用有效的心理疏導,提前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預防并發癥發生,具有較好的護理價值。
本次研究顯示,觀察組護理后出現母嬰結局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臨床滿意度比對照組高,各項指標水平均得到有效改善且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預見性護理能夠減少臨床癥狀的出現,降低疾病對母嬰的危害。
綜合上述,對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患者實施預見性護理循證理論指導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費薇,趙敏.對肝內膽汁淤積癥孕婦實施認知干預對其認知水平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6,30(10):3499-3502.
[2]葉小平,林華,廖夏玲(實心)綜合健康教育模式對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患者教育效果的影響[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6,13(1):90-93.
[3]賈生梅,段青梅,熊曙光.高海拔地區妊娠期膽汁淤積癥胎兒監測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422):2061-2062.
[4]杜小花,曹微.健康教育及疾病知識宣教對預防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的臨床效果[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7(19):155-156.
[5]耿茹,王俊英.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產前干預及其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4(7):951-953.
[6]徐玉紅,孫麗洲,晉柏.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的母兒結局分析[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4,14(19):3666-3668.